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美术学科特点及其教育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科特点的研究,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这样的目标,将美术学科特点与教学工作优化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学科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培养目标更为注重素质化发展,美术教学之中渗透了审美教育。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提升美术教学成效,一是立足美术教学要求,补充生动信息优化课堂;二是立足学生能力发展,打造自主参与互动教学;三是立足学生思想引领,整合资源开展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科特点;教学创新;研究分析
   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一定要强化教学研究,准确把握美术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选取最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美术学科在引领学生成长、彰显教育教学魅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小学美术学科基本特点
   1、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现行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编排更为科学,按照造型、设计、欣赏、探索等模块进行了分类,每一版块的教学内容中,都将生活化内容有机渗透在内,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物品入手,让学生从熟悉的内容中感悟美术的美,渗透艺术教育,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能够为学生所接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与操作能力。
   2、培养目标更为注重素质化发展。与传统的美术教学工作相比,新课程改革模式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对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目标中包含了这一方面的内容,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3、美术教学之中渗透了审美教育。引导学生观察美、感悟美,并积极去创造美,这是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现行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于教材以及补充信息,引领学生进入艺术的海洋,在现代信息手段的辅助下去感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优秀美术作品,在生活中去发掘艺术美,增强鉴赏能力,并运用自己的思维与双手去创造美,改变我们的生活。
   二、优化与改进美术教育教学方式的几点探究
   针对当前美术学科承担的目标与任务,每一位小学美术教师都应当积极开展研究,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回头看,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教学生动性与形象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
   1、立足美术教学要求,补充生动信息优化课堂。强化与生活的联系,是提高美术学习亲和力的重要途径,来自于生活的教学信息,能够更加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感觉更为亲切。现行小学美术教材中就融入了较多的生活化信息,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开展更多的信息补充,让美术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产生更为强烈的促进效应。例如在《爱好古建筑》内容的教学中,笔者除了进行教材内容的教学之外,还选取了本地区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如泰山庙、清代古村落遗址等等,这些古建筑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作为教学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会具有更强的亲切感,学生也会怀着更为浓厚的兴趣开展学习活动。
   2、立足学生能力发展,打造自主参与互动教学。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仅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参与欲望和动手欲望也比较强烈,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他们打造更为恰当的学习平台,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发展。例如在《中国画与油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投影优秀的国画与油画作品,结合作品和学生分析中国画的特点、油画的特点,以及介绍其创作技巧技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出示更多的作品,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研究,在全班进行交流与表达,引导学生能够学会鉴赏这些艺术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再比如教学《提袋的设计》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设计,每一幅作品都要阐述设计的理念、意义以及表达的思想等等。有了这样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美术手法的运用,同时兼顾了设计理念的创新,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3、立足学生思想引领,整合资源开展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感悟中享受幸福,是美术学科一项重要的功能,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美好的事物充实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样的教育成效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的艺术美,如宏伟的建筑、花儿艳丽的色彩、家具的科学搭配、衣服的色彩协调等等,这些都能够成为学生审美教育的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这些美的事物过程中,自身也收到了美的熏陶。从形态美、色彩美、搭配美的领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开去发掘更多的人性之美,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努力去创造美,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一定要强化对美术学科特点的研究,并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秀菊. 追随兴趣,发展个性——小学美术课堂模式的探索[J]. 考试周刊. 2011(44)
[2] 胡剑雄.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0(09)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65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

  • 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方法之一,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合作学习不仅解决了教学难题,还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学生通过组间竞赛,还激发了竞争意识,…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实践教学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被提上日程。因为在这个开放性的社会,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不再仅仅的局限于当前的教育模式,把发展的目光逐渐投…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30日
  • 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之探析

    内容摘要:小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起始阶段,处在学习技能的积累时期。反思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学生反思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实施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浅谈小学开展科学活动实践的记录探究

    摘要:实践记录指的是在学生经历许多科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特殊的思想看法,既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是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

    摘要:为了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有关教育部门颁布了“新课改”的教育方案,随着“新课改”教育方案的实施,许多小学都在不断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人性化”的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浅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法及教学方向

    [摘要]: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生涯的重要启蒙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旨在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奠定英语基础。而就小学阶段而言,又能将其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进行,如何让…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巧用几何直观教学法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运用能力的一门主要课程,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是小学教育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几何直观教学法运用到小学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乐趣

    摘要:历代许多远见卓识的教学理论家和教育家都留下了他们关于“乐学”的非常好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中国教学论中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的变革,新课标的实行,变苦学为乐学,发起了开…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汉藏语音位结构分布和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音位是语言中语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语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言的照辨义功能对音素所进行的归类[1] [2]。音位学(phonemics)是对语言的语音…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7日
  • 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实践中融入奥尔夫教育元素的思考

    摘要:笔者基于地方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中融入奥尔夫教育元素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实践中融入奥尔夫元素面临的实际困难及对策,提出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应学有所长、学有…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