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特点

摘要:对钢琴复调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演奏是习琴和教琴的一大重点和难点,笔者分别从对钢琴复调作品的触键、分句与呼吸、装饰音的诠释、踏板的处理及复调作品的音乐风格五个方面来分析和概述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特点,帮助习琴者更为理性和清晰地理解和演奏钢琴复调音乐作品。
关键词:钢琴复调作品;演奏特点
在钢琴教学和演奏过程中,对复调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是大多数学琴者和一些年青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觉无所适从、较懵懂和茫然的一环。对一名钢琴工作者而言,掌握对复调作品的理解和演奏能力的重要性,恰如古汉语之于中文系学生。笔者深知此点,基于平日的教学实践与学习研究的积累,从以下方面总结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特点,现提出与同行共同探讨与进步。
一、钢琴复调作品的触键
常见的巴洛克时期的钢琴复调作品几乎没一首是为钢琴所作的,那些赫赫有名的复调作品都是为管键琴、古钢琴或管风琴所作,因为那时钢琴是没有面世的。因此在弹奏上述复调作品时,要考虑到作曲家在创作时所受到乐器的局限和这些乐器的演奏特点,如何在钢琴上既保持原作的特点又使之得到丰富的发展,是演奏者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例如,当时键盘乐器由于无法根据手指的触键控制音量的大小,因此音色缺乏变化显得单调,而在钢琴上的触键就能控制音量的大小,很好的弥补这个缺陷.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力量上的对比不要过分,因为当时的作曲家是为这种质朴的乐器创作的作品,因此过分的力度变化对比会破坏作品本身的朴素简洁的美感,如何巧妙地利用力度上的变化来使之增色而不至滥用呢?弹奏该时期复调作品很少采用重量演奏法,而主要依靠手指弹奏法,强调声音的颗粒和均匀性,对力度无过多的要求,在触键中很少借用到肩和大臂的力量,对手指独立性要求极高。是否将所有的连奏都弹成非连奏?因为巴洛克时代的键盘乐器几乎无法保留任何持续音,所以有些演奏家把所有的音符都处理为非连奏。一种比较中庸的做法是除了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以上音都弹成非连奏,这种做法尽管值得商榷,但对缺乏经验的教师和初学巴洛克时期复调作品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很少在谱面上标记连奏或非连奏等记号,因此选择用何种弹奏方法得依靠教师或演奏者自身来决定。以下几点可作为这方面判断的依据:1.八分音符通常弹成非连奏;2.四分音符无论弹成连奏或半连奏在键盘上延留的时间都不能少于一个八分音符;3.弱起拍和强拍之间不能弹成连奏,通常把弱起拍弹成非连奏;4.切分音之前的那个音最好弹成非连奏;5.四度和超过四度以上的大跳音程一般也要弹成非连奏;6.断奏不宜弹得过短,通常也弹成非连奏,占时值的一半。
二、钢琴复调作品的分句与呼吸
在钢琴复调作品中,准确的呼吸与分句也是需要十分注意的。复调作品的各个声部是交错进行的,因此在演奏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不要使一个声部正在进行的乐句受到另一个声部新乐句进入的影响而出现不必要的重音;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要由于过分重视某个声部正在进行的乐句而忽视了另一个声部在乐句的句尾应有的分句和呼吸。此外,在一些乐句的进行过程中,有些模进需要轻微的呼吸来予以强调或分隔,如何把这些细小的呼吸表现出来而不至于破坏整个大的乐句和其他声部的进行,都是在演奏中需要仔细推敲、反复练习的。巴洛克时期音乐原作除了音符几乎没有触键、速度、力度、分句等感情术语的标记,但在现今各种版本的注释让很多演奏者和教师无所适从,例如我国现常见的《巴赫初级钢琴教程》、《巴赫创意曲集》和《巴赫十二平均律》等作品的几种通用版本,编者擅自加了许多不符合巴洛克音乐分句原则的分句指示,殊不知这些不尽合理的编注误导了众多学生和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选择那些未经标注的根据作曲家手稿出版的乐谱版本,如找不着的话,就宁可在教学中先把谱上那些未必恰当的分句划掉再重新划分。巴洛克音乐作品中很少有象浪漫乐派那样延绵不断地长乐句,也很少象浪漫乐派那样采用“弱起拍”的分句法,这在分句时应特别予以注意。另外,在分句时,在句尾不要出现不必要的重音;要清晰地强调出每一个新乐句或是每一个新进入的声部的开始。
三、钢琴复调音乐作品中对装饰音的诠释
装饰音的时值的处理与古典主义,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有些不同,如倚音所占的时值是它所标的实际长度,而且必须处于骨干音的正拍位置上弹出;另外,倚音本身通常会被演奏成重音,不像其他时期的倚音,重音在骨干音上。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中有关装饰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它的一些基本原则:1.任何装饰音都应当从音符所占的节奏位置上开始;2.颤音通常由骨干音的上方二度音开始,除非骨干音之前的一个音已经是上方二度,另外,颤音之后的下一个音如果处于骨干音的上方,颤音在结束时必须下回,反之则不行;3.倚音所占时值必须是它的实际长度,但倚音的时值如果长于骨干音,则一概以骨干音的一半时值演奏;4.在慢板乐章中,几乎所有的二分音符以上的长音符都应当弹成颤音来进行装饰,这是巴洛克音乐固有的风格。
四、钢琴复调作品对踏板的处理
在演奏巴洛克复调音乐作品时,是否使用踏板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事实上忠实于原作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形式上都拘泥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关键是要掌握作品应有的风格和作曲家的本意,如使用延音踏板能更好地表现作曲家在当时的键盘乐器上想表达而难以表达的创作意图,则可以毫不犹豫地借助于现代钢琴踏板的优势来充分诠释原作者的音乐理念;反之如果是为了用踏板而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滥用,则应当坚决摒弃。为慎重起见,在可用可不用的地方,以不用为妥。巴洛克多声部复调音乐作品很多保留音需要借用延音踏板来帮助保持句子的完整性。另在一些手指伸张跨度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延音踏板来完成连奏要求。在一些由管风琴作品改编的钢琴作品中的长琶音的演奏,也可通过延音踏板来帮助产生类似管风琴洪亮辉煌的音色效果。有时适度的短暂的延音踏板可以起到润饰音色的作用,但应注意踏板不宜踩得太深,点到即可。同时在换踏板时,要根据乐句的线条而不是根据和声的进行来换踏板。踏板应勤换,切忌踩得太长,应保持各个声部的清晰。
五、复调作品的音乐风格
钢琴复调作品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它的复调性,这是它和主调作品最根本的区别。钢琴复调作品几个声部不分主次地同时独立进行,充满了均衡的美感和内在的逻辑,较主调音乐显得更加凝练集中,各声部之间纵横交错、组织严密,每一个声部都具有自身独立的意义和良好的声部进行线条,同时各个声部之间又形成完美、和谐的声部关系,因此在演奏中要特别注意平衡各个声部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保持各个声部自身的连贯性和发展逻辑。在演奏复调作品时不能过分强调主题的出现,因为在主题进行的同时其他声部也都有自身独立的含义,有答题、对题、紧密、守调答题、主题倒影、自由声部等形形色色的声部进行特点,因此要在弹奏中细致均匀地把这些声部的进行充分表现出来,在平行不悖的几个声部中保持相对的均衡,而不能单纯一味强调主题。协和与不协和的对比是复调音乐内在的动力的一个重要支柱和内部发展最强大的动力,不协和音程增强了复调作品的内在张力和冲突性。巴洛克时期的复调作品在情绪方面通常一个乐章只表现一种单一的情绪,只有在乐章与乐章之间才出现情绪上的对比变化,不像古典古典主义时期,乐章内部本身及充满了对比,甚至在主题自身内部也形成了对比。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inyue/1039.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音乐论文】分析声乐艺术中的乐感特点

    【摘要】乐感是指对接受音乐信号所产生的情感反映或变化。在声乐表演和学习中都不能离开乐感,通常来说,音乐感觉是用来判断声乐演绎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是演绎者最…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关于音乐的论文】舞蹈和音乐的关系

    摘要:在舞蹈与邻近艺术之间的关系中,最近的近邻莫过于音乐了。舞蹈和音乐就像一对孪生姐妹般形影不离,音乐是舞蹈的精神内核,舞蹈是音乐的外在表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生存。…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1月26日
  • 【音乐鉴赏论文】《不能说的秘密》音乐鉴赏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每一首歌都有一部自己的电影,同时,每一部电影都…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1月15日
  •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摘要】 情感是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表达情感是歌唱的生命,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特征。我国早在先秦时代《乐记》就已经有关于音乐情感的论断:“凡…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0月25日
  • 浅谈传承与发展中的昙华彝族音乐

    【摘要】在社会化的今天,彝族丰富的音乐面临着前所未有冲击,彝族音乐的无限魅力也正在慢慢的退出公众的视野,彝族音乐的现状让我们倍感担忧,作为一名彝族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彝族音乐的传…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音乐论文】浅析宫崎骏动漫电影音乐的特点

    摘要:动漫电影作为一门影视艺术,离不开声、画统一的最高境界,然而作品中的音乐是构成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中作品中的音乐魅力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多变的画面中,它…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2月22日
  • 蒙古民歌的呼吸韵律分析研究

    摘要呼吸是指生物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这种过程在生物的生存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人类这种灵长类生物而言,呼吸对生存的意义已是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言语交流作为人类最重…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关于音乐的论文】浅谈MV的数字化制作特色

    MV,即音乐视频,是充分运用音乐的特性,并配以画面,形成的一种崭新的视觉多媒体艺术形式。通过对独特个性化的音乐风格的诠释,给观众在情感和视觉上造成冲击,进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它的数…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1月15日
  • 【音乐论文】《中国好歌曲》卷珠帘阐释中国风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流行音乐也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物质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也开始逐渐需要提高自己的精神生…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音乐论文】苏俄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播

    摘要:苏俄民间音乐是在中苏友好往来、社会主义刚刚起步的历史背景下传入中国的,并在中国无产阶级群众之间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两国文化往来日益频繁,方式日益丰富,苏…

    音乐鉴赏论文 2014年12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