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现状分析

   4.2.1 从视觉文化角度分析
视觉文化是指一个人在观看或者是同时刻体验另一种感觉的经验,并将其加以整合而发展成为的视觉能力。这种能力对我们人类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有这种视觉文化的人能识别和理解其在身边环境中可以看到的自然的和一些人工设计的东西、物体和形象文化。
周口市本地拥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视觉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周口市视觉文化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
(1)、城市视觉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周口市视觉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的比较明显,北部文化发展比较快,南部相对比较慢,由此可见,建立健全完整的城市视觉文化系统势在必得。
(2)、对视觉文化的模糊理解。近代更多的人不了解视觉文化的内涵,只是浅见的理解其表面的意义,导致视觉文化的发展步伐较慢。
4.2.2 从构建城市视觉文化系统原则角度分析
一、整体系统原则
城市是一个整体,城市视觉形象客体当然包括一个个视觉吸引物,但城市视觉景观形象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城市整体组织结构的一种视觉体现。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为方便研究,将城市意象物质形态划分为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物五大元素,但他同时强调,在现实中这几大元素类型均不会孤立存在,认为区域由结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贯穿,并四处散布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他还说:“如果我们的分析是从对基础材料分门别类开始的话,那么它最终必将重新统一成一个整体意象。”“整体环境具有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综合的意象,而是或多或少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一组意象。它们通常依据所涉及范围的尺度,大致分为几个层次,使得观察者在迁移过程中,能够按照需求从街道层面的意象转入到社区层面、城市层面乃至大都市区域层面中去。”因此,应当将城市视觉景观形象因素作为一个系统来建设,也就是说,城市景观建设的核心仍然是城市整体结构,是围绕城市功能的组织。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仅仅有一个、两个令人满意或令人兴奋的城市景点是远远不够的,城市视觉景观形象建设绝不是为几幅城市“风景照片”而进行的设计。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组织设计,应根据城市景观的价值、知名度和公共性,以恰当的方式建设不同等级、不同层次但相互联结的城市景观体系,为城市生活提供丰富多彩而又协调和谐的总体环境。
二、个性张扬原则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距郑州156公里,南距武汉340公里,东距合肥312公里。属于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范围的“真空”区域。全市国土面积11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091万人,辖八县、一市、一区。 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2.1 城市空间演变 周口市中心城区的生长过程经历了三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分别是设周口专区、改革开放和撤地设市,在这三个时期均使城市规模和城市形态结构发生重大变。 首先,1965-1980年为圈层式空间扩展时期 周口设专区以后,其城区在原周口镇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受沙颍河阻隔,生产、生活、交通等主要城市功能均在沙颍河南侧圈层式发展。其中,依托原周口港居中布置居住、办公、商贸等生活性设施,依托铁路及专用线在西侧布置工业用地,在东侧布置仓储用地。 其次,1980-2000年为跳跃式空间扩展时期 改革开放之后城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开始提速,但沙颍河南岸发展空间受限,东西两侧受工业仓储用地阻隔,南侧有铁路门槛。城市发展面临向北跨越沙颍河和向南翻越铁路的选择,由于当时沙颍河水运交通具有一定优势,且将河流引入城市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因此,最终选择向北跨河发展,形成沙南、沙北两个片区。 最后,2000-2010年为辐射式空间扩展时期 2000年周口市迎来了又一重大发展机遇,周口撤地设市。同时,周口市也在积极破解其在市域中区域位置较偏,中心城市规模较小,区域带动能力较弱的难题。因此,在这个时期周口市的发展更为注重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首先,跨过铁路发展川东工业基地(现周口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促进周商一体化发展;另外,启动周口东区建设,加强对淮阳和项城的辐射。
4.3.2.2 周口城市色彩应用
城市色彩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其应用领域也具广泛性和综合性。因此,要制定出正确的城市色彩的应用对策,才能确保城市色彩的正确应用。
(1)应把城市色彩规划纳入现行的城市整体规划中,要有系统、科学、统一的设计,创造个性突出、生动美观的人居环境。城市建设部门还应从人的心理、生理和健康角度来考虑建筑物的外体涂色,将建筑物外体的城市色彩提高到与噪音、污染同等的重视程度来对待,把城市色彩有序地放入到城市景观中去。
(2)城市色彩应符合地方特色,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要尊重当地市民对城市色彩的传统喜好,要注意当地的历史文化的延续,用色彩来体现一个城市的风格和气质。
(3)城市色彩的运用要有利于城市管理。城市管理除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外,还涉及到交通、民防、防灾等,因此,在城市色彩方面,能统一色彩的应坚持统一。
(4)要突兀城市色彩中的自然色彩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可以因功能不同使其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上各不一样,但对环境的要求上,是有着共同的标准的。因此,解决城市环境中的问题,不应只是有限静态空间内的纯技术问题,必然要和过去、现在和未来、静止的和运动的许多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切都构成了城市环境美学的基础。所以说,城市色彩中的自然色彩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损害自然色彩的结果必定会造成整个城市色彩的不协调。
?4.4 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控制模式
4.4.1 形式美学模式
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形式的一般法则,它是形式构成的规律。形式美和传播信息内容是统一的,是为内容服务的,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使人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享受美的信息,产生吸引人注目的引导作用。形式美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和表现对象的存在,无论是具体的直接可感的形式,还是比较抽象的形式,都能给内容赋彩添色。
人们对美的享受都是由美的形式引起的。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反复接触这些形式,从而使这些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视觉语言的美的符号和意义,都来自这些审美形式和主义。
4.4.2 生态模式
生态模式旨在说明在城市建筑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视觉文化的建设还要注重城市生态的平衡,以便来保证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系统构建的顺利进行。
4.4.3 心理模式
在城市建筑中,可考虑用人工的手段来改变某些方面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照度等,然而要改变空间的几何尺寸与形态就很难了,它的使用者———人的尺寸更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必须正确理解建筑空间环境因素。只有“以人为本”,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才能使建筑更为有效合理地为人服务,使使用者在其中得到舒适的享受,从而更为有效地工作、学习和休憩。所以如果能理解人的行为因素对空间环境的影响,就能运用其规律来帮助我们进行设计。

第5章 视觉文化理论在周口东新区规划设计中的案例调研分析
5.1 新区背景资料
5.1.1 新区的地理位置
周口新区是河南省政府批复建设的第15个新区,周口新区发展定位为“三区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现代生态宜居区、豫鲁皖苏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周口新区将在周口市区东部集中布局,是体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功能性区域,空间上涵盖城市、农村和生态用地。规划空间范围东至许湾乡及李埠口乡东边界,南至周项路和港口物流园区南边界,西至周口大道,北至周淮路、许湾乡北边界,远期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主要涉及川汇区文昌、搬口办事处和许湾乡、李埠口乡。
5.1.2 新区现状分析
从城市空间发展看,2008年以来,周口市规划建设了东新区,先后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广电中心等,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0.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1万人,城市空间向东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从生态环境条件看,沙河、颍河、贾鲁河在市区交汇,沙颍河自西向东穿市区而过,新运河及其支流流沙河、洼冲沟、运粮河贯穿新城区。市区东部建有2500亩文昌生态园,生态环境良好。从产业空间布局看,制造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南部的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北部的川汇区产业集聚区。其中,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产业,川汇区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高技术等产业。
5.2 新区规划理念和设计模式
(一)在新城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规划建设。城市文化特色包含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两个方面。城市的外在形象由建筑、道路、广场、绿化等构成;内在素质则由经济活力、治安状况、传统文化等构成,而其中文化又着决定性的作用。与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相比,传统文化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比如提起北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天安门;提起苏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州园林;提起海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骑楼。面对全球文化和文化趋同的挑战,传承历史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容回避的现实,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在规划建设时,就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古建筑特点等情况,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创作灵感,建造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统一的精品建筑。比如世博中国馆,就是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在旧城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对城市中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精华,我们必须保护、继承和发扬。对旧城区内的传统建筑要加强日常修缮,改善必要的基础设施。在重要的文化遗址周围要设立保护范围和缓冲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要保护原有的城市形态。要尊重城市原有的路网布局,要保存好代表某一时期、有历史价值的传统街巷肌理。必须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避免盲目拆掉有历史传统文化内涵的旧城区,也要避免新城区繁荣,旧城区衰落不和谐现象。保护历史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经济、保护旧城区与开发建设新城区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千年古城苏州,实行保护古城、开发新区并进的方式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城市规划建设要坚持法制化,方案评审要阳光化、透明化。同时加强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特别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必须尊重社会公众对城市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坚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阳光化、透明化;坚持城市建设法制化,加强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发展,从而树立起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5.3 新区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①、在理论层面,对城市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认识
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着单纯的经济发展观与综合发展观之间的矛盾。单纯的经济发展观将现代化片面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增长过程,把经济增长又片面地理解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过程,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物质财富丰富了,就可以实现现代化。
在工具取向方面,存在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科学技术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②、城市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在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相对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言,城市文化的有效供给不足。
③、城市社会成员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既包括城市文化建设部门,也包括城市各社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企业和家庭,更包括广大的市民。目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模式多是政府推动型,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够。此外,由于“ 文化大革命”对社会心理的影响还未完全消失,部分市民对城市文化建设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也是城市文化建设参与性不高的一个原因。
④、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资源的分布方面,一些城市大量文化资源闲置,一些城市却因文化资源紧缺。 在资源的保护方面,一些城市因资金紧缺出现城市公益文化设施紧缩的现象,一些城市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将公益文化设施改为商业用途,从而使文化资源丧失其历史价值。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机制,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有形资源重视多,对无形资产利用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自家资源管得多,对盘活资源协商少”
⑤缺乏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是城市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是城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
正视我国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针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成功模式和经验, 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缩小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1) 要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 要注重精英文化的建设,使精英文化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转型社会的需要,同时要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的引导,以现代人文精神提升大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城市文化; (3) 要在重视对城市社会成员文化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城市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信念的培养。(4) 要大力保护、弘扬和发展城市特色文化。
提高城市社会成员的文化参与意识,拓展城市文化建设参与的广度与深度。首先,要在社会形成普遍性的认识,即城市市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城市文化的推动力量和受益者。其次,要规范城市文化建设制度,充分发扬民主,让城市市民不仅可以就城市重大的经济与社会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还可以通过决策参与、执行参与和监督参与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再次,要通过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城市特色文化宣传来提高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充分引入激励机制,注重对城市文化建设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激励,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机制。首先,要确立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实现城市文化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政府应该更多地充当文化建设的推动者、指导者和保障者的角色。其次,要实现城市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城市文化建设的参与程度。第三, 要坚持多种建设机制相结合,实现福利机制与市场机制互补,走城市文化建设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道路。第四,要建立起有效的城市文化激励机制。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保障城市文化投资主体的合法收益,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提高城市市民对城市文化建设投入的热情。第五,健全城市文化建设的法律和制度,使城市文化建设有法可依,保障城市文化建设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城市文化建设向合理化、有序性发展。

城市视觉景观形象体系组织的核心,是突出和创造城市的个性与特色。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显露出个性丧失、特色丧失的倾向:大规模、大批量雷同相似而毫无个性的开发建设,变着花样的“方盒子”,对中外传统建筑形式、风格的模仿,白色釉面砖和蓝色玻璃幕墙的大流行,显然,大规模的建设造成了复制倾向,城市快速发展形成了历史环境的消失,相同的施工方法和同样的建筑材料造成了技术趋同,城市固有的个性与特色在趋同的发展中逐步消失。这种倾向已开始引起我国城市学界、建筑学界和旅游学界的高度关注。
突出和创造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其实,就是把城市本身所拥有的独特自然景观因素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因素,组织到不断变化、发展的城市景观体系中去,是对独特的地理、地域环境、特有的历史文化景观和生活方式进行自然而然的发挥与表现,也就是张扬城市的“地方性”。
一个地域的地方性,往往通过可见的山、水、建筑等表层物质元素和不可见的“地方精神”、“地方意识”、“地方认同感和归属感”等深层文化因素体现,是空间尺度(有明确边界的地理区域)、社会尺度和心理尺度(这些居民有共存感、从属感和认同感)三者的统一,也就是所谓地理文脉和历史文脉的结合。城市视觉景观形象体系的建设,必须认真研究城市有价值的景观资源,找到其地理文脉和历史文脉,并将其合理地组织到变化、发展的城市景观体系中去。
三、多样化统一原则
多样化统一原则要求城市景观的组织必须与城市活动的多样化相一致,并保持城市景观结构体系的完整性。
城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聚合体,无论是以时间为线索分析一个人一生或一天的活动经历,或者以空间广度来观察不同城市地点所发生的各种活动,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这一切像同时上演的一幕幕话剧。”任何人都知道,城市活动与城市环境存在着大体一致的对应关系,人们所进行的各类活动都必须在城市中寻找与活动相一致的“场所”。城市中人的活动是城市最活跃的因素,如果把城市生活理解为正在同时上演的人间话剧,那么,城市空间就是表演舞台,城市景观就是背景,它们共同支撑和促进城市活动的发生、发展。同时,城市活动又是城市空间与城市景观多样化的基本前提。
从城市空间形态来看,城市空间又可划分为两种基本空间形态:用于人类行为实现的“场所”和保持人类行为连续的“路径”。“场所”具有面的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城市广场,这种以建筑实体围合的空间,表达了支持活动展开的意义、城市活动的烈度与空间的大小、围合实体的功能等相关因素;“路径”具有线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是城市道路,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感,适用于“场所”之间的联系。场所与路径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网络。考察城市实态可以看到,城市空间的基本形态可以演化出若干种变体:改变形状、改变大小、改变角度、改变方向、改变连接方式,从而构成了城市景观形态多样化的空间特征。但是,城市中的任何一个要素,任何一个空间环境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人类活动的连续性表明,城市作为由若干子系统单元组成的大系统必须是一个整体,城市景观体系必须保持与之一致的特征:多样化统一。多样化表现为城市子系统不同功能、不同空间环境的个性与特征,统一是指城市景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要求构成城市大系统的单元建立起有序、协调的关系,真实地反映城市大系统的组织结构,真实地表现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nzhu/2064.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