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班集体,需助生的人数一般不多,但影响大,消极作用强。如不及早教育,任其发展,不仅影响班集体的建设,而且他们也很容易走上歧路,成为“害群之马”。但如教育得法,则可能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由于需助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所以转化需助生的工作也不能孤立地进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依靠集体力量去做好需助生的转化工作。
一、 老师同施爱,感化需助生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师生关系,不仅是指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也包括其他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一个班级就像一台机器,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都是这台机器的零件,任何一个零件松动了,这台机器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停止运转。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固然要担负教育学生的任务,其他科任教师也要努力去关心需助生,帮助需助生,解放蕴藏在需助生身上的天赋和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良好的班风,才有利于科任教师的教学。反之,班风建设会留下缺陷,对科任教师的教学不利。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和各科教师紧密合作,建立起以广大教师为骨干的转化需助生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每一位老师的力量,使校内和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提高转化效率。在日常的工作中,班主任应与各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使转化需助生的工作能够得到各科任教师的支持,能够了解需助生在每一堂课中的表现。这样,就能使需助生感到学校处处有关怀,处处有温暖,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接受老师的教育。我曾经教过一个名叫李胜华的同学,无心上学,成绩不好,常无故旷课,并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来往。为了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我发现他对美术有兴趣,比较喜欢美术老师的课,便有意识地让美术老师去辅导他教育他,共同做好该生的转化工作。经过一段时间,他的书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校书画比赛中,其作品荣获一等奖。后来,我只针对他数学基础较差的情况,我给他补课,使他深受感动。就这样,他逐渐克服了各种坏习惯,刻苦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学年考试中,成绩由全班三十一名一跃为第八名。
二、 同学齐关心,温暖需助生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空间。这个空间又是转化需助生工作的前沿阵地。班主任要想成功转化需助生就必须充公利用好这块阵地,使它成为转化需助生的一个好舞台。因此,要转化需助生,班主任首先要发挥班集体的力量,使每一位学生在转化需助生的工作中都扮演一个好的角色。平时,只要稍为留意一下,就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学们喜欢先进生,而冷落需助生。这样一来,需助生的周围几乎没有同学,有的只是“臭味相投”的需助生。孤独的他们找不到可以携手共进的朋友来交流,找不到可以帮助他们进步的同学,结果就会有一系列出格的违纪行为出现,学习成绩低下就势在必然。需助生的违纪,有的是他们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表现,有的是针对先进生冷落他们,歧视他们的反叛,有的则是想引起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是他们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渴望友谊的心声。
同学之间的友情是医治他们的良药,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组织班干部去亲近他们,帮助他们,用友谊去充实他们空虚的心灵。很多事实表明,同学们的帮助是转化需助生十分重要的力量,因为学生更乐意接受同龄人的帮助。想一想,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乐,有困难大家帮助,有病了大家关心,学习退步了大家帮教,一个班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需助生哪里会后进呢?我现在教的一个学生,名叫曾令辉,这人自由散漫惯了,成绩低下,,且经常顶撞老师,辱骂同学,自称“另类人”。为了教育他,我不仅找他谈心,还动员班上的同学跟他交朋友,帮他补课,在生活上关心他,起初他有抵触情绪,工作很难开展,但大家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能够让他接受的场合和方法,亲近他,关心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的不懈努力,终于使感受到同学们的真诚和集体的温暖,受到深深的感动。慢慢地,他进步了,行为表现好得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相信他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三、 社会其帮教,关怀需助生
青少年教育,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缺一不可,转化需助生亦然。我们的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还生活在社会上,随时随地受着社会上不良习气的熏染。当前,社会比较复杂,一些旧的生活方式也沉渣泛起,这些都严重地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躯体。“校内三年功,不如校外三分钟”,这句话既说明当前青少年教育形势的严峻,也说明校内教育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关心和支持。
家庭教育也一样,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很大的。往往有这种情况:父母勤俭,子女也往往勤俭;父母爱学习,子女也往往爱学习;父母好吃懒做,子女也往往不务正业……
当前,家庭教育也存在误区:有的家长对子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助长了子女的坏习惯;有的家长教育子女不得法,粗暴有余,疏导不足;有的家长与子女沟通欠佳,相互之间严重隔阂……。这些都说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至关重要。多年来,我经过探索和实践,就是请需助生及广大家长到学校共商教育良策,这样,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互相结合,使校内校外连成一体,形成合力,共同教育需助生,相信不久的将来,需助生都会成为先进生。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