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化需助生的途径

在一个班集体,需助生的人数一般不多,但影响大,消极作用强。如不及早教育,任其发展,不仅影响班集体的建设,而且他们也很容易走上歧路,成为“害群之马”。但如教育得法,则可能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由于需助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所以转化需助生的工作也不能孤立地进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依靠集体力量去做好需助生的转化工作。
一、 老师同施爱,感化需助生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师生关系,不仅是指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也包括其他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一个班级就像一台机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都是这台机器的零件,任何一个零件松动了,这台机器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停止运转。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固然要担负教育学生的任务,其他科任教师也要努力去关心需助生,帮助需助生,解放蕴藏在需助生身上的天赋和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良好的班风,才有利于科任教师的教学。反之,班风建设会留下缺陷,对科任教师的教学不利。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和各科教师紧密合作,建立起以广大教师为骨干的转化需助生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每一位老师的力量,使校内和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提高转化效率。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应与各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使转化需助生的工作能够得到各科任教师的支持,能够了解需助生在每一堂课中的表现。这样,就能使需助生感到学校处处有关怀,处处有温暖,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接受老师的教育。我曾经教过一个名叫李胜华的同学,无心上学,成绩不好,常无故旷课,并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来往。为了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我发现他对美术有兴趣,比较喜欢美术老师的课,便有意识地让美术老师去辅导他教育他,共同做好该生的转化工作。经过一段时间,他的书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校书画比赛中,其作品荣获一等奖。后来,我只针对他数学基础较差的情况,我给他补课,使他深受感动。就这样,他逐渐克服了各种坏习惯,刻苦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学年考试中,成绩由全班三十一名一跃为第八名。
二、 同学齐关心,温暖需助生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空间。这个空间又是转化需助生工作的前沿阵地。班主任要想成功转化需助生就必须充公利用好这块阵地,使它成为转化需助生的一个好舞台。因此,要转化需助生,班主任首先要发挥班集体的力量,使每一位学生在转化需助生的工作中都扮演一个好的角色。平时,只要稍为留意一下,就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学们喜欢先进生,而冷落需助生。这样一来,需助生的周围几乎没有同学,有的只是“臭味相投”的需助生。孤独的他们找不到可以携手共进的朋友来交流,找不到可以帮助他们进步的同学,结果就会有一系列出格的违纪行为出现,学习成绩低下就势在必然。需助生的违纪,有的是他们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表现,有的是针对先进生冷落他们,歧视他们的反叛,有的则是想引起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是他们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渴望友谊的心声。
同学之间的友情是医治他们的良药,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组织班干部去亲近他们,帮助他们,用友谊去充实他们空虚的心灵。很多事实表明,同学们的帮助是转化需助生十分重要的力量,因为学生更乐意接受同龄人的帮助。想一想,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乐,有困难大家帮助,有病了大家关心,学习退步了大家帮教,一个班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需助生哪里会后进呢?我现在教的一个学生,名叫曾令辉,这人自由散漫惯了,成绩低下,,且经常顶撞老师,辱骂同学,自称“另类人”。为了教育他,我不仅找他谈心,还动员班上的同学跟他交朋友,帮他补课,在生活上关心他,起初他有抵触情绪,工作很难开展,但大家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能够让他接受的场合和方法,亲近他,关心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的不懈努力,终于使感受到同学们的真诚和集体的温暖,受到深深的感动。慢慢地,他进步了,行为表现好得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相信他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三、 社会其帮教,关怀需助生
青少年教育,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缺一不可,转化需助生亦然。我们的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还生活在社会上,随时随地受着社会上不良习气的熏染。当前,社会比较复杂,一些旧的生活方式也沉渣泛起,这些都严重地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躯体。“校内三年功,不如校外三分钟”,这句话既说明当前青少年教育形势的严峻,也说明校内教育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关心和支持。
家庭教育也一样,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很大的。往往有这种情况:父母勤俭,子女也往往勤俭;父母爱学习,子女也往往爱学习;父母好吃懒做,子女也往往不务正业……
当前,家庭教育也存在误区:有的家长对子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助长了子女的坏习惯;有的家长教育子女不得法,粗暴有余,疏导不足;有的家长与子女沟通欠佳,相互之间严重隔阂……。这些都说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至关重要。多年来,我经过探索和实践,就是请需助生及广大家长到学校共商教育良策,这样,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互相结合,使校内校外连成一体,形成合力,共同教育需助生,相信不久的将来,需助生都会成为先进生。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1109.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新要求和新气象。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厂数量和城市居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已经造成了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环境污染。城市绿化工…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论职高美术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问题

       摘要:在现当代社会对美学理解加深的环境下,职业技术高中美术教育实践总结出学生美学修养有关键性影响。为使职高学生强化美学艺术鉴赏,结合职业特性和提升工作能力,本文将讨论美学修养…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在校女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认知的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女大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认识,普及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813例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女大学生对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性观念…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论述小学科学教育实践中不足与措施

    摘要:小学是孩子们接触知识的乐园,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是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需求,然而,由于教育模式落后,使得孩子们的学习愿望不能够完全得以实现。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全…

    未分类 2014年10月16日
  • 中国与南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及比较

    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最后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使学生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在相关能力和特征方面所引发的变化。从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提出的“目标模式”来看,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内容…

    未分类 2014年9月28日
  • 浅论山区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措施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国际化接轨程度的不断成熟,人们教育水平也随之得到了保证。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外语言,其地位也仅次于语文课,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该科目,当然包括山区地区…

    未分类 2014年10月17日
  • 人文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性

    在十四世纪时期,有一场从意大利开始兴起直至西欧各国在16世纪纷纷参与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以文艺创作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壮大促进了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未分类 2014年10月21日
  • 中国与南非小学科学课程设计及比较

    中国和南非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比较包括课程性质定位、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方面的比较。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及比较      我国 《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小…

    未分类 2014年10月8日
  • 元代童蒙教育研究概况

    一、文章选题意义(一) 童蒙教育研究的重要性“童蒙”一词《辞源》里解释如下:“童蒙,幼稚识未开知的儿童”,童蒙教育即未成年儿童接受的基础教育。古礼“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成为先…

    未分类 2014年10月25日
  • 【工业设计毕业论文】厨房抽油烟机的设计策略研究

    摘 要:对家用厨房抽油烟机的设计现状和趋势作了分析与探讨, 在此基础上就厨房抽油烟机的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家用厨房抽油机的功能、造型、材质及色彩的提供了设计方向。本次调查研究…

    未分类 2014年12月2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