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开展科学活动实践的记录探究

摘要:实践记录指的是在学生经历许多科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特殊的思想看法,既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是处理方式:科学设计实践过程,科学开展实践活动,科学评价实践过程。
   关键词:小学科学;活动记录;合理安排
   实践记录指的是在学生经历许多科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特殊的思想看法,既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正确的价值观的科学活动,所以,实践记录已经变成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构成结构。可是,在现在很多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们尽管知道实践记录的重要,然而在活动操作中,还是会出现很多情况,致使实践的成果不好。这就要求教师仔细反思在课堂上教学的实践研究,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而且讨论怎样提升实践记录的有效度。
   实践记录的情况探讨
   1.形式随便,表义不明
   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记录的方式是丰富的,而且不同的实践都有自己专门的记录方法。可是教师在实践时,始终使用单调的方法,往往使用表哥的形式来记录实践研究,这样比较难把握时间,而且对于写字速度较慢的学生来说,会消耗很多的时间,而且,会让实践教学变得单调,减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组分工不明确
   科学研究活动往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开展,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上,小组里都会弄好每位学生的工作,分成记录员、编辑员等。表面上而言,这样的分工不错,学生的实践活动依照指示就能够完成了,但是我们没有关注到这个步骤的独特性。现实上,记录这个步骤是带动整个实践活动的力量,可是我们经常碰见,在小组合作时,实验员就只是实验的,记录员只是记录的,很多小组成员都将关注点放在实践活动上,而忽略了和记录者之间的沟通,记录员就得自己承担记录了。这样的效果,和实践结果不符合,每个小组成员也没有认真经历所有科学实践的程序。
   活动时间不够
   实践记录应该是随着实践活动一同进行的,而在整个操作程序中在什么时候记录也是一件很关键的值得重视的事情。假如在得到结果之前就记录下数据,那是违反科学原则的,假如在结果发生后不进行有效的数据记录,就会致使数据的不真实性,因此及时记录下活动数据很有必要。比如四年级同学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践,就尤其要把握好记录的时机,假如教师在这个步骤没有进行科学的指引,就会得不到正确的活动结果,也就很难归纳出规律。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实践记录的时间,在教学中,往往会关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展开科学活动,以求达到完整记录的任务。
   沟通简单,解答简要
   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在实践后与学生密切的交流,可是有时候这种沟通十分简单,丧失了沟通的意义所在。还有,教师的引导也很关键,可以拿出空余的时间来对学生活动的记录进行建议和补充。在课后,教师可以参考活动记录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学生的探究水平,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上的交流。
   实践记录的有效性方式
   1.科学设计实践过程
   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要考虑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怎样来记录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科学而合理的设计实践过程。教师可以依据对教材的了解把握对于实践活动的选择,也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实践活动。在科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觉得,教师应该考虑到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仔细理解教材内容,才可以在许多的实践中,挑选合适的实践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录,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质量。
   再次,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年段应该给出不同的建议,对应的实践记录也应该不一样。例如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写字较慢,所以可以让他们使用图画等形式来进行实践记录,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在实践记录时产生负担心理,还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并且,在科学教育的三年级,要关注学生实践记录的指引,在每次做科学记录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记录什么、如何记录等重要问题,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录习惯,也获得了初步的记录方式。
   科学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重点,怎样使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笔者觉得,要掌握三个方面:培育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时间的难题、提升实践自己的有效性。
   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是要证据的,这就是实践记录的意义所在,教师可以及时在实践记录中加入这个观念。例如四年级学习运动的快慢时,测试速度,学生口头说的快和慢并没有意义,只有借由真实的测量才可以获得有证据的结果。现实上,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有许多,教师可以充分使用,经常对学生进行指引,这样,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会正视客观事实。学生注意到实践记录对于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就不会对记录的任务产生主观的片面认识,小组合作的各个步骤就得以有秩序地进行了。
   科学评价实践过程
在平时课堂的沟通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一些肯定的评价,这样的言语评价是对学生科学研究过程的一种评价,进而促使学生在往后的实践活动中做得更加正确。对于实践记录的评价也是这样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客观的、肯定的评价,进而几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获得提升学习自主性的目标。
   总结:科学活动实践作为小组科学探讨的重要构成,需要我们深层次知道科学课程标准,改变科学教学看法,不断研究高效的课堂探究实践活动的指引方式,进而培育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开拓学生的科学思维。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743.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

  • 对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误区的分析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立足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指导效率等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如何成为师生满意的中学校领导

         摘要:从新课改施行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从应试教育渐渐转型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作为中学领导也面临着新环境的各种挑战。面对挑…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浅谈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生命教育

    摘 要散文是与学生生命最为接近的体裁,散文形式不拘一格,题材广泛,是教育中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名副其实的载体。初中阶段,是中学生身体成长与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关注学生生命、关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大学体育论文】体育院校模特专业的现状与发展

    1、体育院校开设模特表演专业对模特行业的意义 模特是一种让人羡慕、吸引人眼球的职业,同时模特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引人瞩目,各类高校争相开设模特专业,模特专业成立热…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素质教育论文】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早在20世纪初,一些国内著名学者就呼吁重视美育。1999年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具陶冶人的情操、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提高思维能力等作用。学校实施…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5日
  • 浅议“学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内容摘要】“学讲模式”是近年来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教改模式,这一模式是对传统灌输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扣住关键节点,课前精心准备,课堂周密组织,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之探析

    内容摘要:学生个体之间由于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内容、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学困…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新方式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高效率学习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学生适应且喜欢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自觉地去吸收新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生物教学中如何让“灰色学生”亮起来

    【摘要】有关研究表明,那些班级中成绩尚可,但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受到关注是最少的,我们通常把这类学生称为“灰色学生”。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展注意到这个庞大而又不受关注的群体,很多…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普通初中与培训学校语文教学异同的比较研究

    摘要语文性质决定语文教学是一项灵活又复杂的社会活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亦需跟上节奏。如今,普通中学和培训学校和谐共存,说明二者各有优点,相互被社会所需。本文力图通过对两类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