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 日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二)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

2006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三)报表列报的变化

  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而是统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中进行列报。这一方面是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展,不同经营业务收入相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已经很模糊;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其次,由于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新准则下的利润表还单独列报 “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明细列报“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项目等,并将“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将“投资收益” 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使会计信息更加简洁透明。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四)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变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准则下的利润表将“投资收益”项目列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改变了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的状况,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样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首先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应纳税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就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实施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比。减少了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

 
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旧准则相比,理念更先进,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新准则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笔者在实务中分析新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

旧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情况时。一般认为营业利润即为企业的经常性收益,很多企业在进行考核时也会用到经常性收益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通过经营者努力所获取的经营性收益。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项目包括在营业利润中,并且还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或对企业进行考核时,都要注意营业利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计算,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常性收益。

  (二)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对于收益的确定,旧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因而利润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利润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新准则则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进入利润表,利润表中的收益不仅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因此,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要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这是因为一方面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过度的利润分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另一方面。当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扭曲或波动剧烈时,过度的利润分配中可能隐含了资本的返还,从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 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即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利润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但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并非完全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但是我国新准则将“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六条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报表使用者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收益情况。不仅要分析利润表,还要关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参考文献:

[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当年经营绩效的影响 连青霞 2008

[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史敏 2008

[3] 会计目标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蕾 2007

[4]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 熊哲玲,梁静.论我国会计规范改革方向[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

[6] 吴健. 企业会计规范问题探析[J]. 上海企业 , 2006,(07)

[7] 本刊编辑部. 中国会计规范体系示意图[J]. 财会通讯(综合版) , 2005,(01)

[8] 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9] 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 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lwfw/kjlw/10565.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5年8月31日
下一篇 2015年8月31日

相关推荐

  •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企业的内部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当前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促进企…

    会计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国际贸易论文】浅谈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何顺应这一要求,把握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格局,安全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会计论文 2015年1月22日
  • 《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浅析》论文

    一、原始凭证失真情况 (一)原始凭证失真的表现及手法   1、所反应的经济业务不真实 不真实的原始凭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凭证上填制的内容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不相符,二是原…

    会计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会计论文范文】浅谈医院会计监督

      摘要:会计监督只能是以会计核算职能为基础的,会计核算职能则是会计监督职能能够作用的前提。会计能够引导经济行为,促进医院内部运作管理,控制财务收支,对金融风险起到防范作用。本文将…

    会计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会计论文】浅谈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由试点转向了普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新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深,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会…

    会计论文 2014年12月2日
  • 【会计电算化论文】浅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

    摘 要:财务与会计作为企业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如何面对变化的环境,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文章通过对新环境下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分…

    会计论文 2014年11月15日
  • 【会计论文】浅谈利益相关者的会计政策

    【摘要】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一向是会计研究的热点,它将影响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有者和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和雇员等)的利益分配结果。从利益相关者出发,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一举措在公…

    会计论文 2015年1月22日
  • 【会计论文】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的发展日益迅速的同时,内部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工具是内部会计控制,它对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会计论文 2015年1月5日
  • 【会计论文】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摘要】本文从分析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对策,以使企业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加速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我国会计电算化还不完善,还面…

    会计论文 2015年1月22日
  • 【会计论文】关于会计监督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会计的工作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会计的职能作为其基本职能之一,它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职权,也…

    会计论文 2015年1月5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