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茶叶有着地理和历史方面的优势,中国茶叶品种齐全,质量上次,价格相对低廉,同时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亚洲茶叶文化乃至世界茶叶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茶叶出口量逐年上升、出口金额增长。但是由于中国茶叶生产成本上升,茶叶质量不达标,茶叶的营销体系缺乏品牌资源不足和检验标准落后使得中国茶叶的出口受到影响,也导致出口市场分布非均衡:以摩洛哥为主的非洲市场基本饱和,以俄罗斯为主的独联体市场急需开拓,欧盟市场受欧盟农药残留立法制约出口量下降,日本市场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出口量下降更为明显,受制于消费习惯的影响美国市场出口量下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分布非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分布非均衡均衡,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茶叶 出口 市场分布 壁垒
引言
自唐代以来,茶叶文化就已成为中国的重要传统文化,对亚洲茶叶文化乃至世界茶叶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中国茶叶有着地理和历史方面的优势,中国茶叶品种齐全,质量上次,价格相对低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中国茶叶的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带动了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多方面的影响。有必要分析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和中国茶叶的出口结构,确定每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抓住主要因素,有序地对每个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才能使中国茶叶出口在量和金额上有更大的突破。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影响出口贸易及其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概述
影响出口贸易及其市场结构的基本理论主要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比如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赫克歇尔及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等,都从供给的角度研究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和结构。后来,约翰·穆勒等人开始才需求的角度来探讨国际贸易,其中约翰·穆勒从相互需求的角度来解释两国之间贸易利益的分配,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相互需求的,贸易均衡是相互需求的结果。瑞典经济学家林德认为只有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才存在着国际贸易,因为它们拥有消费者对产品相同层次的需求,即重叠需求,相互重复的需求导致了国家间国际贸易的产生,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似,重叠需求越大,两者相互贸易量就越大。
茶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是贸易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作物,其进口国大多数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外关于研究茶叶国际贸易方面的文献比较少,有一部分研究者比较关注茶叶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不同市场价格之间的联系。而中国的研究者主要研究茶叶的质量安全、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等方面。
(二)关于中国茶叶生产及贸易概况的研究
潘启龙等人(2011)重点探讨了产品市场的出口贸易格局, 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尽管中国是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但是国际优势地位并不明显; 第二,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及人民币升值影响,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近两年增长缓慢; 第三,在茶叶国际贸易中,由于茶文化的传播力度有限, 使中国茶叶出口中的拳头产品绿茶品牌张力不够, 影响了茶叶的出口。章开燕(2012)指出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等来看,在茶叶出口上,虽然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难以动摇,但其国际竞争力还只是处于中游水平,茶叶产业继续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陈江(2009)就中国茶叶出口欧盟面临的苛刻农药残留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原因既有国外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因素,国外的原因是贸易保护和安全意识的提高,而国内的原因有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与欧盟差距大和茶叶检测条件落后。陈玉成(2012)以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茶叶出口所形成的影响为分析案例,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最后得出我国对日本出口茶叶的风险越来越大,我国茶叶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严重受损。郑泽华(2013)从农业残留标准方面研究,得出贸易进口国 (地区) 的农药残留标准越严格,对中国的茶叶出口的阻力就越大,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林 畅,庄佩芬,黄娇娣(2010)为考察不同因素对中国茶叶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 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国茶叶产品出口规模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茶叶产品出口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颜盈盈、刘学忠(2013)利用商务部、FAO 、UNCOMTRADE等统计数据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和市场机构进行了分析, 得出结论: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与国际茶叶进口市场的品种结构相差较大;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是非洲,其次是亚洲;亚洲及欧美茶叶市场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中国应区别世界不同地区分别开拓红茶和绿茶市场,对于英国、俄罗斯等高纬度地国家,应在保持传统的绿茶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红茶市场;对于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地区,应积极宣传绿茶的功效,大力开拓绿茶市场。章开燕(2012)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研究,提出建议:强化技术进步与创新,着力提升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绿茶竞争优势,保持并提高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贯彻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打造国际知名的茶叶品牌;提高茶叶的卫生和安全水平,积极应对出口贸易壁垒;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调整和加强茶业的国内支持政策,建立与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此外,其它研究者也从多方面研究了中国茶叶出口的问题,如生产成本上升导致茶叶质量下降、中国茶叶竞争力不高、茶叶品牌资源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但是,对中国茶叶各个市场的分析并不多,有必要再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茶属于双子叶植物,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常具有经济价值,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 3 大传统饮料。从世界范围来看,以红茶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和白茶。
(一)中国茶叶生产发展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茶叶的生产大国,在世界茶叶生产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茶叶产业的发展,中国茶产区逐步扩大,茶叶生产量逐渐增长,使得茶叶逐步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拥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中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地为浙江、云南、江西、湖南、江苏、四川、陕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区,茶叶产地从最初的成都及其附近一带向华南乃至全国扩展。表1为中国近十年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状况表。
四、基本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着越来越多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等。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阐述了中国茶叶生产发展现状以及茶叶出口贸易的状况,指出中国茶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茶叶质量不达标,营销体系缺乏,品牌资源不足,检验标准落后,生产成本上升,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中国茶叶的出口,又分析了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主要市场:其中中国最大的茶叶贸易市场要数以摩洛哥为主的非洲市场,在这里中国主要出口绿茶品种,非洲市场已基本饱和;然后又有绿色壁垒较为严重的欧盟市场和日本市场,本文以欧盟的农药残留指标以及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为例进行分析,得出了欧盟农药残留指标以及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使得中国茶叶在这两大市场的出口受到影响;最后还有以俄罗斯为主地独联体市场和美国市场,在这两个市场中,中国茶叶的占有率不高,有必要进一步开拓这两大市场。从这些市场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即要加大绿茶的宣传力度,注重品牌效应;要继续开拓新的市场;要提高茶叶的质量,调整茶叶的出口结构;还要加强和调整对茶产业的政策支持,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gjmy/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