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NE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摘 要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ROM)即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其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15%,国内为2.7%~7%。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 pPROM)是指妊娠20周以后、未满37周,在临产前发生的胎膜破裂。发生率为20%~3.5%。PROM是产科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且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关于PROM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营养因素及其它,如:细胞因子IL-6、IL-8、TNF-α升高,激活溶酶体酶,破坏羊膜组织导致胎膜早破;此外,羊膜穿刺不当、人工剥膜、妊娠晚期性生活频繁等均有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PROM与感染的关系[1]。
   PROM与感染互为因果,PROM合并感染后可表现为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和胎儿可有临床表现,而HCA患者多表现为亚临床感染。PROM合并HCA可导致孕妇发生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败血症等围产期并发症;新生儿发生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肺炎、脑白质损伤的机率增加。因此提早预测HCA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AT)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即与PROM的发生有关又在炎症瀑布反应中起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PROM患者外周血、新生儿脐血及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PROM合并HCA的关系,期望寻找预测PROM合并HCA的实验室指标。
目 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比较PROM孕妇血清、新生儿脐血血清及孕妇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的水平有无差异,探讨PROM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的表达变化与HCA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PROM孕妇60例,年龄为18岁~40岁,孕周为30+6周~40+2周。PROM的诊断参照谢幸、苟文丽主编的《妇产科学》第8版[1]。排除有临床感染症状(孕妇T>37.8℃、P>120次/分、胎儿HR>160次/分,伴下列两条标准中的任意一条:子宫压痛或羊水有臭味)、肝炎、肾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PROM孕妇。根据产后胎盘组织的病理结果(每高倍镜下炎性细胞数量>5个)[2,3]分为HCA组(PROM合并HCA)及对照组(未合并HCA)。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以新生儿科诊断为准。
2 实验方法:
2.1 血清标本采集:入选孕妇,入院后未应用抗生素前,留取外周血5ml,3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80℃保存。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留取脐血5ml,处理同孕妇外周血。
2.2 胎盘组织标本采集:胎盘娩出后取胎膜破口至胎盘边缘的胎膜,冷生理盐水冲洗表面血迹,使成卷状,用大头针固定,放入冻存管,迅速投入液氮。同时避开钙化点取2cm×2cm大小胎盘全层3块~4块,用甲醛固定,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组。
2.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新生儿脐血中ox-AAT和NE的水平。
2.4 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胎膜组织中ox-AAT mRNA、NE mRNA的表达水平。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所有检验水准为“α=0.05”。
结 果
1 HCA组和对照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两组孕妇的年龄、产次、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A组孕妇破膜-胎儿娩出时间、WBC计数及CRP水平较对照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60例PROM孕妇HCA的发生情况
60例PROM患者中HCA组22例,对照组38例;HCA的发生率为:36.7%。 3 两组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ox-AAT及NE的表达水平
   HCA组孕妇血清中ox-AAT(2.328±0.014)ng/L和NE(0.407±0.082)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503±0.12、0.260±0.090)ng/L(P<0.05);HCA组新生儿脐血中ox-AAT(2.920±0.182)ng/L和NE(0.744±0.065)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33±0.004、0.415±0.010)ng/L (P<0.05)。4 两组胎膜组织中ox-AAT mRNA及NE mRNA的水平   HCA组胎膜组织中ox-AAT mRNA(0.960±0.03)和NE mRNA(0.670±0.07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532±0.01、0.271±0.09)(P<0.05)。5 相关性分析5.1 HCA组孕妇外周血中ox-AAT的水平与脐血中ox-AAT的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825,P<0.05;HCA组孕妇外周血中NE的水平与脐血中NE的水平呈正相关r=0.847,P<0.05。5.2 HCA组孕妇外周血中ox-AAT与NE具有正相关性,r=0.885,P<0.05;新生儿脐血中ox-AAT与NE具有正相关性,r=0.756,P<0.05;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具有正相关性,r=0.876,P<0.05。6 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比较 60例孕妇中无一例合并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HCA组以剖宫产终止妊娠者18例,对照组9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59,P<0.05)。60例新生儿,HCA组中1例因败血症死亡,无新生儿脐炎及坏死性肠炎发生,15例发生肺炎,对照组中13例发生肺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61,P<0.05)。结 论1 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NE水平升高与PROM合并HCA密切相关。2 ox-AAT和NE有望成为预测PROM合并HCA的指标。   关键词: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新生儿 1 引言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即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其发生率国外报道为5%~15%,国内为2.7%~7%。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 pPROM)是指妊娠20周以后、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发生率为2%~3.5%。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少、脐带脱垂、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孕产妇及胎儿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机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显著升高。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常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①生殖道感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引起胎膜炎,细菌可以产生蛋白酶,胶质酶和弹性蛋白酶,这些酶可以直接降解胎膜的基质和胶质,使胎膜局部抗张能力下降而破裂;②羊膜腔压力增高:宫内压力增加,覆盖于宫颈内口处的胎膜自然成为薄弱环节而容易发生破裂;③胎膜受力不均;④营养因素:缺乏维生素C、锌及铜,可使胎膜抗张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⑤其它:细胞因子IL-6、IL-8、TNF-α升高,可激活溶酶体酶,破坏羊膜组织导致胎膜早破;⑥羊膜穿刺不当、人工剥膜、妊娠晚期性生活频繁等均有可能导致胎膜早破。   破膜后①对母儿会产生影响:阴道内的病原微生物易上行感染,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超过24小时,感染了增加5~10倍;若突然破膜,有时可引起胎盘早剥;羊膜腔感染易发生产后出血;②对胎儿的影响:围产儿死亡率为2.5%~11%,常诱发早产;早产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易引起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发生败血症、颅内感染等危及新生儿生命;脐带受压、脐带脱垂可导致胎儿窘迫。破膜时孕周越小,胎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越高;如破膜-分娩时间长于4周,羊水过少程度重,可出现明显胎儿宫内受压,表现为铲形手、弓形腿、扁平鼻等。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AT)是α1-抗胰蛋白酶(AAT)的氧化形式,AAT是一个52KDa抗炎循环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人羊膜上皮细胞也有合成AAT[4、5]。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可使AAT的活化位点-蛋氨酸51、358位点被氧化,蛋氨酸残基被氧化成蛋氨酸亚砜,并覆盖AAT的活性位点,即ox-AAT,后者失去抗炎、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活性[6],一方面导致基底膜溶解,促进胎膜发生破裂,一方面活化募集单核细胞到炎症部位进一步加重炎症,促进组织破坏。   NE作为重要炎性损伤因子,是中性粒细胞内溶酶体释放的主要蛋白水解酶,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本身又可促进细胞释放炎性因子如:IL-1、IL-8等,从而使中性粒细胞趋化、迁移,损伤组织[7、8、9]。 本实验根据分娩后胎盘组织的病理结果将60例PROM孕妇分为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组及对照组。通过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ox-AAT、NE的水平;逆转录-PCR技术检测胎膜组织中ox-AAT mRNA及NE mRNA的表达水平;对母血与脐血中ox-AAT、NE 的相关性及母血、脐血、胎膜组织中ox-AAT与NE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孕妇及新生儿结局。探讨PROM孕妇外周血、脐血和胎膜组织中ox-AAT和NE的表达变化与HCA的关系。2 资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2.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PROM孕妇60例。根据产后胎盘组织的病理结果(每高倍镜下炎性细胞数量>5个)[1,3]分为HCA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以新生儿科诊断为准。其中:
(1)HCA组:合并HCA的PROM孕妇22例。
(2)对照组:未合并HCA的PROM孕妇38例。
年龄为18岁~40岁,孕周为30+6周~40+2周,排除有临床感染症状(孕妇T>37.8℃、P>120次/分、胎儿HR>160次/分、伴下列两条标准中的任意一条:子宫压痛或羊水有臭味)、肝炎、肾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PROM孕妇。
2.1.2 诊断标准
胎膜早破诊断标准:PROM的诊断参照谢幸、苟文丽主编的《妇产科学》第8版[1]。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即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 pPROM)是指妊娠20周以后、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的胎膜破裂。根据临床表现、阴道液PH≥6.5及阴道后穹隆积液涂片,干燥后镜检可见羊齿状结晶诊断胎膜早破,准确率达90%;此外,宫颈及阴道分泌物内胎儿纤连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羊水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及B型超声测量羊水量减少可协助诊断。
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孕妇R≥100次/分、胎儿HR≥160次/分、T≥38℃、子宫激惹、羊水恶臭、母体白细胞计数≥15×109/L、中性粒细胞≥90%.出现上述任何一项表现应考虑有临床绒毛膜羊膜炎。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产后胎盘组织的病理结果显示:每高倍镜下炎性细胞数量≥5个。
5 细胞因子与妊娠期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发病率0.1%~15.6%不等,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我国长江流域等地发病率较高。以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和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危害胎儿,使围产儿病死率增高,血清胆汁酸升高是最主要的特异性实验证据。关于ICP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雌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发现ICP多发生在高雌激素水平状态,雌激素可使NA+、 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汁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磷脂比例上升,胆汁流出受阻,诱发ICP。此外,ICP的发病与季节有关,冬季高于夏季;妊娠妇女血硒水平降低,导致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降低,增加患ICP的机率。
   既往对ICP的研究多是临床观察分析,近年来,对ICP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免疫因素是研究的热点。Th1与Th2细胞因子的平衡是维持正常妊娠的重要表现,Th1与Th2的失衡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原因所在。正常妊娠时Th2起主导作用,维持母胎界面的免疫平衡。许多研究发现,ICP患者Th2优势向Th1方向偏移,导致母胎间免疫反应增强,使免疫耐受受到抑制。有学者[81]对ICP患者的胎盘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发现:ICP患者胎盘的绒毛合体结界增多,绒毛间质水肿伴空泡形成、绒毛间腔狭窄、滋养层细胞肿胀及绒毛纤维素样坏死。
   此外,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是由细胞因子受到诱导后产生,对信号通路有负反馈调节的蛋白分子,而且,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向Th2偏移[82]。有研究认为,SOCS3的缺乏与妊娠失败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可使母胎界面的免疫状态受到影响[83]。有研究证明[84],IFN-、TNF-α在ICP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IL-4水平显著下降。这些都提示ICP患者存在Th2向Th1偏移,细胞因子在ICP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张丽娟等[85]实验证明以上结果,并且发现:SOCS3在ICP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孕妇低,与病情的轻重呈负相关。推测SOCS3参与ICP的发病,SOCS3水平降低,对IFN-及IL-10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IFN-高表达、IL-10表达减少,使Th2向Th1漂移,促进ICP的发生。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ixue/166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