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不足与解决

摘要:如今,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种种教学上的困难,孩子的厌学严重降低了老师教学的质量,影响了教学进程。面对着教学上存在的阻力,老师要想让小学数学课顺利的并且有效的进行下去,老师必须要看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敢于承认自身教学中的缺点,结合孩子们学习特点,在探索中弥补不足,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一直被社会、老师、家长所重视。因为“数学”这门学科作为中考,高考所重点考察的内容,所以在孩子上小学期间,老师和家长就尤为重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然而,孩子家长过分的重视,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压力,而且也给小学数学老师带来了教学上的压力,“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这个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也是老师施教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习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老师传统的教学思想
   虽然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后现代化,但是由于有的小学数学老师古板的思想,使得数学课堂陷入僵硬化,小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不断扼杀自身的活泼的天性,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紧张的学习环境
   孩子应该在快乐中学习,然而有的教学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总是不断地给学生制造压力,比如频繁的学生考试,考完之后老师还要把班里同学的成绩进行一次排名,然后表扬前十名,批评后五名。虽然说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教学措施给孩子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也要把握住“度”。
   没有及时做总结
好的学习方式是要学会不断的总结,但是在许多老师的数学课上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老师认为小学生的记忆好,做总结浪费时间或者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不停地往前进行,让学生不停地接受新知识,长久以来,孩子会积累许多问题但是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者有的同学干脆就不知道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水平,许多小学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将水平好的同学和水平较差的同学集合在一起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生,但最终造成原先水平高的学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水平差的同学没有得到提高,使得老师的教学质量低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使老师的课程很难进行下去。
   针对种种不足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1、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
   虽然说“严师出高徒”,但是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往往得不到孩子们的喜爱。因为过分的严肃会让孩子感到紧张,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特点,制订出一套被学生所接受由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案。比如让课堂摆脱死寂,充满活跃的氛围,老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老师只仅仅起到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数学老师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出一些需要小学生开动脑筋的题目,让学生充满疑惑,带着渴望寻求答案的心态进行思考,当然老师也可以分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并得出满意的答案,然后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一个班内交流的平台,让各个小组推选的代表上台将自己小组内讨论出来的答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讲出来,这不仅锻炼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大胆心态,敢于挑战的心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助。
   采用鼓励法教学措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快乐是小学生能认真学好习的前提。小学数学老师要学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不要让学生陷入自卑,失落的情绪之中,因为这及其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的心情。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小方法让学生对学数学感兴趣,让小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好数学。“鼓励法”深得孩子们的心。因为人不能做到十全十美,肯定会犯一些小错误,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所以说,当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或者学习成绩落下了,不认真听课了,老师要耐下心来,采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因为在学校中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是非常有用的,当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他的第一反应肯定就是老师不喜欢他了,或者老师又要找自己的家长了,这严重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但是,一旦老师鼓励他了,他的心态肯定会有所改变,他认为老师会很重视他,所以潜移默化的增加了自身对学习的信心,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了。
   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老先生所提出,并成为现今的优秀的教学方式,但是尽管如此,在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上并没有付出实践,所以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不到提高。因此,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措施是必要的。学校可以采用“走班制”或者“分层ABC”的教学模式,将有着相同水平的学生聚集在在一起,进行同水平的教学,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也为数学课堂的顺利进行做铺垫。
   及时做好课堂总结
   由于有的小学数学老师没能及时给小学生做课堂总结,而导致学生成绩提不上去的现象。老师做好课堂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做课堂总结的时候,学生才能及时检查出本节课中自己还不会或者忘记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还是建议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自愿到黑板前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然后由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补充或者纠正其中的小错误,最后也由老师做整体总结,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会让学生更扎实的记住本节数学课的重点知识,并且从中发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以增加自己的信心,从而更加喜欢数学课,并使自己学会了总结重点知识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做好一节课的课堂总结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除此之外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不足和制定有效的措施比比皆是。但是,想要小学生学好数学,并让数学成为学生的强课,首先老师要摆正教学心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符合当今时代的、又被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660.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

  • 【素质教育论文】学会思维,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8日
  • 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建构有效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证研究

    中 文 摘 要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由这三部分组合且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中学体育教学中分项教学模式的探究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教育理念。随着人类认识与实践的进步,对教育的认知也有所发展。人们提出现代教育的基本精神: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在新时…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成效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发起与逐步推行,各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受到关注。而初中生物作为一项极具科学性与实用探究性的学科,如何改变其原有的授课模式,构建更加高效的初中生物…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荒诞与绝望——试论余华小说第七天的悲剧意蕴

    摘要:《第七天》的发表,使余华再次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焦点。这部小说沿袭了余华一贯的创作风格,除了采用自《活着》以来的温情叙事外,作者还沉浸在死亡、暴力的狂欢中,荒诞与绝望并存,充满强…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7日
  • 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语文教学手段的变化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从静态到动态,从信息量较少到信息量较大,尤其是近年来教育现代化的投入不断加大,多媒体等信息…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对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误区的分析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立足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指导效率等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方法之一,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合作学习不仅解决了教学难题,还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学生通过组间竞赛,还激发了竞争意识,…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紧扣新课改要求实施新策略教学——浅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学工作者必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选择和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实现“能力培养”、“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要求。教…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浅析怎样提升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为了加深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程度的方式,到达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本文借由对初中化学课堂教育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指出了影响初中课堂教学有效程度的原因,基于此,指出了对应的打造…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