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社会交往问题,一直是社会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在社会交往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今日的校园里,大学生作为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栋梁所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大学生接受新兴事物的意愿和能力较高,但他们也较容易受不良环境和问题的影响,据一项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持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问题者占被调查者问题比例的首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更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现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与人之间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直接接触和磨合的经历。另一方面在于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许多新生在入学前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这一落差使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适应和发展,研究并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笔者在wz大学从事学生工作7年,并兼职开展心理健康和咨询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便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部分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也都面临近人际交往的困扰,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导致退学等严重后果。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已有研究运用心理学或教育学的视角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趋于成熟和完善,但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去全面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甚少,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出发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和优势视角出发,把社会工作的理念运用到高校学生问题的处理中,为高校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提供帮助。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关注,但它们大多是从心理健康或者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研究并引导高校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合理的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不足,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结合社会工作的理念,分析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2)通过社会工作方法,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合理的解决人际交往问题。
1.2.2理论意义
根据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外结合社会工作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更多的是从心理学角度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因此,本研究结合社会工作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基本路径,可以为问题的处理和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框架和视角。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深入调查,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和优势视角理论介入并运用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处理中,从多元角度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多重环境系统,不仅要了解大学生个体层面,更要注重其所在的环境系统层面的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同时,本文结合社会工作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介入方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的方式和途径。
1.2.3现实意义
人们在交往中所结成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又是青年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适应和发展进步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往愿望,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但他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不良心理的影响,常常感到人际交往很困难。因此,本文结合并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和方法介入并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3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观点和成果较多,本文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方面进行阐述。
1.3.1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很不一致:(l)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很不理想的研究有:陈志英、张峰(2006)针对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的 311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出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 31.8%的学生存在着问题与内心困扰,13.2%的学生有特别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孙时进(1997)对上海高校心理咨询的调查显示:咨询内容属人际关系方面的占40.5%,居第一位;还有研究表明,现今大学生有近半数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唐为民,2001;冯宗侠,2004;陈秀芹,2004)。(2)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良好的研究有:姚利民(2000)认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上的得分较高,表明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良好,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只占少数,存在较严重问题的学生更少。
1.3.2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研究
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的中后期,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心理发育处在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心理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文化层次较高,其悟性和智能有别于同龄人中的其他人群。所以,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有其白身特点。已有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在交往范围方面,黄希庭 (2000)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象是以院系和年级为主要线索,人际关系的亲疏以时空为主要参照。昊磊、刘建荣(2006)在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后,提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新的特点:学生在交往上不再局限于亲缘体内,而是转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网络之间、社会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体系。
在交往需求方面,吴远(2002)认为大学生的交往愿望强烈、需求迫切,但不成熟、不稳定,交往难以深入,留在浅层次。杨少波(2000)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愿望迫切、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到政治、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
在交往方式方面,柳建营、刘晓明(2002)指出,当代青年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无论是从方式的多样性还是内容的广泛性上,都体现出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点:开放性、互助性、情感性。昊磊、刘建荣(2006)在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后,提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再局限于互访、聊天、写信等方式,BBS、QQ、E-mail等新兴交往方式正逐渐渗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在交往目的和动机方面,有研究指出大学生有其独特的自身条件,他们文化层次高,生理、心理趋于成熟,重感情、好幻想,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追求平等,注重精神,突出情感(王丽萍,1997)。高湘萍、崔丽莹(2008)明确指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在当代主要表现为:找朋友、觅知音、宣泄情绪、倾吐心事、获得安全、摆脱孤独。
6 研究结论
本文以wz大学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问卷和访谈,分析了wz大学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别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探讨。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问题群体,成立大学生朋辈心理小组,论述了如何运用小组工作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6.1个人和环境—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受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引发孤独感和不适感,个人心理的剧大变化和环境的差异让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与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群体等微观环境有着经常性的互动,这些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影响较大,也较为直接。在这些因素中,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问题较为关键。
(1)在社会认知层面—错误的价值取向。首先,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由于当今社会竞争的加剧,校园竞争让很多大学生暗地里展开了各种较量,导致人际紧张。
(2)在学校层面—教育的偏差。大学生在人际认知上的偏差及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缺失是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内在根本原因。在学科教学中,除与人际关系学相关的专业外,学生很难获得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上的指导。在宿舍管理中,学校主要偏重于对学生遵守纪律和制度方面的管理,而对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不够重视,往往不作深入了解,未从根本上解决宿舍、班级内人际关系的问题。
(3)在家庭层面—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对于年轻一代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任何人几乎都无法摆脱家庭对他的熏陶和影响。就理论上说,家庭环境的优点,会成为促进子女成才的积极因素;其缺点则会成为子女成长的障碍。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会导致子女人际关系不良。
(4)在个体层面—不合理的自我认知。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自己能够清楚地认识环境、了解自己,认为自己已经给予别人足够的平等与尊重,但却发现人际交往仍存在种种困难。这是因为个体的认知、情感、性格等主观因素影响了个体对别人的认识,正确的认知、恰当的情感反应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决定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6.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的有利视角
笔者认为,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往往是家庭、学校、社会互动问题的一部分。因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干预,也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协同努力,需要学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契合。然而目前学校、家庭、社区体系之间存在脱节,学校辅导多停留在校园,较少连结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三方各自为政,以邻为壑,责任不清,最终导致学生出现问题后,学校辅导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暗示”家长解决、“鼓励”问题学生转学,学生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潜伏更大危害。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强调多重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它不仅关注家庭、学校、社区、朋辈群体等微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更强调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它认为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影响大学生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它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应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视角,试图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作用,实现两者的协调和互动。该观点认为社会工作者在对待大学生问题时必须评估学生所处的多层面系统,运用系统中的多样性资源,争取父母、学校、教师、社区等的相互合作,提供合适的社会工作介入,共同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6.3学校小组工作—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小组工作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实践思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教育领域。笔者在文中阐述了学校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具体过程,通过小组目标的建立、过程的分析以及小组的评估,笔者分析了学校小组工作在解决wz大学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实践效果。在学校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教授小组成员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实现自我效能感。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学校小组工作方法更能让受助者接受并参与其中,角色扮演、小组游戏、情景剧等小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让其对自身的问题和困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最后实现问题的解决。
同时,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对于部分典型的个案,社会工作者进行了个案跟踪,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帮助,组员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实现了小组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综合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和小组工作方法对于小组活动的深入有重要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sjly/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