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论文】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加强经济贸易联系,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美国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两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这种贸易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双边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与加剧。本文主要运用综合分析法来展开对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原因的研究探讨,旨在加深对中美贸易状况的了解。据此,本文也针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贸易逆差 出口

前言:目前,中美贸易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中国具有比较的出口领域。当前美国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认为中国通过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出口。二、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美国实行限制高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使贸易产生不平衡,从而引发贸易纠纷。随着中国经济崛起的速度加快,美国全球战略中削弱和抑制中国的因素将更多地转向经贸领域。整体来看,中国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争端是不可避免的。今后还会长期存在。

一、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2003年中美贸易,中国贸易顺差达到中国贸易额的46.39%。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是世界上

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摩擦是两国贸易摩擦的新形式。通过各种贸易政策的制定来改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扩大美国在中国市场的占有份额。

二、 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差额由逆差转为顺差并成为美国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进口速度。1993年中国对美国开始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并且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3—2004年累计顺差额达到3340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据美方统计,从2000年开始,中国就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逆差来源国。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定机构与人物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中美贸易与美国对华政策和美国国内政治的相关性日益密切的背景下,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成为美国各相关机构与人物研究的重要题目。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总体上强调双方互惠与公平,但实施时,由于忽略双方的差异而走向极端。各机构的贸易政策都以美国为主要受惠国的前提下而制定。抑制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提高部分产品关税或中国产品在技术、包装等方面实行苛刻的条件。

(三)、中国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自身的问题。我国企业在面对国外发起的贸易摩擦时,缺乏积极的应对态度,特别是对国外的反倾销或保障措施指控,许多企业不愿参加应诉或者应诉不及时,往往错过抗辨的好时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又缺乏有效有效的协调机制,最终结果就是被反倾销。

(四)、生产力发展迅速与市场拓展之间的矛盾。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市场份额多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代各国经济发展对市场,特别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就中美贸易关系来讲,美国要求在资本、能源、通信、航空等领域进一步打开市场,而中国为保护产业不能完全开放本国市场,所以在市场问题上中美之间的矛盾同样不可避免。

(五)、国际关系的变化。随着国家规模及其对国际体系控制范围的扩大,美国的控制收益开始递减,而维持这种控制所需要的成本却越来越大,进一步扩张的边际成本也开始变得高于边际收益,因此,美国因开放自己的市场而蒙受了经济损失,加重了公共商品的成本负担,削弱了美国的实力,而此时的中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策

(一)、应对贸易摩擦的宏观措施。

1、政府主导的贸易摩擦应对博弈机制。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四体联动”机制以及一些省、市所采取的特定措施(如浙江省政府于2008年3月21日开始适用的“全省出口反补贴应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是这种政府主导的反补贴应对机制的雏形,这些制度和措施均有利于增强反补贴应诉的有序性、规范性、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推动中国开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发挥与扩展行业协会职能。在贸易摩擦中,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的协调、服务和沟通的职能。在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时,行业协会应组织涉案企业积极应诉,重点帮助一些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强的民营企业,将成员企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行业协会要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及时为成员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特别是主要贸易对象国的市场动态、产业政策与价格信息,要及时地向成员企业传达政府的有关政策措施,同时将成员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反馈给政府,以利于政府改进和完善管理模式。

(二)、应对贸易摩擦的微观措施。

1、企业应熟悉和掌握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应诉。企业应加强主体意识,不应过度依赖政府,要积极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倾销和反倾销的有关规定,应诉后要积极配合有关组织的调查,悉心提供对企业自身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出口价格是合理的、不存在倾销的事实。

2、实施多元化的市场战略,积极“走出去”。一方面,企业在继续深化、均衡扩大对传统市场出口的同时,应积极开拓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新兴市场,并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开拓方法,提高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比重,形成出口多元化格局,以分散风险,增强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投资设厂从事生产和销售,既可绕开东道国贸易壁垒,还可向周边国家辐射,分享有关国家互惠协议带来的好处,并将贸易摩擦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3、发展出口产品的自有技术和自主品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是减少贸易摩擦的根本出路。针对美国对华贸易的反倾销,知识产权和碳关税等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zrgx/6673.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相关推荐

  • 【中日关系论文】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摘要: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公民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6%,即70%以上的中国人对日本印象不好;日本公民对华好感度更少,仅20.8%。两国国民感情可见一斑,两国关系的脆弱程度让人深思。…

    中日关系论文 2015年8月31日
  • 【中日关系论文】中日贸易现状浅析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关于中日贸易结构上存在的互补性、基本特点以及现存的一些问题的相应对策。据此对这三个方面作了系统而简要的评析。同时依据当前的现有条件,探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

    中日关系论文 2014年12月19日
  • 【中日关系论文】浅谈中日关系

    摘要:本文从中日民族性格,中日文化差异,历史发展关系,中国群众心态,日本大选政治走向,主要冲突问题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中日问题以及中国将面对的棘手难题,以及中日边疆纷争问题。其中暗含美…

    中日关系论文 2015年1月6日
  • 【中日关系论文】中日岛屿争端问题

    摘要: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近期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继本月17日抛出“购买”钓鱼岛的言论后,在日本朝野引发轩然大波。27日,石原又为“购岛”不遗余力…

    中日关系论文 2014年12月16日
  • 【中日关系论文】中日经济关系

    摘要:近年来日本对中国的政策日渐消极,日本当局在在包括历史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上采取了错误的防方针、做法,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消费者的不满,尤其是日本当局的言论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中日关系论文 2015年1月22日
  • 【中俄关系论文】中俄教育差异的调查研究

    摘要:中国与俄罗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也决定着两国在教育的模式,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思想的差异。中国的硬式死板的教育,只注重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飞越;俄罗斯的灵活自由的思维方…

    中日关系论文 2014年11月26日
  • 【中日关系论文】中日关系之我见

    摘要:中日两国有着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数时期两国人民和睦相处,与亚洲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虽然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

    中日关系论文 2014年11月25日
  • 【中日关系论文】中日贸易关系论文

    摘要: 中国与日本是东亚相邻的两个大国,也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历史渊源悠久,中日经济贸易关系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两国间的经济交往对二者来说都十分重要…

    中日关系论文 2014年11月25日
  • 【中日关系论文】浅谈当前政治下的中日经贸关系

    摘要: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

    中日关系论文 2015年1月6日
  • 【中日关系论文】浅谈中日关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世界各国而言,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问题。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中日关系论文 2015年8月3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