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堂导入方法与策略

摘要:万事开头难,对于教学来说课堂导入是起始环节,方法得当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上来,可以为全节课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新课程的导入要求既讲方法,又讲策略;让学生既有新鲜感、又有学习的热情。本文将对新课程导入的一些方法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方法 策略 技巧
1、实物开路、理论垫后
以物导入,学生既感新奇,又生动、形象,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有助于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使本堂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展示的物品可以各式各样,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购买以及使用原有的教学用具,只要运用得当都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初中数学中的解析几何,在讲三角形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三角板来给同学观看,让大家看实物来学习三角形的理论。又比如:在讲到球形的时候,可以直接拿来篮球来进行导入性的学习,看着实物,然后在脑袋里面构造空间图形,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层层深入,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学习得内容印象深刻。
2、开门见山、干净利索
抛砖引玉会让学生由浅入深,但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应该针对内容,直接导入。有些教学内容是无法借助于旧知识导入,也无法采用现实生活中的饰物导入,此时针对内容,开门见山的导入,往往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引向所要探索的问题。例如“因式分解”的导入:先让学生计算
平方差公式:(4+2)×(4-2)=12=
从而进一步推出(
反过来为
完全平方公式: 进而推出

反过来为

再比如: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时候,直接在黑板上画直线,射线,线段,然后对比起特点,总结出三种线条的性质。
3、故事多多、妙用无穷
数学的发展是岁月沉淀的结果,可以追溯到远久,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生动而有趣味的事情。阅读数学发展史,结合课本找一些与当堂课程内容相适应的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通过真人真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高尚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染力。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212年)——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阿基米德的父亲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喜爱数学。有一次,国王请他去测定金匠刚刚为其做好的王冠是纯金的还是掺有银子的混合物,并且告诫他不得毁坏王冠。起初,阿基米德茫然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当自己泡大一满盆洗澡水里时,溢出水量的体积等于他身体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那么,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根据水面上升的情况算出王冠的体积与等重量金子的体积相等,就说明王冠是纯金的;假如掺有银子的话,王冠的体积就会大一些。他兴奋地从浴盆中跃出,全身赤条条地奔向皇宫,大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为此而发明了浮力原理。
4.科技对端,教学新颖
时代日新月异,任何事物都只能与时俱进,教学同样是如此。黄灯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引进课堂,从现代化媒体创设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上课内容的生活背景也是一很好的课的导入方法。例如在抛物线的引入时,老师以“扔粉笔,让同学们观看粉笔的方式”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一些关于抛出物体运行轨迹的画面例如:篮球,炮弹等等,在看过实际抛出物体在空中的运行方式之后,在黑板上画出刚才的运行轨迹,通过实物到理论,用多媒体更生动,形象,让学生更能理解。再比如:讲解图形的时候,手工作图的话比较单一,无法让学生多方位的观察,所以直接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对不同的图形进行观察,这样的话,既减轻了老师手工作图的辛苦,同学也让学生更为直接的学习。
5、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数学的内容设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衔接,有所关联,由浅入深的递进的,举一反三在教学中相当重要,运用好了,可以让一堂课程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两个相似的属性的比较中,产生联想,通过联想引入新课。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 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类比引入就比较自然。例如:在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类比,先让学生解答几道一元一次方程后,然后把等号改成不等号,即“大于号”或“小于号”,提出这些就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怎么解呢?在带着疑问之后,再从例题入手,通过反复的对比,将旧知识进行延展变化为新知识,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很容易类比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引入新课也很自然。
6、温故知新、根深蒂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说的话。 在课堂上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前后贯通的,不是孤立的。旧知识里隐藏着新知识,在新的知识里又能看到旧知识的影子。在新课前,先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把前后所学知识衔接起来,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使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教师可以针对上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对话或笔头练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寻找新知识的感觉,学生在熟悉并掌握了旧知识后,有了成功感和满足感,就会有更大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新一堂课程的时候,花几分钟时间来对上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或者抽学生回答一些有关上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温习课程,同时让学生也产生了下一次可能会被抽问的心态,让学生逐渐养成回家温习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温习的习惯,对今后的教学以及孩子的自学等等都有很大的好处。
7、巧用游戏,兴趣为先
“玩”不仅是小学生喜欢的事情,即便是大人也贪“玩” ,对于初中生来说,处于儿童与少年的过渡期,既有儿童的贪玩心理,同时也开始有少年的好奇。说到玩,游戏就在讨论的话题之中,充分研究教学内容,精心搜寻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经过设计、安排。从游戏导入,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接受新知识,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在导入部分设计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盒子,每个盒子里装有两个球,有的盒子里放的两个全是白球或全是黄球,有的盒子里放的是一白一黄两个球。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记录好球的颜色,摸好后继续把球放在盒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学生在游戏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合作学习不知不觉地展开了。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一节课下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8、心有疑问,解疑学习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讲解“抛物线”内容时,可以从战争电视入手,里面都有炮弹炸毁的图像,教师可以很据此提出疑问,炮兵为什么会如此准确的炸毁敌人呢?难道是有特异功能不成?接下来再分析从炮兵到爆炸点的距离以及炮弹离开炮口之后的轨迹,然后画出轨迹,在对其轨迹进行研究,之后再告诉大家这就是所谓的“抛物线”,然后再研究其性质,然大家从熟悉的例子中学习课本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511.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9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

  • 反璞归真:真实英语教学

    摘 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经历了多翻的探索和变革,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探索和变革的激情非但没有结束之意,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究竟何去何…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读图时代高中生语文阅读生活研究

    摘 要读图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字符出版的单一局面。影视网络、卡通动漫等视觉文化异军突起,图文书、绘本也成为了倍受青睐的图书类别。对于90后的高中生而言,他们自出生起就被这个以追求感官…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普通初中与培训学校语文教学异同的比较研究

    摘要语文性质决定语文教学是一项灵活又复杂的社会活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亦需跟上节奏。如今,普通中学和培训学校和谐共存,说明二者各有优点,相互被社会所需。本文力图通过对两类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教学论文】“信息差”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所谓“信息差”,从广义上讲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客观信息与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掌握程度之间的距离。就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庄新红,1998)。这种差距使得人们进行…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浅谈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生命教育

    摘 要散文是与学生生命最为接近的体裁,散文形式不拘一格,题材广泛,是教育中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名副其实的载体。初中阶段,是中学生身体成长与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关注学生生命、关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浅谈小学开展科学活动实践的记录探究

    摘要:实践记录指的是在学生经历许多科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特殊的思想看法,既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是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新媒体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及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新媒体的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扩展,为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但是新媒体在为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夹带着一定的挑战。以下,笔者将以新媒体在中职英语中的利用为例,浅…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技工学校政治理论教学的现状和改进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模式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不断转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技工学校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到管理的人才为本的,它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因此,技工学校的政…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健康教育论文】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的实践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性对照,将2013年02月-2013月08月收治骨科患者520例设为对照组,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20…

    教学论文 2015年1月9日
  • 浅议“学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内容摘要】“学讲模式”是近年来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教改模式,这一模式是对传统灌输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扣住关键节点,课前精心准备,课堂周密组织,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