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激发兴趣探微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就定能走出怕学文言文,谈”文”色变的局面。本文将结合本人教学实际和教学尝试从知识的前后勾连、课堂插曲的设置、强化预习和课堂互动、课外拓展延伸等方面阐述文言文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激发  兴趣

文言文阅读理解一直是阅读教学和中考考察的重要内容。分析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大问题在于由于时空的隔阂和语言的障碍,割舍了古今汉语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过多的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课本的注释,认为凭借死记硬背就可以把文言文学好。同时,部分老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降低直至感到索然无味。若要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厌学的状态,教师就要改变教学方式,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一、沟通前后知识联系,在积累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文言文帮助学生过好文字关时,教师应注意通过字词教学的前后和古今等方面的联系,以加深对字词意义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文言词语作多种意义的分析和归纳,揭示多种意义间的内在联系,调动学生接受新知的积极性。
在涉及文言文主题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做有关知识的梳理。例如,在学习《醉翁亭记》时,我要求学生与之前学习过的《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联系起来,比较阅读。通过前后联系,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游记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三位作者遭遇相同而且都是通过游记借景抒怀,但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哪一个?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会主动地探究三位名人在相似境遇下所表现出的情感的不同和思想境界的高低。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使三篇课文的情感和主旨这一重难点在同一个问题里得以解决和突破。这种联系前后知识的做法比起教师死板地讲解,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巧设课堂小插曲,调动求知欲望
优秀的教学课堂应当是“灵”而“活”的。教师在突出课堂教学重点的同时,若能巧妙地由课文教学延伸出去,增加一些新颖有趣的话题,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趣味,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都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在讲读《出师表》时,可由课文中诸葛亮自述身世的第六段,引导学生概括出三顾茅庐的成语,教师穿插介绍刘备以诚心感动诸葛亮出山的故事;由“临危受命”补充诸葛亮联吴抗曹的历史;由“五月渡泸”,穿插介绍七擒孟获的故事;由“临崩寄臣以大事”深入到白帝城托孤和三足鼎立局势的形成等等。在《出师表》一文教学中,结合课文讲读,介绍与课文密切关联的一些历史故事,,学生就会感到喜闻乐见,而教师处理教材也会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三、强化课前预习工作,师生课堂活动同步
加强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前预习工作,在课前就明确提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合作自学,这是实现高效课堂,增强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具体的做法可以为:学生课前熟读课文,参照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解决字词障碍,对作者及主要思想作大致了解,对本文的写作重点和主题思想等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融入课堂,要准备需要在课堂中解决的“悬念”。当然,教师也还要结合课文特点,布置具体的预习导学习题,以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预习好课文,使课前预习能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出师生的同步互动很重要。长期以来,一些教师似乎习惯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所以,教师必须变革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课堂、辅助点拨。先鼓励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继而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范围内汇报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课文学习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再作适度点拨矫正。上述活动的组织,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而且教师教和讲都是围绕使学生自觉获取语文学习能力的中心而进行的,因而,采取这种教法,改变了文言文教学由语文老师满堂灌的现象,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众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课外扩展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教师还要充分做到以教材为范例,举一反三,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可以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教材阅读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选段介绍给学生来阅读。
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可以选择与范仲淹相关的小故事——《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学习和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课外阅读、翻译这篇小故事,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加深印象,对补充短文中新的文言词语含义增加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由这段文字体会出范仲淹少时家境贫困和少年就立下远大志向对他后来人生道路的重要影响,对《岳阳楼记》中流露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抱负和豁达情怀有着更具体的认知。
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提供与课文联系紧密的文言文短文给学生作课外阅读,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文言文学习能力意义是相当重大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文言文教学亦是如此。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所在。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课堂“激趣”作为文言文教学的立足点,力求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愉悦地、主动地接受新知,做到了这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许就不会是一件难事了。

参考文献:
[1]汤立宏,让语文教学更具魅力[M],海洋出版社,2003
[2] 刘启才,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369.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9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

  • 巧用几何直观教学法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运用能力的一门主要课程,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是小学教育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几何直观教学法运用到小学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中考复习之小说阅读专题指导

    【考点聚焦】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对小说的考查内容主要主要集中在:①理解小说标题;②揣摩人物形象;③把握故事情节;④注意环境描写;⑤概括主题内容;⑥分析写作技巧、品味语言等。(一…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课堂教学中的“另类”美

    【摘要】老师,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是神圣的。欣赏学生,当学生最不值得欣赏时,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表扬他们一下,调皮、淘气也可以是美的!因此,在课堂中做一个有心人,要经常地去发现课本…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浅谈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 新课标要求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是改变以往强调接受性、被动性、机械的教学、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学会以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

    毕 业 论 文 目 录 英文摘要 1一、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2(一)呼吸的分类 2(二)正确的发声与呼吸在歌唱中的状态 3 (三)正确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4(四)歌唱中呼吸与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1日
  • 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问题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灵魂所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信息技术;将竞争…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素质教育论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中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摘要] 高职院校的历史责任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个教育目标已为国内教育界所公认。本文重点从人文素质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展开论述,针对当…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怎么调动学生参与初中数学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摘要:课堂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教师通过和学生讨论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适时答疑解惑;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2日
  • 反璞归真:真实英语教学

    摘 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经历了多翻的探索和变革,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探索和变革的激情非但没有结束之意,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究竟何去何…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我国进行了新课标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在英语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性的成果。在新课标的改革方针引导下,英语方面的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因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死板的传授知…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