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并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在科技文化创新及社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暴露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素质、情感水准以及社会心理状态等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如何与时俱进,转变工作思路及方式,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迫切需要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础上,构建一个全新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加强高校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政策与理论的学习,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制定学习制度,时刻保持对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新方针政策的敏锐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地方和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地方和高校要建立专门的党委领导下行政全面负责的思想政治领导体制,要有专门的组织管理工作体系和专门负责的人员。要健全建设院(系)两级党委、行政、共青团、两课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思想政治工作专业队伍,培养专管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人员。

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1、独生子女心态。当前很多大学生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人数所占比重大,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交际圈封闭、对社会关注度不足、沟通能力弱、内心封闭,比较叛逆和任性,这样的大学生很容易因为挫折和困难而产生萎靡不振和畏缩心理,不利于其在高校阶段的全面发展。

2、沉迷网络世界。目前,高校对待网络是以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大学生进入网络没有任何障碍,但是,一些大学生面对网络的不良诱惑缺乏甄别及自制力,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不良网站和不良信息,不但荒废了学业,而且损伤了身体,更在思想上造成了混乱,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这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较为难于处理的问题。

3、心理承受能力差。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前是原有集体的佼佼者,并且在进入大学的时候也都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和未来的理想,但是进入到大学后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影响自身的评价,无法正确面对得失和成败,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和社会,这使得大学生患得患失,严重者会强烈怀疑自己,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特别是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找工作不顺利等情况,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能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将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进而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贯穿“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人本思想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化,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根本体现,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价值观,就是要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强调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主体需要,尊重人的精神诉求;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强调人的全面进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逐步实现民主交流、平等沟通、相互理解、和谐统一。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就是要坚持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既严格教育管理,又注重人文关怀;既严格纪律要求,又注重道德教化;既严格程序规范,又注重内容效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学生道德自律意识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素质,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

2、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环境依据其育人的构成要素,分为教学与学习环境、管理与校风环境、人文环境与硬件设施环境。首先,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景观环境。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养成的“时空”。因此,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要寓德育思想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之中,整体渲染和突出校园基本建设的育人功能;科学布局学校建筑,充分体现大学的文化氛围。达到一种导向、调适效用;精心营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其次,要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大学的人文环境是大学文化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为此,要重视品味高雅的人文环境的建设并发挥其教育功能。

3、、高校应为推行基于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维工作体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高校应将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考评纳入全校教职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聘任、职务晋升等直接挂钩,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对于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个人发展的相关问题,高校应该给予特殊考虑,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这支队伍中所有的人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建立学生思想整治教育队伍的激励和培养机制,对优秀骨干力量给予重点培养。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这支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4、高校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因势利导,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当前,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大学生也不例外。高校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的过程中,就应该认真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一种社会性的精神需要, 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因此,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智力方面还是非智力方面的,都要善于发现并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品质,不断增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要求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能够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以此来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在时代精神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灵魂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春英.以人为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光明日报,2008-11-11.

[3] 郭刚奇,余 斌,李名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校和谐校园[G].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7.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sixiu/3551.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

  • 【思修论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摘要:现代社会人人都在追求和谐,营造和谐。思想品德课作为现代教育“树人”的重要手段,理应走在各科教育改革的前列。新课程改革以促进人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出发,…

    思修论文 2014年11月26日
  • 【思修论文范文】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

    思修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思修论文】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认为法律即道德,违反道德的法律是“恶法”,不具备法的属性;有的人认为法律是法…

    思修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思修论文】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前在未成年人身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责任感缺失,对自己不负责,对他人不感恩,对社会不负责。同时还普遍存在的现象还有普遍比较自私、缺乏诚信、没有人生规划、追求安逸和享乐、…

    思修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思修论文】浅谈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的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以提升人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念为主要目的。此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具有和重…

    思修论文 2014年11月15日
  • 【思修论文】浅谈风水学

    摘要:风水学是古代建筑的灵魂与思想,风水学提倡人们与自然和谐发展和进步,顺其自然规律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古人常说“天人合一”就是风水的重点思想,风水学中关于建筑的影响包括选址、朝向…

    思修论文 2014年12月22日
  • 【思修论文范文】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特征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所有工作的生命线,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发展的年代,政治教育一直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政治教育中政治性最本质的属性,但是在我国的…

    思修论文 2014年12月3日
  • 【思修论文】

    摘要:中职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学生成长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主要产生于生活经历,由此引发对道德要求的认同感。德育生活化就意味着每一名教师要真正领会德育源于生活,让身…

    思修论文 2014年11月25日
  • 【思修论文】试论建筑设计创新思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新时代、新理念、新需求必然会引发建筑设计的新方法的产生。随着中国建筑界与其它国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外的建筑设计的优秀方案让国内的建筑…

    思修论文 2014年12月16日
  • 【思修论文】浅谈思想品德的课堂模式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让学生学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家庭、国家、社会的相互…

    思修论文 2014年11月26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