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性

在十四世纪时期,有一场从意大利开始兴起直至西欧各国在16世纪纷纷参与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以文艺创作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壮大促进了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基于人文精神是一种无形的教学内容,要在适当的时候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但为了促进和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积极人生观,本文将探讨关于人文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性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尊重人本身的价值,肯定人的自我认识和修养,开发人的各种潜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水平,这就是人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日新月异,课程的改革也让人文教育和思想品德再次走到了一起。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人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是两个不必可少的要素,在作为人文教育的主场——思想品德课程,有着对人文教育无法推卸的责任。人文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而言,更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是支持学生在日后乘风破浪的精神之力。
  教育理念应坚持以人为本
  一个得到教师肯定且愿意坚持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指明灯。而人文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的渗透性,所叙述的正是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和计划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爱的精神品格。从客观的角度看,其实就是以学生为本,将主体位置放到学生的视野上,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研究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看法,触动其内心深处的灵魂。从思想品德开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总的来说,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的最大体现,这是极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教师的最终目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教育理念得到一个正确的看待——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课本内容,挖掘人文素材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对这门科目来说,乃是教育的心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特别的,因为课本是学生人手一本,能时常翻一翻,看一看;这跟教师所准备的教学课件是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不管课件做得有多好,学生看完一遍之后很少去回顾,而课本就截然不同,学生在考试之前都是翻阅课本进行复习的。因此,从课本中挖掘人文素材,从真正意义上让人文教育渗透进思想品德教育中去。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是中学生了》教学时,对于学生初进校园的情况,相信各教师仍历历在目,对于初来乍到的他们,如此稚嫩和纯真,教师该怎样将人文教育渗透进思想品德教育中呢?如何才能让他们树立起自信、自强的品格,是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这时,可以采用一些教育活动的办法,让大家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如:回忆老朋友→认识新朋友→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一种三部曲的活动,让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和认识。让学生进行回忆三个自己比较要好的老朋友,并说出他们的优点,可以是诚实、勇敢、自信等等,此时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并让其他同学进行学习或突破。其次,在全班学生都回忆完自己的老朋友时,教师可以随意抽取几个学号的学生,让他们当场认识自己感兴趣的同学,结交新的朋友。同时,教师要注意询问他们想与其结交的理由,对于正确的、积极的原因也要给予肯定,鼓励其他学生效仿。再者,给全班同学三分钟的时候,大家都去认识自己喜欢的人,并交换联系方式。最后,要让大家了解到,朋友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个人的品格,也要十分注重,唯有品德纯洁、情操高尚才值得他人去结交和学习。人文精神对于交友而言,可谓至关重要,人的容貌总会衰老,美貌不能维持人的青春和美丽,唯有品德才是支撑一个人经老不衰的根本。从课本内容中挖掘相关的人文精神并进行人文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而言,人文教育的渗透是促进其进步的有效办法之一。
  营造良好的人文主义气息教学氛围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全班同学努力学习的基础条件。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而言,如何在课堂中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主义气息教学氛围,是将人文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统一的前提。若想开展人文教育的素质性培养教育,首先就应该师生平等,唯平等才能深入交流和沟通。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角色,不要只是一味的树立严肃的权威形象,更重要是树立一个亲切的好朋友,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学习,还能一起玩一起开玩笑。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多彩的情绪》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几句诗词来引入情绪,如闻风丧胆表示的是惧、三军过后尽开颜表示的是喜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模仿自己的喜怒哀乐,或者是平时的口头禅,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采用一种边上课边学习边玩的模式,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平等的教学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主义气息教学氛围,能有效的将人文教育渗透进思想品德教学中去,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其实是一种教育的改革,着重于以人为本,广大教师要在困难中创新教学策略,迎来思想品德教育的春天,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2447.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21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21日

相关推荐

  • 油田含油污水高效沉降分离实验研究

    中 文 摘 要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采出液的平均含水率达80%以上,含油污水的待处理量显著提高,现有的处理设备难以处理大量的乳化含油污水,传统处理方法导致处理成本大幅增加,同时国家对…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浅析游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摘要:只有一件感兴趣的事儿才会让一个人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对于一个正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爱玩游戏”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孩子的天性是比较好动的,而“游戏”恰…

    未分类 2014年10月15日
  •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安徽卷中人文地理研究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自主命题的省份不断增加,高考命题愈来愈凸显“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原则。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安徽卷中人文地理试题的命题特征和命题趋向也产生了相应的变…

    未分类 2014年10月15日
  • 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探讨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特点及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 2010 年 1 月 -2012年 1 月来我院治疗的 46例痔疮患者为研究样本…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宫腔粘连诊疗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宫腔粘连概述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因宫腔操作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甚至浅基层的损伤而造成宫腔或是宫颈管不同程度的粘连。(范宝光1)月经量减…

    未分类 2014年10月10日
  •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内容研究综述

    研究者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课程内容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董江华详细梳理了新中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内容的历史善变,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内容的历史发展分为“教师思想改造(1949…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桃花源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一生清廉,淡泊名利。由于个性高洁,虽为官,却厌恶官场黑暗,他是后人所知晓的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东晋官场尔虞我诈,他却能出淤泥而不染,…

    未分类 2014年10月17日
  • 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3.1 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一些欧美国家,数字故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通常用于语言教学、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

    未分类 2014年10月16日
  • 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 前言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风险迅速传播到整个金融系统,继而传导到实体经济,欧美经济陷入衰退,甚至陷入债务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多是出…

    未分类 2014年10月21日
  • 浅论高中体育教学实践过程的不足与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因而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自身的精神生活,对自身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校里的体育课程之上。在传统…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