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它深入的渗透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强大动力,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化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互动关系研究,无论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完善和发展,还是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精神;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当代化、具体化、民族化和大众化进程中一个必经的过程,她是马克思主义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再现。从中国人民发现马克思主义,选择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到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进步的历史进程,历史一直都用事实在发声: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有专属的中国烙印。由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必须紧密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并且需要结合中华民族精神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特点,不断深化和加强。

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概括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同志曾在《论新阶段》中有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论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到今天,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设想和研究都未曾止步。

  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文化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形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文化传统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新理论,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扎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单纯的将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国家搬到中国,而是要求其在形式和内容转变,以达到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目的。而这一目标实现的最好切入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尤其是中国文化相结合。

(二)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历史长期发展进程中孕育、形成和演进的,反映中国人民长期坚持和信守的精神品格,它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经过五千年历史的洗礼,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等伟大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作为指导思想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二、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互动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契合点

  第一,二者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指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实践的新经验和新知识来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因此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这样才能引领中国社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坚持在继承和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把中华民族精神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创造出具有崭新时代内涵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二者存在相似性的特征。

第二,二者都植根于中国的社会大环境。马克思主义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要想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使其“入乡随俗”的适应中国本土文化,并借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响来实现其传播的目的。也正是在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马克思主义找到“用武之地”,成为指导中国革命与社会变革的思想武器。

  第三,二者有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它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和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它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品德,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内在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互动作用研究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唤醒沉睡中的中华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实现中国化,首先必须要被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认识、选择和信任,并把其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与中国实际和中国文化的结合,并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的化解了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难的尴尬困境。从鸦片战争的爆发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探索救国图存的长路上经过了艰难的探索后终于明白:只有主动地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其适应并植根于中华民族,才能使广大中国人民摆脱长期任人宰割悲惨命运。尽管马克思主义拥有西方“国籍”,但它把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当做至高目标,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因此,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创造性地化解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面临侵吞和淡化的尴尬困境,不仅为中国文化注入现代新鲜血液的同时又规避了西方国家恶意的文化入侵,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观念渐渐深入到精神层面,走上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毛泽东曾经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3]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文化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创造无限可能。近代中国曲折的历史告诉我们,封闭的环境是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传播和继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从人类知识总和中产生出来的”科学理论,恰恰具有中国社会所缺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初期就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的科学的思想和理论成果,而且紧密关注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及时吸收有益成分,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自觉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而这种态度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植根发芽于中国文化中的根本原因。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导下,中华民族将逐渐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确立新的社会发展方位,以新的角度了解世界、认识自己,实现文化自觉。这就使得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丰富中国文化成为了可能。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中国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提供现实基础。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相互促进,才能协调社会各方力量,保证发展的有序进行。党和政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艰辛探索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专属烙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反过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面伟大复兴。这种理论与现实的良性互动和辩证发展,必然内在的规定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变革“四位一体”的彻底性和终极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2.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分析

    第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优化的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在中国是否具有生命力,直接取决于它与中华民族相融合的程度。因此,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的过程中,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表征上的某种相似性,容易造成初期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无差别性和无意义性的曲解,而传统中国人民的保守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这都是阻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因素,“也只有当中国文化逐渐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获得更为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土壤。”[4]

   第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了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就要求了理论指导的与时俱进。因此,只有用一定的精神力量作为后盾支持才能克服重重的困难和考验,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需要的必要支撑。那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包含着对传统精神的继承、发扬和对时代精神的孕育、高扬,是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一方面继承了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勇敢精神,另一方面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着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mazhe/4790.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