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论文】呐喊与沉沦——中学体育教学的悖论分析

【摘要】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本,配合智育、德育和美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所处的特殊教育阶段,让其处于一种尴尬的存在状态,其发展状态呈现出明显的悖论性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必须性与重智轻体的现状的抉择、体育与德育和情商教学的融合、体育竞技精神与安全至上理念的冲突、传统体育项目与时尚项目的两难选择、农村体育教育和城区体育教育的差异性,都是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面对的问题。合理处理这些悖论,才能有所取舍的采取措施,促进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理性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悖论 智育 德育 情商教学 竞技精神 安全意识 时尚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规定高中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是:“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本,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1]《大纲》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和课程安排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中学阶段,由于受整个社会竞争大环境的影响,学科教学压力空前高涨,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重智轻体的倾向。

首先,发展体育与重智轻体是二难抉择。中国近代对体育的重视,源自对“东亚病夫”的发自内心的抵制和驳斥,早期的有识之士明确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国民文明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2]甚至有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将体育教育放在国民教育最重要的位置上,“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3] 蔡元培认为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必须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这在当时的启蒙文化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下,孩子很早就被纳入到了熟稔竞争意识、脑子决定位子的庸俗却又具有实效的学校学习氛围当中,虽然近期整个教育系统也认识到了素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些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情商发展的新教育理念等形式也逐渐施行,但是整个中学阶段对升学率的评价还是社会对一个学校总体社会认同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潜在的评价机制,它影响着生源的状况、影响着教育资源的配置甚至对学校的发展和存亡都直观重要,而体育教学虽然在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对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的功能。但是,高考的入学门类中,除了体院院校之外,它不作为决定学生录取的学科门类,这就决定了,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被排除在硬性的成绩衡量标准之外。学校出现重智育轻体的现象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学校在课程计划的设置过程当中,对体育课程的设置明显是较少的,一周两节课或者一节课,在学校需要调节课时时,仅有的一两节课往往也被取消,课时得不到合理的保障,体育教学的目标根本就无从谈起,为语数外让路,为其他学科需要调整或者被班会、节目彩排所挤站,这是当前中学体育课普遍面临的问题。除了课程的设置之外,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相对匮乏的,体育教师在中学师资队伍中是相对较少的,人均班级和学生人数配比也是相对较低的。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也是相对老化和残缺的,虽然很多学校在橡胶操场这方面投入较大,那也是出于文明校园的硬件评比需要,而在没有评价机制约束的器材建设方面,明显就是得过且过思想。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这些否定体育课学科性质与教学价值的现象正是重智轻体的主要表现,这种现象在当前一段时间内肯定会长时间存在。但是,正如当前教育部将中学体育教学改成体育与健康教学一样,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很多学校也认识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仅仅是智力的输赢,也是身体素质的输赢。“务必把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详实的、符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并作为中长期发展计划持之以恒地推进落实;” [4]并通过改革学校教育制度,修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的比重。确保学生身体素质能够支撑智力发展的需要,让体育真正成为一门主体学科。

其次,体育竞技精神与安全至上理念的冲突让中学体育陷入二维悖论。体育的宗旨就是强身健体,它崇尚的是竞技精神,这源自古罗马对体育精神和人体线条的重视。体育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肢体的碰撞和适度的身体伤损,这和当前以学生安全为核心的校园安全建设理念存在明显的冲突。

我国当前的青少年身体状况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的孩子来说总体是较差的。城市学生肥胖率非常高,肥胖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非常普遍,中学生长时间的阅读、书写导致学生的视力状况非常差,权威报告显示,中国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位居世界前列。以北京为例,目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1%。由于缺少体育锻炼,中学阶段的学生心肺功能下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12年公布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报告》称,“中国青少年在耐力、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持续下滑的同时,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却持续增长。青少年胸围越来越宽,肺活量却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体重越来越大,力量却越来越小;智力开发越来越多,灵敏素质越来越弱。” [4] 害怕孩子受伤,家长找麻烦,所以不敢进行太危险的运动;让孩子自由活动,不组织高强度的专业训练,成为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普遍想象。让学生适当的进行放松,作为其他学科教学的适当缓冲和辅助,成为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共相。

但是,体育不仅是其他学科的教学补充,它承担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体育教学作为中学德育、情商教学的重要载体,它所承载的意义非常丰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育历史、理论教学,能增强学生对于体育精神的领域;通过长跑等田径类活动能明显的增强学生耐力;篮球、足球等传统项目能明显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体育项目被赋予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当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外在的素质锻炼,更是人文精神的普遍升华过程。并且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经常主动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提高“情商”的有效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进行有的放矢的体育锻炼能明显提高中学生的情商。学生性格急躁易怒的就应该合适的选择一些棋牌类、太极、游泳、骑行、太极等要求动作要领缓慢持久的项目,它们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调节神经活动,稳定学生情绪。对于性格缺乏自信,优柔寡断的应该选择一些像网球、羽毛球、健美操、跳高、击剑等增强学生果断个性和即时处置能力的项目。

“体育运动中展现的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和精粹。体育精神反映着人类的价值追求,是人类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生动映现。” [6]只有将体育竞技精神融入中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和德育、美育、情商教学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双赢。

再次,传统体育项目与时尚项目的两难选择也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学生对待体育课的项目,不感兴趣。课程少,体育老师都没教什么,孩子的自主低。这些都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体育教学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当前体育项目的花样繁多,并且成为当前大众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时尚的锻炼项目。例如,花样体操、啦啦操、跆拳道等等新兴的体育项目吸引了大量的中学生关注。但是,当前大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还是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以田径类、球类的活动的动作要领和基本体育技法的讲解为主要内容,这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心理期待”具有明显的反差。而学校的体育教学观念仍然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思路,缺少与时代同步的理念,这都导致了中学生对体育课缺少热情的原因。

在把握中学体育教学的时尚项目和传统项目的课程内容设置时,有的学校出现了矫枉过正的项目,将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简单的等同于内容上的新奇,例如一些电子竞技、表演、魔术等非体育类的活动被当做体育教育的内容引进到体育教学当中,学生的兴趣起来了,但是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却淡漠了。体育时尚项目的合理引进并不是娱乐化,当然也不是淡化传统运动项目,让传统的田径、球类活动完全淡出中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提出正是植根传统体育项目,通过课程的标准设置,以适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运动负荷,合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而让学生以“快乐体育”的方式获得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提高。时尚体育观所谓的“快乐体育“并不是中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的嬉笑打闹的过程,不是突出”快乐“为一切的娱乐教育,而是将拼搏精神和耐力训练荣融于体育锻炼过程的精神培养过程。这也是中学体育教育在处理时尚和传统项目时候应该把握的基点。

【注释】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国家教育部2000年制定,第二版

[2]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原载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

[3]蔡元培,转引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27日第3版

[4] 公兵、高洁,北体大校长:青少年身体素质应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华网,2014年3月5日

[5] 公兵、高洁,北体大校长:青少年身体素质应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华网,2014年3月5日

[6]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构,体育科学,2007年第6期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tiyu/5281.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1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