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探讨智力水平及两难情境类型是否会对被试的道德判断和归因以及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造成显著影响,本实验选取智力障碍者以及智力水平相当的正常儿童为被试,采用2*2的混合实验设计,对比研究二者在不同的道德两难情景下的道德情绪判断以及其归因模式,结果表明:1情境的类型对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判断和归因有显著影响,不影响智力障碍者的道德判断和归因。2智力水平对被试的道德判断影响不显著。对两组被试在亲社会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归因没有显著影响;对一般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归因造成显著影响。3情境类型对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有显著影响;对智力障碍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影响均不显著。4智力水平对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影响不显著;智力水平对两组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归因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智力障碍 道德情绪 亲社会
1 前言
儿童的道德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发展不仅包括了道德认知的发展,还包含道德情感的发展[][1],关于道德认知的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他设计了一些含有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判断故事中行为的是非对错,然后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总结出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知、转化过程[][2]。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但是只依靠了解儿童对特定情境的是非评价判断来探索儿童的道德发展规律并不能全面准确的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进行解释。面对这一不足,科尔伯格后来的研究则是对这一缺漏进行了完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以皮亚杰的早期理论为基础,虽然沿用了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却有所不同,他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而是希望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了解儿童作出行为的是非道德判断和其判断理由。通过儿童对两难故事的判断以及理由阐述,科尔伯格在研究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3]。科尔伯格的这一理论认为是道德推理导致了道德判断,而道德情绪则并非道德判断的直接结果,尽管这一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道德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中的地位,但是这一理论也明显的忽视了道德情绪在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
柯尔伯格的观点是道德判断是理性的,不受情绪的影响。然而,情绪和认知虽然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但是二者却有着密切的联系[][5]。按照情绪的功能主义理论观点,情绪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监导系统,它有着评价事物和推动行为的作用,不同的道德事件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而人们对情绪反应的预期则可能影响到其行为决策,这种观点主要关注情绪对道德推理的作用结果[][6]。因此,道德判断既是理性的,同时也会受到个体情绪的影响。Pizarro 也指出,把情绪和道德推理理解为对抗性的两个部分的传统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并提出情绪性道德判断的理论模型,认为情绪在道德推理判断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7]。
如果把人类的所有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那道德情绪便是是属于复合情绪的[][8],道德情绪是一种以自我认知为基础且具有复杂认知性的复合情绪,是个体通过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事件进行评估以及归因时产生的情绪,有研究者也将其称为道德情绪。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有一定的行为调节能力,能够服务于个体的社会需要及内部心理需要[][9]。Leary 认为当一个人独自面对某种情境时,会因为假想听众的存在, 引发个体的自我意识情绪。他认为,人们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并不只是把自己的实际行为与理想自我表征或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估的这样简单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对这种比较评估进行分析推理的认知过程。正是由于自我意识情绪的这一作用, 使得个体带有很强的自我评价和归因意识, 对情境的反应也因此明显带有亲社会性质。这项研究也支持了道德推理必须通过道德情绪的中介作用才能影响道德行为的观点[][10]。
如果说由于早期道德研究将研究重点集中于儿童道德认知而使研究结论的推广受到极大的制约的话,那么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研究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11]。20世纪70年代,在继承早期道德研究优点的基础上,很多的研究者开始从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的角度研究儿童的道德心理发展,这些研究者企图探索在不同道德情境中,儿童对他人的情绪的体验,并对其产生情绪的情境做因果性推论。与早期研究不一样的是,他们并不注重儿童做出哪种水平的道德判断,而是更加关注儿童做出这种情绪判断的原因[12]。即是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个体对他人情绪的体验,并对使他人产生情绪体验的情境做出原因性解释和推断,即对道德情绪判断做出归因[][13]。很多研究都证实,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有效的揭示儿童道德发展的内部机制。
关于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归因的研究始于快乐的损人者现象[][14], 这一方面的研究多是将儿童置于犯过情境当中,研究儿童会在其中产生怎样的情绪体验以及该情绪产生的原因,但是仅仅在犯过情境中考察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归因并不全面。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面对犯过情境,还会面对一些两难情境。从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还是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其故事中所涉及的过失、权威、公正等规则会对儿童对冲突情境的推理有一定制约,针对这一早期道德发展理论的不足,后期的研究者们开始从多维的角度去探讨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规律,他们认为应当将儿童道德判断和推理任务置于一种更加宽松的情境当中,例如亲社会两难情境,其操作性定义是指在这种情境中,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做出选择[][15]。同时,已有研究也大多采用单一情境,在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发展的整体特点考察上难免有失偏颇。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情境和事件多样而复杂。因此,考察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也应当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和讨论。因此,考察情境的复杂性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的影响理应成为支持这一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取向。但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很少见,同时也不系统[][16]。
另一方面,以往的有关道德的实验研究多是以正常儿童作为被试,研究正常儿童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而对于智力障碍者这类特殊群体的研究却很少,智力障碍者与低年级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相当,而其道德心理发展是否与正常儿童有所差异,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智力障碍是指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这两方面明显受到限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障碍。出现在18岁以前,根据智商不同,智力障碍者被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轻度智力障碍者智商约在50/55-70之间,其成年后心理年龄介于8岁至未满12岁之间(最高到小学5-6年级的心智年龄);中度智力障碍者智商约在35/40-50/55之间,成年后心理年龄介于4岁至未满8岁之间(最高到小学中低年级的心智年龄)[][17]。目前的智力落后研究的理论取向是由Ellis提出的缺陷理论,其观点是智力落后是由于认知功能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缺陷造成的。为探明智力落后的原因,必须找出其核心缺陷。经过长达30多年的研究发现,与同龄人相比,智力障碍者的认知功能上存在缺陷,由缺陷理论引发的大量研究表明,智力落后者的一些认知能力受到了严重损伤,而损伤最严重的认知能力是导致智力落后的一个基本原因[][18]。
本次实验即是设计了两类两难情境,即亲社会两难情境和一般两难情境,进行对比实验,考察处于同一智力水平下的两组被试(正常儿童、智力障碍者)在这两种不同的维度的道德两难情境下,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之间是否存在差别。同时,在实验中加入情感变量,探讨不同程度的情感联接水平与被试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绪判断的关系。
在道德情绪判断中,结果与原假设也有不符合的地方,原假设情境类型会对智力障碍者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都造成影响,而结果显示,情境类型影响了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对于智力障碍者被试,两难情境类型对其道德情绪判断和道德情绪判断归因的影响均不显著。
5 结论
5.1两难情境的类型对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判断有显著影响,正常儿童被试在亲社会情境中做出“好孩子”判断的比例高于一般两难情境;两难情境类型不影响智力障碍者被试的道德判断。智力水平对被试的道德判断影响不显著。
5.2情境类型对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判断归因有显著影响,正常儿童被试在亲社会两难情境中更倾向于道德定向,而在一般两难情境中倾向于结果定向;情境类型对智力障碍者未造成显著影响。智力水平对两组被试在亲社会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归因没有显著影响;对一般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归因造成显著影响,正常儿童被试的结果定向多于智力障碍者,智力障碍者中无效定向多于正常儿童被试。
5.3两难情境类型对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有显著影响,正常儿童被试在亲社会情境中积极情绪判断较一般两难情境多;智力障碍者被试受两难情境类型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智力水平对被试在两种两难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影响并不显著。
5.4情境类型对正常儿童被试的道德情绪判断归因影响显著,正常儿童被试在亲社会情境中道德定向为主,而在一般两难情境中以结果定向为主;情境类型对智力障碍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影响不显著。智力水平对两组被试在两种两难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归因均有显著影响,亲社会情境中正常儿童被试道德定向为主,且多于智力障碍者,智力障碍者三种归因定向差异较小,无效定向多于正常儿童被试。一般两难情境中正常儿童被试以结果定向为主且多于智力障碍者,智力障碍者三种归因类型差异较小,无效定向多于正常儿童被试。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xlx/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