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探讨研究——以我国石油行业为例

引 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具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积极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发展对外经济和贸易的交流与合作,海外油气资源投资取得突破,国际贸易领域不断扩大,分别在上海、香港、纽约、伦敦四地上市。按照规定应该编制二套财务报告,一套是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的标准,另一套则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在2005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中石化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标准(即07年以前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报表中,年净利润为395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会计标准编制的报表中,当年的利润却为438亿元人民币,两者之间相差43亿元人民币,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07年以前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巨大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传统的会计准则和核算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国内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国际信誉,更好地吸收国外资本,会计国际化成了近年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使我国会计准则有了比较大的转变,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进一步加快了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并且得到了国际相关方面的认可与支持。不过,会计国际化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利益能够最大化,因此保持我国会计文化中的一贯特色也显得非常有必要。我国会计的发展受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建立既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又同时兼具适应我国国情的会计体系是统筹兼顾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最好方式。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并且结合我国石油行业的现状来探讨我国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浅显的见解。
一.什么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一)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要趋势
1.1什么是会计国际化
 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管理上要求各国通过对比和协调处理各国之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差异,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实务的过程中寻求国际经济业务双方都能使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逐步采用国际间通行的会计惯例,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沟通、协调、规范与统一。从概念上来看,一般来说国际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的国际化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求同存异,更好地促进各国间的经济交流。第二阶段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协调各国之间的差异,寻求各方都能认可和接受的方式促进国际协调。第三阶段就是基本实现各国会计的趋同化一体化。
1.2会计国际化的研究背景
首先,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和全球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想要得到较高水平的发展就离不开世界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而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经济语言,在国际贸易当中自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次,我国在各地区招商引资的力度的正在不断加大,吸收海外投资的增长速度也日益加快。有数据表明,截止2013年我国吸引外资的比重已经约占全球跨国投资比重的11%左右,超过美国成为国际投资的第一大选择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改良结构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1.3我国会计国际化必要性
会计国际化是我国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自加入 WTO之后,进一步加深了改革开放的程度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融资活动也将进一步加深。在经济贸易商谈的过程中,交易双方必然要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来了解客户的经济实力,发展潜力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跨国公司地迅猛发展,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需要各自了解公司整体及其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便于公司内部的对比分析和统一规划。再者,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问题,会计国际化可以帮助我们和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模式,指导和规范我国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便于我国企业更好地吸收国外投资者的资金。
从石油行业来说,这些企业的对外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行业之一,而我国的石化企业的也正处于国际化经营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均占全年总消费量的20%以上,对外进口的依赖程度也不断上升,截止到2013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已经超过5亿达到了5.14亿吨,而该年石油的进口量约为2.8亿吨,可见对外的依赖程度超过了54%,需求量不增长,国内供应相对短缺,将是我国未来面临的一个基本情况。随着我国石油公司在海外上市以及全球会计准则协调步伐的加快,我国企业必须按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因此,统一我国油气会计处理,加快我国油气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相协调,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不管是出于进口还是出口的需要,从石油企业会计核算的国际化入手,开拓国际资源市场,促进我国石油来源多样化,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动力。
(二)会计国家化是我国会计国际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2.1什么是会计国家化
会计国际化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会计国际化是以实现国家化的前提存在的,要想达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就必须先协调本国内各个地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解决和协调各地区间会计核算的差异。另一方面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必须具有本国化的一面,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与社会环境等各项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其会计的发展,这种影响体现在各国的会计准则与模式等,必须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紧跟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满足对国际会计信息的需求,使本国的经济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将本国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会计国家化的一个重大意义。
2.2会计国家化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在这么多影响因素中,会计本身是经济活动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经济因素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它会最直接地对会计模式的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以会计制度都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会计政策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也比较大,强调社会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各地会计水平不平衡,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会计政策的制定上也更倾向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统一性。
政治环境不仅会直接对到会计制度产生影响,还会通过经济这一主要因素体现出来。我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行为都必须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总的来看,我国的会计政策与制度都是由国家及财政部制定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颁布,因此,通过会计立法来规范会计活动是我国会计的一大重要特征。同时,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已有显著提高,但是经济基的础薄弱使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先天不足,因此,必须在我国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中,适当地加入政府政策的规划和引导也是绝对有必要的。

文化因素对会计制度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提倡人们之间的团结合作,当个人经济利益与集体经济利益相矛盾时,相关准则往往会规定将集体的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经常强调伦理纲常,这种伦理关系就是权力距离的体现,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讲,我国应该是属于权距比较大的国家。因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国家及财政部来实施的,会计学术界和企业界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终究不能直接参与到准则的制定中去。再者,我国从古至今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在碰到不熟悉经济业务时也是遵循有备无患的思想,采用比较稳健的方式来确认业务,典型的表现有存货计量时先进先出法的运用。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中庸之道是我国文化阴柔特征的表现,这种文化也可能会使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对某些激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或某项程序的接受程度较低。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历程
3.1我国会计准则与规范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准则的探索与阶段(1978~1992年)——国际化的开端
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我国的经济制度、分配方式都得到了改革完善。1985年颁布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活动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这一的阶段的会计制度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日益完善的时期,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体系。90年代起,证券市场的兴起使的众多参与者开始重视会计信息可比性,企业界和会计学术界也开始讨论起关于会计准则与制度的相关问题,更加关注国际上相关信息的发展动态,积极组织翻译和研究了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深化改革阶段(1992~2005年)——国际化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模式也被提上日程。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往来日益增长的需求,财政部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国际惯例的会计制度。1992年财政部在基于原有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借鉴了相应的国际惯例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
》,其后的2000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2005年又出台并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概念,大胆地借鉴国际上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提出了要求,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模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相协调方面。
会计准则完善阶段(2005年至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协调
从2005 年开始, 我国会计准则建设进入大力发展阶段,并不断地进行完善。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秩序,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更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为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与技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判断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使得我国会计人才与国际的接轨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三.研究结论与总结
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会计是会计发展过程中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它的发展方向将直接影响着各国会计发展的未来趋势。正确地看待和处理这对矛盾,使会计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来看,会计国际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会计国家化将为会计国际化服务而存在。作为参与国际化进程的我国而言具体就是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①正确理解会计国际化与会计国家化的辩证关系,有选择地研究借鉴国际会计组织的权威性的国际惯例;②积极参与国际性性或区域性的会计职业组织,参与制定符合我国的经济利益的有关准则,实现双向协调。③求大同存小异,国家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并存,逐步协调实现趋同。
对我国石油行业来说,我国的油气会计准则与国际油气会计准则也由原来的存在较大差异发展成为了在某些方面与国际的协调,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二十七条虽然已经受到国际上的认可和肯定,但是一些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但是仍然需要不断改进。虽然其中某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准则也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但是我们必须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石油贸易合作, 增加在准则中体现出的对联合开采、涉外贸易活动等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借鉴国际上油气会计及国外相关业务的先进技术与处理,规范和指导我国石油企业的对外贸易活动,为我国石油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kjlw/78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1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