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支持为主的亲情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95例新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有无亲属陪伴分为实验组(有亲属陪伴)98例和对照组9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以家庭支持为主的亲情护理。干预时间3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QOL)进行评定,观察以家庭支持为主的亲情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后组间比较,实验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实验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支持为主的亲情护理干预可提高亲属的照料水平及患者配合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家庭支持;亲情护理,生活质量
  脑卒中是由于突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相应部位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该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致残率也很高[1]。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使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一大部分患者留有偏瘫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Berkman 认为疾病的康复不仅依赖于患者, 也依赖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2] 。在护理中来自家庭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亲情护理是以人为本,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角色适应及生活照顾[3],注重满足患者亲情需求,使患者主动配合,尽早的回归家庭和社会。我科对收治的19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了家庭支持为主的亲情护理,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月来我科住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195例,其中男131例,女64例,年龄37~80 岁,平均(65.84±5.27) 岁,脑出血28 例, 脑梗死57例,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 ,并经头颅CT 和∕或MRI 检查确诊,有肢体功能障碍,NIHSS<24分,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按照有无亲属(子女、父母、配偶)陪伴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有亲属陪伴)98例和对照组(其他人员陪伴) 97例,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病情和生活质量评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家庭支持为主的亲情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亲属参与的亲情认知干预:了解患者的疾病认识及亲情需要程度;了解亲属对亲情支持的认知和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等。向患者和亲属讲解疾病知识,注重亲属参与,提高亲属的认知程度,让亲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其持续的亲情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5],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护理。
1.2.2亲属参与的亲情心理干预: 向患者和亲属讲解卒中后不良情绪的危害及对康复的影响;通过亲属陪伴与沟通,及时发现患者情绪变化,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痛苦体验,通过亲属适时的亲情支持和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信心,积极康复。
1.2.3亲属参与的亲情康复训练:向患者亲属讲解早期康复对脑功能重塑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和亲属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指导亲属掌握良肢位的摆放、按摩和被动关节肌肉训练方法,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移动和适应性训练以及训练患者进食、穿脱衣、洗澡等。亲属是最了解患者情况的人,所以,在康复训练中指导亲属根据训练情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6]。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自理能力。
1.2.4亲属参与的亲情健康教育: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对亲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培训,亲属在正确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候用亲切的语言,将信息传递给患者,帮助患者控制危险因素,保存情绪稳定,严格遵医嘱饮食服药等,通过亲属的亲情指导患者更容易接受、理解和依从。亲情化健康教育[7] 弥补了传统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心情、环境和感知能力等关注不足的缺点。出院指导注重提高亲属和患者的应对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和资源的变化。医护人员与患者亲属保持电话联系,随时解答疑问,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提高亲属的照护能力,使患者尽快的回归家庭和社会。
1.3  测量工具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于入院时及2月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该表共36个问题,包含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领域,生理健康领域又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4个维度;心理健康领域包括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维度。应用SF-36评价脑卒中患者QOL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8-9]。

3 讨论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护理的目标越来越关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评价个体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态的综合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组间比较,实验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实验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以“家庭支持”为主的亲情护理干预,通过医护人员的亲情指导和引导,家属的亲情参与和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行为,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功能的逐步康复[10]。自2010年卫生部提出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许多护理工作者探索了“无陪护”病房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其积极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或许并不适合脑卒中患者,忽略了患者对亲人的需要。亲情对维系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亲属陪伴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11]。以家庭支持为主的亲情护理模式将亲情观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亲属参与和陪伴,使患者感受到亲情关怀和支持,从而减轻了心理负担,增强康复信心,同时提高了亲属的照料水平和患者配合程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ixue/383.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9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