浅谈小学开展科学活动实践的记录探究

摘要:实践记录指的是在学生经历许多科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特殊的思想看法,既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是处理方式:科学设计实践过程,科学开展实践活动,科学评价实践过程。
   关键词:小学科学;活动记录;合理安排
   实践记录指的是在学生经历许多科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特殊的思想看法,既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正确的价值观的科学活动,所以,实践记录已经变成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构成结构。可是,在现在很多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们尽管知道实践记录的重要,然而在活动操作中,还是会出现很多情况,致使实践的成果不好。这就要求教师仔细反思在课堂上教学的实践研究,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而且讨论怎样提升实践记录的有效度。
   实践记录的情况探讨
   1.形式随便,表义不明
   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记录的方式是丰富的,而且不同的实践都有自己专门的记录方法。可是教师在实践时,始终使用单调的方法,往往使用表哥的形式来记录实践研究,这样比较难把握时间,而且对于写字速度较慢的学生来说,会消耗很多的时间,而且,会让实践教学变得单调,减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组分工不明确
   科学研究活动往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开展,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上,小组里都会弄好每位学生的工作,分成记录员、编辑员等。表面上而言,这样的分工不错,学生的实践活动依照指示就能够完成了,但是我们没有关注到这个步骤的独特性。现实上,记录这个步骤是带动整个实践活动的力量,可是我们经常碰见,在小组合作时,实验员就只是实验的,记录员只是记录的,很多小组成员都将关注点放在实践活动上,而忽略了和记录者之间的沟通,记录员就得自己承担记录了。这样的效果,和实践结果不符合,每个小组成员也没有认真经历所有科学实践的程序。
   活动时间不够
   实践记录应该是随着实践活动一同进行的,而在整个操作程序中在什么时候记录也是一件很关键的值得重视的事情。假如在得到结果之前就记录下数据,那是违反科学原则的,假如在结果发生后不进行有效的数据记录,就会致使数据的不真实性,因此及时记录下活动数据很有必要。比如四年级同学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践,就尤其要把握好记录的时机,假如教师在这个步骤没有进行科学的指引,就会得不到正确的活动结果,也就很难归纳出规律。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实践记录的时间,在教学中,往往会关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展开科学活动,以求达到完整记录的任务。
   沟通简单,解答简要
   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在实践后与学生密切的交流,可是有时候这种沟通十分简单,丧失了沟通的意义所在。还有,教师的引导也很关键,可以拿出空余的时间来对学生活动的记录进行建议和补充。在课后,教师可以参考活动记录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学生的探究水平,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上的交流。
   实践记录的有效性方式
   1.科学设计实践过程
   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要考虑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怎样来记录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科学而合理的设计实践过程。教师可以依据对教材的了解把握对于实践活动的选择,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实践活动。在科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觉得,教师应该考虑到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仔细理解教材内容,才可以在许多的实践中,挑选合适的实践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录,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质量。
   再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年段应该给出不同的建议,对应的实践记录也应该不一样。例如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写字较慢,所以可以让他们使用图画等形式来进行实践记录,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在实践记录时产生负担心理,还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并且,在科学教育的三年级,要关注学生实践记录的指引,在每次做科学记录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记录什么、如何记录等重要问题,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录习惯,也获得了初步的记录方式。
   科学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重点,怎样使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笔者觉得,要掌握三个方面:培育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时间的难题、提升实践自己的有效性。
   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是要证据的,这就是实践记录的意义所在,教师可以及时在实践记录中加入这个观念。例如四年级学习运动的快慢时,测试速度,学生口头说的快和慢并没有意义,只有借由真实的测量才可以获得有证据的结果。现实上,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有许多,教师可以充分使用,经常对学生进行指引,这样,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会正视客观事实。学生注意到实践记录对于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就不会对记录的任务产生主观的片面认识,小组合作的各个步骤就得以有秩序地进行了。
   科学评价实践过程
在平时课堂的沟通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一些肯定的评价,这样的言语评价是对学生科学研究过程的一种评价,进而促使学生在往后的实践活动中做得更加正确。对于实践记录的评价也是这样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客观的、肯定的评价,进而几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获得提升学习自主性的目标。
   总结:科学活动实践作为小组科学探讨的重要构成,需要我们深层次知道科学课程标准,改变科学教学看法,不断研究高效的课堂探究实践活动的指引方式,进而培育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开拓学生的科学思维。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743.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

  •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我们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视知识的获得过程、方法。一直采用以传授、灌输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使部分教师步入了“讲”的误区,导致学生被动学,不想学,不会学。每个人在自己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如何与时俱进改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相应地不断推进,各地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也不断提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新课改这样的新情况下,作为高中教学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浅析新疆高中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摘要】由于汉语本身知识内容多,语言实践能力较强以及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原因,导致新疆高中汉语教学现状岌岌可危。本文就新疆高中汉语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关…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2日
  • 关于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市场营销是涵盖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具有很强应用价值的课程,并因其实践指导意义而在各类职业学校开设,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本门课程是学习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课程集应用性、实践性、操…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有效阅读源于巧妙切入

    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优化这个过程,增强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就要选准最佳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抓住文本中统摄全篇的关键性的细节作为切入点,建构有价值的主…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城市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比较调查分析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得到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但由于我国各地存在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的差异,各地有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异。为此…

    教学论文 2014年9月29日
  • 浅谈初中物理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初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初中物理作为初中阶段为学生打下理科知识基础的学科,自然而然成为了新一轮教学改革中…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职业教育论文】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汽车销售主体由集团组织向个体改变,汽车后服务领域已经成为汽车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对于这方面的汽车营销人才就很难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在中职院校…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透过背景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摘要:英语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工具,尤其是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增强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长期以…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天才的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独创性或独立性,其次是它具有的思想的普遍性和深度,最后是这思想与理想对当代历史的影响,天才永远以其创造开拓新的、未之前闻,或无人逆料的现实世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