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我国预算会计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的道路。但这几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因此,预算会计又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当前预算会计面临的一些问题:会计核算的内容较窄;会计科目功能不足;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有一定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制度不完备。笔者认为,借鉴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的预算会计改革应从重新构造预算会计体系;明确政府会计主体;预算会计核算中逐步采用权责发生制制度;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规范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切实重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等宏观6方面着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预算执行和管理工作,通过完成国家预算收支任务和各项行政任务、事业计划,充分发挥预算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起到积极有利的作用。
文献综述
求知(2005年)通过对国外市场经济国家指出了我国的政府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即政府会计的管理范围、概念框架建设的研究。江莉萍(2005年)指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通过分析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表现及成因,提出了规范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七点建议。李纪文(2005年)指出在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下,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公共财政理论的建立,预算会计改革应从政府会计体系和政府会计核算基础两个问题上进行改革,提出应循序渐进地引入权责发生制。郭十全(2005年)指出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工资统发等多种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运用,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和制度的不适应性愈发突出。就预算收支并帐;社会保险基金纳入总预算会计核算,工资统发、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等核算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衔接这三个问题提出了对政府会计改革的几点建议。薛志勇等指出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政策的出台,要求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对工资统发、政府采购、编制部门预算、决算等一系列的业务内容要熟悉掌握,因此要加强预算会计队伍建设,提高预算会计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制定会计的道德规范,建立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总体素质的保证。裴荣等(2005年)指出政府会计改革问题日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的重视,在建立以反映财务受托责任为目标的新型政府会计体系过程中,制定高效、明晰的会计准则,无疑是改革的中心环节。针对构建政府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及若干理论问题做了探讨。卢大美指出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因此,现行预算会计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杨玉梅指出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预算会计体系和制度。

对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考

以1998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志,表明我国预算会计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的道路。但这几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因此,预算会计又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未来预算会计如何改革,本文想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 预算会计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我国会计,按其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和对象,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会计,一类是预算会计。他们的社会经济属性和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应用于国民经济各类物质生产的企业单位的专业会计,为社会提供产品、积累资金因而必须注重经济效益,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具有经营性;后者是应用于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机关和政府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专业会计,它是为国家的预算执行和管理服务的,它既要为完满的完成国家预算收支任务而努力注重预算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又要为国家各项行政任务和事业计划的实现而注重社会效益,简而言之就是要“少花钱、多办事、事办好”。具有明确的公共性、财政性和非营利性。预算会计是为预算管理服务的,预算管理体系决定预算会计体系。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为: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
它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二)事业单位会计
它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行政单位会计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以及党派、政协机关等行政单位核算、反映和监督本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包括税务会计、农业税征解会计、关税会计)和基本建设拨款会计等
国库会计它核算反映和的监督的内容是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拨付。收入征解会计它反映和的监督的内容是各项税收资金的运用。基本建设拨款会计是反映和核算预算内用于基本建设支出的专门会计,属于预算会计序列。
二、 当前预算会计面临的问题
财政部制发的预算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基本上满足了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对提高我国预算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政府会计核算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打下了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工资统发等多种管理方式的创新与运用,现行预算核算体系和制度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
(一)会计核算的内容较窄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财政编制的政府预算有两套,一套是预算内收支预算,另一套是预算外收支计划。由于预算内、外资金会计核算相互独立,会计报表自成体系,财政部门内部机构各管一摊,分别对外提供收支信息,这不仅不能提高管理效率,而且不能全面、准确、完整地核算、反映政府财政性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貌。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后,虽然编了综合预算,但预算内外收支仍结合不够,不仅预算外资金核算方面,乃至社会保险基金、政府的债权、债务、产权,没有或没有完整地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核算政府的基本建设拨款,固定资产的使用也不计提折旧。
(二)会计科目功能不足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出领域进行了政府采购、工资统发、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而这些新举措、新要求以及由此引起的财政资金流入、流出的变化,现行会计科目体现不出来。财政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使财政资金的流向发生重大变化。预算单位用于发放工资、购建固定资产、购买服务等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不再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拨入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从单一帐户或政府采购专户按规定程序拨入职工工资帐户或直接拨付给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部门收到的财政资金,一方面表现为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费用的增加(如工资支出等)或非货币性资产的增加(如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有的工资统发中心甚至没有设帐进行分户核算,仅仅是代理单位发放工资,表册资料、支付凭证全部返给单位核算,所谓统发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不拖欠工资,根本不能体现财政国库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对部门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内容和会计科目进行相应的修改。同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也要核算和反映这一资金流向的变化。
(三)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
我国政府机构庞大,职能范围广泛,财务活动面广,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下有二级、三级机构,行政机关之下有事业单位;同时,事业单位中有一部分属于企业化管理。针对如此复杂的体系,当前作为政府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窗口,财政部门并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全部财务活动和财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如有些部门因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存在登记不及时,甚至不入帐等情况;即使已入帐的固定资产,按现行制度不计提折旧,也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一些部门长期存在的资产帐目不实、资产虚增等问题,不能真实、完整反映预算单位占用的经济资源及使用情况。同时,在基层政府部门和单位,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执法相对松弛部门和小团体利益膨胀,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瑕疵,由此各单位、各部门、各级政府逐级汇总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在方法上实行零基预算,在对各预算单位编排部门预算时,基本支出按照定额核定,对项目进行评估,按照轻重缓急排序,根据财力的可能来安排。财政部门在除了做好核定编制、制定标准定额等工作外,还要摸清各部门的家底,充分了解各部门资源占用和使用情况。如果没有可靠的会计信息,就无法编制“零基预算”。
(六)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切实重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政策的出台,并不减少部门财务的职能,相反预算会计应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这要求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对工资统发、政府采购、编制部门预算、决算等一系列的业务内容熟悉掌握,因此要加强预算会计队伍建设,提高预算会计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制定会计的道德规范,建立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总体素质的保证。财政部门及单位应切实抓紧会计的培训和教育,开展时间短、收效高、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会计法》等国家各项财政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通过一系列制度,制约会计的工作行为,保证会计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客观公正,使其充分发挥预算会计监督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实行预算会计改革,不仅仅是在预算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而是对财政预算体制根本改革,打破了原有的以收付实现制核算的框架,也是落实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尽管目前进行预算会计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但在为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预算执行情况控制等方面都能起到较大的作用,我们应充分认识集中改革的重要性。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提高预算和国库管理效率,增强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和管理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强预算监督,增强宏观调控,全面推进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起到积极有利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kjlw/1235.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