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框架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使用PEST分析法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总体来讲,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良好,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政府的建设性建议多,操作性措施少,政策执行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社会对物流认识还比较落后,对第三方物流信任多不够;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通过SCP框架对物流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物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低、产业差异度小、信息化程度低、企业品牌意识薄弱、进入壁垒低导致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低。并且,各物流企业缺乏深度合作结盟,企业间的吞并重组进行资源整合的行为不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业规模效率低,产业链格局不合理。根据得出了结论,本文分别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对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 键 字:物流 北部湾经济区 PEST SCP框架
一、 前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我国沿海西南端,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以及玉林、崇左两市物流区组成。其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的唯一沿海区域,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建立成为中国—东盟开发合作的物流基地。物流业成为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外部环境给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利好条件,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也确实很快速,但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以及和自身发展目标相比,都有一定差距的。对北部湾经济区内物流业现状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合理的发展建议,对于更好地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从而带来北部湾经济区的繁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对于区域物流理论研究不是很成熟,并且研究对象多集中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涉及的比较少。在对广西北部湾物流业研究中,也多侧重于宏观环境角度分析。本文尝试使用PEST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简单分析后,使用产业组织相对理论——SCP分析框架对其内部状况进行着重分析。以此得出一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现状的相对客观、准确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发展建议。
(二) 研究现状
产业组织理论是解释微观市场的主流理论,其研究对象为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目前以哈佛学派为主流,其从结构主义视角,建立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因素构成的SCP范式,故也被成为结构主义学派。SCP框架的基本逻辑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尽管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存在一些不足,但其SCP分析框架是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分析一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
在我国已有许多学者使用SCP框架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过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但使用SCP框架针对区域物流业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比较少,针对北部湾物流产业的几乎没有。
当然,物流产业对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也引起了如朱芳阳等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都有很多探讨,无论是宏观环境方面,还是各分支领域都所有涉及,对促进北部湾物流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具体现实意义的对策。然而,总体来讲对于广西北部湾物流产业内部的一个系统分析还是比较缺乏的。

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概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南海西北部,陆地国土面积(不含玉林,崇左)4.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不含玉林,崇左)1324.15万人。(根据2012年广西统计年鉴,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总人口相加得来。)2008年,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国际经济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见表2.1与图2.1)。
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是外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是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四个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处了特殊地理环境对物流业发展也会有显著影响,所以本文增加了对地理因素的分析。
(一) 政治(Political)因素
2008年,国家出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物流业作为北部湾经济建设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作为北部湾四市之一的南宁市被定义为西南物流区域中心之一和21个全国物流节点城市之一。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自治区人民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广西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地方政策文件,明确指出将物流业作为支持重点发展产业,把物流产业建成我区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条件。
但是,政府对物流业扶持性政策措施在实际操作落实上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指导性建议多,操作性措施少。其次对物流业仍是多部门分行业秩序管理,并没有专门机构对物流业发展及政策落实进行负责,使物流业管理上还是比较混乱,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 经济(Economic)因素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经济增长的快速通道。2012年,经济区生产总值增幅达24%,其中第二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为8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幅达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18%,进出口总额增幅达32%,多项经济指标指标创历史新高。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与外部经济联系的不断紧密,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 社会(Social)因素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一定的重视。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07年的29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93亿元,增幅较大, 2011年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85亿元,相比2010年略有降低。总体来说,企业对物流的认识虽有一定进步,但还是比较简单落后的。对物流问题并不是十分重视,对供应链管理方面比较缺失,同时对于第三方物流也缺乏一定信任。
从人力资源层面来看,物流管理成为高校热门专业。很多本科院校与大中专院校都设置有相关专业,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不过,并没有完全解决物流人才的匮乏的问题。总体来讲,高素质物流人才还是比较紧缺的。
(四) 技术(Technological)因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得到了广泛运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和货物跟踪技术等还有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过从目前现状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的现代化程度还不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是比较低。
(五) 地理(Geographical)因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岸线长1595公里,岛屿岸线长600多公里,总面积84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包含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以及玉林、崇左两市物流区。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和农林资源。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也非常明显。其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东临珠三角,是沟通粤港澳地区和东盟大市场、连接珠三角地区与大西南地区的枢纽。既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前沿地带和重要门户。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wlgl/2113.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