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与“用”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生活化教学正在逐步成为教学主流。生活化教学要求学生在关注生活的同时,在生活中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在体验生活中感悟知识,从而达到超越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高中生物各部分知识都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生物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使个人素质完善与全面发展得到促进。
【关键词】生物教学 社会实践 社会话题
《生物课程新标准》要求学生在生活背景下关注生物学,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新课程要求将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教师的要求是:立足教学内容,将有效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用于支持开展教育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社会化、生活化的目的。让教学具有实用性,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记忆、掌握和运用。在此,作为一个生物教师,谈一点对教学中的学与用的看法。
一、将个人健康发展用在教学中
步入高中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个性爱好,但思想还不成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还不能客观地分析对待,对于一些个性的差异,不知道如何看待,有的甚至怨天尤人。比如对于自己的身材,看见别人身材高大,而自己尚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对于教学者而言,就要用科学的办法予以指导,克服学生青春期心理障碍,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在教学《分子与细胞》《遗传基因》等课程时,就要将个人的身体差异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身高胖瘦是如何形成的,正值学生青春发育时期,有些地方只要科学对待,还可以得到改善。高中学生处于刚形成自我意识的阶段,对自己的外表有着苛刻的要求,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生理特征,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改正自己的不足。有些女孩受社会上的影响,盲目地追求美,为了减肥,连饭也不正常吃,这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自虐。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只有科学地养生,才能拥有健康,健康的体质才是美的前提。
有些学生由于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就被家人宠溺,他们对父母只有索取,没有报答,有的因为父母容貌不佳,影响遗传基因,孩子也要抱怨。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科学的方法说明一个生命的形成受多种条件影响,父母给了生命是多么的伟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受到道德教育。
二、紧扣社会话题学好生物
目前社会话题不仅仅是走向社会的人关心,正在学习的高中生,由于科技的发达,生活质量的提高,几乎都有上网的习惯,他们在学习之余,也关心社会话题,这种走出象牙塔、不再读死书的趋势是好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与学生交流时有更多的话题,把这些话题用在教学上更是相得益彰。
这两年,社会话题最多的就是环境恶化,饭桌上的安全问题。这些话题不仅仅是谈资,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对此比较关心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一起探讨。在学习《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与农业》时,将社会话题与教学内容连在一起,让学生用科学方法去辨别生活中的常识,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也可以指导家人如何在生活上更科学,对一些社会上的不良谣言也起到辟谣的效果。
三、在教学中为未来生活打基础
现在的学生都是身体发育到成人水平,但思想还是个孩子。许多学生都有早恋倾向。对此,家人反对,教师反对,但没有什么好方法去根治。因为那是生理趋势,而教师和家长只能从教育层面上指导。
一个负责的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应该在思想上做一个好的引导者。有些其他老师做不到的事,生物老师能做到。比如早恋问题,从正面压制是不行的,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指导,效果更好。教师可以从人的生命起源,基因变异,生命健康等角度,将科学知识贯彻到生活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生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现在的生活一旦有错,将会影响到今后一生。从而正视自己的行为,能克制自己。
在教学《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可以将艾滋病的危害,毒品的危害与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早恋,滥交的危害,做到洁身自好,远离不良诱惑。
四、把课堂知识落实到生活中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上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听,然后是做不完的练习题。考试拿到高分就是学到知识了。对于在生活中巩固所学知识,亲自动手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少用,从而使学生做起考卷来是满分,在生活中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书本知识和生活严重脱节,这样考出来满分的知识并没有植根学生的心灵。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只是为了考高分,因为没有实践,只是强记,到了大学或是走上社会就全忘了,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宗旨。新课改后,这些现象应该杜绝,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来落实,达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进入高中的学生由于课程繁多,很少有动手的机会。在生物教学中,有些课程内容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迅速掌握所学知识,还能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
在学习《走进生物科技》时,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书本知识去制作腐乳,泡菜,这些新鲜又有趣的事对于一些从不做家务,只会饭来张口的高中学生来说远远胜于在课堂上听完后,又去强记名词俗语的学习方式。
学习这一节内容,还可以让他们试着去养一棵月季或是菊花,然后每天观察,写下观察日记。看一个生命如何从无到有地成长过程,这样既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观察事物的耐心,还调节了紧张的生活。这样的做法,学生不知不觉就会爱上生物学,以此更进一步地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在的高中学生和上世纪的高中生有很大的区别,能用最先进的科技产品,却连生活难以自理,有些学生读大学还不会洗衣服,将脏衣服带回家给家人洗。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反思。
在教学《酶的研究与应用》中,有个小节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回家亲自动手,用加酶洗衣粉和不加酶的洗衣粉各洗一次,然后观察效果,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也让他们学会了洗衣服。
总之,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有将生活与知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升,掌握更多的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912.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学科在教学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英语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积极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初中英语教学任务。本文从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出发,…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对改进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点滴思考

    内容摘要:高中生在阶段性学习探知、解析问题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树立了一定的学习方式和能力素养。但高中生在应试教学要求和高升学率的双重作用,形成了“解题能力强、学习素养低”的学习方式…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如何运用教学辅助工具丰富英语课堂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教具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逼真的语言环境,形成生动直观的形象,从而丰富学生感观经验,形成新的概念,更加牢固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还使学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对其就业影响

    摘要: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有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小学已经建立起了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那么身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加要具备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能力。…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8日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乐趣

    摘要:历代许多远见卓识的教学理论家和教育家都留下了他们关于“乐学”的非常好的研究方法,构成了中国教学论中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的变革,新课标的实行,变苦学为乐学,发起了开…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和提问技巧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探索教学技巧,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对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误区的分析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立足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指导效率等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职业教育论文】班主任工作应做到“六勤”——安全教育论文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学生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班主任的教育,学生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班主任的关怀,班主任老师担当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但我觉得在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措施

    摘要:现阶段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更加侧重于创新性、综合性与科学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国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根深蒂固。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新一轮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实施,初中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8日
  • 重视初中美术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在初中教育课程阶段,初中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有着其特定的地位和教育的意义。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初中美术教育正是对正在成长的初中生进行美育的培养,…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