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带隙结构在天线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如今,无线通信已发展成为信息产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分支,无线电设备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发展和社会生产息息相关。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等遥感遥测系统都依靠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通信设备的支持,人们对无线通信技术的依赖与日俱增,这就对通信设备功能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空间电子技术如人造卫星系统、无线导航系统、太空空间站系统等领域发展的日新月异,为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日趋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成为通信终端设备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无线通信技术与其他相关学科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带动了电磁场理论、微波集成电路和器件、天线、无线传输技术、无线通信协议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尤其天线技术的发展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众所周知,一切无线电设备都是利用无线电波来进行工作的,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都要通过天线来实现。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门户,其辐射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通信质量。对于发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能量应尽可能集中在指定的方向上,在其它方向不辐射或辐射很弱。对于接收天线,只接收来自指定方向上的电磁波,在其它方向接收能力很弱或不接收。例如,雷达的任务是搜索和跟踪特定目标。雷达天线如果不具有尖锐的方向性,就无法辨识和测定目标的位置。如果发射天线方向性很弱,它所辐射的能量中只有一少部分到达指定方向,大部分能量浪费在不需要的方向上,造成天线的有效辐射很低。接收天线方向性弱会严重影响接收信号的质量,因为在接收到所需要信号的同时,还将接收到来自其它方向的干扰信号或噪声信号,致使所需信号完全淹没在干扰和噪声中.因此,为了能良好实现任务,要求天线具有一定的方向特性、较高的辐射效率和能满足系统正常工作的频带宽度。一个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天线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整个无线系统的要求,而增强天线系统的定向辐射功能是提高整个无线系统性能的必要条件。
1968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在其理论研究中提到一种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的负折射介质,这种材料的电场、磁场与波矢符合左手定则,坡印廷矢量的方向与波矢的方向相反,这与具有正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材料呈现相反的特性。但是,由于自然界中不存在这种介质,的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96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一种金属棒阵列和开口谐振金属环构成的三维周期人造结构,实现了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分别为负值,该文为在一定频段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值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000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小组根据的理论文章,从实验上证实了的双负媒质观点。他在实验中将金属棒和开口谐振金属环结合起来,制成了第一个在RF波段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为负的人工材料,并制作出实验材料样品,如图1-1(a)所示。随后,等人又通过如图的材料装置进行了著名的棱镜实验,主要由开口谐振环加金属细线结构构成,展示了电磁波的负折射现象。
光子晶体最初是在光学领域提出的,它最显著的特性就是当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某些频率范围的波将不能通过,该频率范围被称作光子带隙,简单说光子晶体就是一种介质材料在另一种介质材料中周期分布所组成的人造晶体,由周期性的介质、金属、或金属-介质混合材料所组成,对特定的频段呈现带阻特性。然而在光学波段的尺寸很小,加工其波段内光子晶体的工艺要求很高,所以人工制作光子晶体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电磁波与光波都服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具有同源性,因而把光子晶体在光波波段的带阻特性拓展到微波、毫米波波段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可以加工制作出一种在微波波段或更大波段具有和光子晶体类似性质的人工材料,将比光子晶体有更大范围的应用。
在微波与毫米波频段内的光子晶体称为电磁带隙结构。1990年Yablonovitch等制作出了第一个在微波频段具有全方位禁带的光子晶体[34]制作方法是在介质层上挖孔洞并按三角栅格排列,每个孔洞都穿透三次,每次偏离法向35o,在水平面内以120o三等分,其结构如图1-2所示。这实际上是一种介质型EBG的加工结构,该结构带隙频率位于10GHz-13GHz,这意味着光子晶体完全可以应用在微波阶段,为以后EBG结构在微波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99年,美国学者最先提出高阻抗表面的概念,这是一种金属-介质混合型的二维周期结构,在介质表面印制金属贴片并通过金属过孔将其与接地板相连接,外形类似蘑菇.Itoh等人还提出另一种背衬接地板的单面印刷的单平面紧凑型光子带隙。这种EBG结构没有金属通孔,加工相对简单。对于金属-介质混合型EBG结构(即高阻抗表面结构)而言,除了带隙特性以外,还具有同相反射的性能,可以将其等效为人工磁导体用作天线的反射板能够降低天线的总剖面、实现低轮廓。因此,对电磁带隙结构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wuli/2523.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2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22日

相关推荐

  • 基于电网中的谐波研究

    电能在众多能源中,由于有着易于传输、转换和控制等特殊优越性,在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被广泛使用。电能的普及使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在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电能属于二次能…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物理论文】物理学研究方法探讨

    我们的教科书里面的科学知识是人类长期摸索大自然奥秘的结晶。而因为要尽快地将这些知识传播开来,教科书里收录的都是那些“纯粹的”、“有用的”的探究结果,而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却不收录进教…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物理教学论文】电子白板与物理自主高效课堂的完美结合

    摘要: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通讯和网络为核心的白板技术现已影响到人们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应该具有…

    物理论文 2014年12月11日
  •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工业上正飞速发展着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就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并将现今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新技术以及设备与传统技术设备从能耗和环保以及便利性等方面作了…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PNZVI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水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城市化与工业进程的迅猛发展,绝大多数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水质问题,其中水体重金属污染尤其突出。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移动性和较低的中毒浓度,在…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物理教学论文】创设多维互动方式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一.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弊端,开展多维互动教学势在必行 以往的传统教学,是一种规范化、秩序化、集约化的教学形式,由于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而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和情…

    物理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物理教学论文】物理学方法对物理教学的作用

    摘要:讨论了物理学方法的含义;给出了几种常见的物理学方法;分析了物理学方法在物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物理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物理学方法是理解原有知识,认识…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紫外辐射加速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

    第二章 吡啶在紫外辐射下降解途径的研究 本章利用紫外辐射装置对吡啶进行降解,研究吡啶降解过程中吡啶、COD、TOC、TN、NH4+、NO3-、NO2-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紫外辐射下的…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弹性复合圆柱滚子轴承径向刚度分析

    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轴承作为一种基础的承载和传递压力的机械元件,它主要是由滚动体支承轴,与机座作相对旋转运动。在旋转机械系统中,轴承的力学性能对整个系统的力学性能…

    物理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谈五步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是我们每位教师一直探询的课题。这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不在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物理在高中一直是学生…

    物理论文 2014年11月3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