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判例法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

摘要:我国是实行制定法国家,制定法自身具有滞后性、原则性等缺点,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灵活性。在法律实践中,判例法及其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法律界人士所关注,并将判例法方法论不同程度地引入本国法律制度及法学研究中。我国也应借鉴判例法,完善我国法律制度。

关键词:判例法 成文法 可行性

一、判例法的内涵和历史发展

所谓判例法(Case Law),是相对于成文法和大陆法而言的,它是根据法院对以往案例的判决而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定。判例法的来源是法官审理案件的积累,它是司法者创造的。因此,判例法又称为法官法或普通法。判例法制度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英国,目前美国是最典型的实行判例法的国家 。

二、中国引入判例法的可能性

(一)判例法的优点

1. 判例法调节成文法的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

法律是作为调整人类现实生活的手段而存在的,一方面只有法律稳定了,才能使人们按照既定的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朝令夕改的法律只会让法律失去在人们心中的威严,严肃和无权威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比无法更甚。另一方面,稳定的法律又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这也正如萨维尼所指出的:“法律自制定公布之时起,即逐渐与时代脱节”。比如《物权法》的起草到实施,耗费了13年,而判例法能够调节成文法的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

2、对于成文法的缺陷,判例法却能很好地补正 。

判例法的特点是根据现实社会发展情况,当成文法中对于一种新兴情况没有规定时,法官可以从法律的基本原则、基本理念出发、从人类的良知出发,通过以往的经验队新的问题作出判断,判例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作法官“造法”的过程。所以说,运用判例法能灵活地对待每一个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法律的自动更新。

(二)成文法和司法解释的不足

1、立法滞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我国现行一部成文法律从制定到施行,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有的甚至要经过几年,如物权法经过13的年酝酿,才正式实施。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一部法典的制定和实施正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若一部法典的制定耗时过长,就会难以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而立法滞后性是成文法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中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继续制定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而成文法滞后的现象和法律的空白必然导致司法不统一。

2、对成文法概念理解各异导致司法不统一

成文法中存在许多模糊的概念,如《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中的“其他手段”,法官由于各自不同的理解会做出不同的判决,产生“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虽然我国现行有各类司法解释,用来解释成文法中的概念,但是司法解释并不是法官将立法的结果进行个案化还原,司法解释本质上仍然属于立法的模式。因此,成文法的滞后性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在我国刑法分则的十章中,有七章共25个条文涉及到犯罪的“其他手段”的规定,犯罪的“其他手段”的规定具有使用模糊性语言的特点。

3、法律条文与宪法条文相抵触

2001年6月,修改后的《拆迁条例》公布后并且至今都被沿用,但是修改后的《拆迁条例》仍然没有区分公益拆迁和商用拆迁,程序依然是建设单位向政府申请拆迁许可、获得拆迁许可批准之后实施、当与被拆迁人发生纠纷时由政府裁定、拒绝拆迁时对被拆迁人实施强制拆迁的做法。

2004年3月,修改后的《宪法》正式增加了“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内容。

由此看出,现行的《拆迁条例》在法律条文上存在与《宪法》相冲突的地方,依照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拆迁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效力应该在宪法和法律之后。

三、中国引入判例法的基本构想

(一)加强判例法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当前我国对判例法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欠缺,缺少对判例法的优点以及判例法适应我国法律进步发展的研究。因此,首先应该克服对判例法、判例制度的偏见,其次各个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应该逐步推广判例法教学。让更多的法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判例法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法官运用判例法的水平与素养 。

(二)建立成文法为主,司法解释、判例法为辅的法律体系

由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拥有悠久的制定法实施历史,成文法其自身的优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成文法为主干,明确判例法的从属地位,明确其效力在成文法和抽象的司法解释之后,即当出现判例法与成文法和司法解释相抵触的时候,要优先适用成文法和司法解释。以此来避免由于引入判例法而造成法律适用上不必要的混乱。

参考文献

[1]张磊、王欣. 判例法在中国有无生存之土壤[J].法与社会,2008,(7).

[2]李拥军. 判例法在中国的“可行”与“缓行” [J].政治与法律,2006.

[3]沈宗灵. 《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falv/5378.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1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1日

相关推荐

  • 美国财产申报制度

    美国财产申报制度作为西方乃至世界财产申报制度的楷模,是中国财产申报制度模型构建必不可少的参照对象,对其加以详尽深入的探讨可以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果。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5日
  • 财产申报制度问题

    第一节、 韩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同时,其民主制度也不断发展。但是韩国民众对韩国政府的信任程度不…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法律论文】公民环境污染请求权之诉讼时效研究

    摘要:环境污染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形式,其具有一般侵权不具有的特点,如潜伏性、长期性、复杂性、间接性、因果关系模糊性、证据获取困难性、当事双方实际诉讼地位的不平等性等。在保障受害人…

    法律论文 2015年1月5日
  • 【法学毕业论文】浅析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摘要:基于未成年犯的身心特征,对其适用社区矫正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刑罚执行方式。由于我国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工作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效果,减少…

    法律论文 2015年8月29日
  • 【法律论文】浅谈第三人撤销之诉

    摘要: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与案件具有法律上厉害关系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已的事由而未能参加原诉讼,但原生效判决对其合法利益产生损害,请求法院撤销或改变原生效裁判中对其不利部分的诉讼行为。…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26日
  • 谈电视法制节目的说法以央视今日说法为例

    全国普法教育的逐步展开,电视法制节目也应运而生。据统计,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十几家电视台开办法治专业频道,法制节目也有近百家,是国内增长速度最快、影响力最大的电视类节目之一,为我国的…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2日
  • 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和清偿

    摘 要    夫妻财产是夫妻关系在日常民事活动中具有显著的地位,夫妻身份作为夫妻在日常民事活动中能够产生夫妻共同财产的基础,具有特殊的法律关系,夫妻共同债务和夫妻共同财产在生活中是…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劳动合同中服务期制度的法律分析

    引言在我国的《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了只有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才可约定服务期,并且对劳动者违反服务期时,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数额也进行了限制。从规定上看,服务期制度设计从整…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关于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制度构建研究

    一、巨灾风险以及我国巨灾风险的现状 巨灾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事件。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与海啸、特大洪水、特大…

    法律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法学论文】非法取证的诉讼监督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刑事犯罪的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多样性,司法机关由过去的查明案件转为证明案件,证据的证明力也就成为案件办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没有证据支持的事…

    法律论文 2014年11月2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