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探讨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特点及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 2010 年 1 月 -2012年 1 月来我院治疗的 46例痔疮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随即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回顾性分析46例痔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诊疗等相关指标。结果: 在术后对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采用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PPH)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传统外剥内扎手术组的8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结论: 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局部不良反应,病人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 太宁栓;吻合器痔环切除术;痔疮;临床疗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统计,全球范围内,痔疮发病极其普遍。美国成年人痔疮发病率率一般为5%以上[1]。痔疮是一种发生于人体肛管皮肤下部,以及直肠末端茹膜的柔软的静脉团,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近年来,痔疮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同时,它也是我国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的主要诱因之一。多种因素可引起痔疮发病[2]。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辛辣性食物、便秘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诊断出痔疮患病。因此,对其的正确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痔疮的临床观察,对治疗效果、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复发率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10 年 1 月 -2012年 1 月来我院治疗的 46例痔疮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随即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PPH)治疗,而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观察组共有26例痔疮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年龄24~80(43.4±3.7)岁;女性患者8例,年龄22~79(47.2±4.0)岁;对照组组共有20例痔疮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例,年龄21~82(44.1±3.3)岁;女性患者7例,年龄23~81(46.1±3.1)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从年龄组成、性别组成、病情程度等各方面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好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均采取常规的肠道检查。观察组在接受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太宁栓进行治疗。太宁栓组术后第2天开始用药,此后每天给药2次,早晚各一次,连续观察7d,给予0. 1%的新洁尔灭消毒伤口后,将太宁栓纳入到肛门,每次一枚。术后疮口敷上干净纱布,连续观察使用7d。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采用一般痔疮膏,涂抹手术创面,每日2次,亦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7d。之后进行随访,主要疗效指标采用疮口疼痛、出血,次要疗效指标为糜烂、水肿、脱出、痉痒、分泌物等。
2 结果
两组分别采用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PPH)和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比较术后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指标,在术后对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采用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PPH)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传统外剥内扎手术组的8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
表2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1 12 2 1 96.2%
对照组
P 5
<0.05 6
<0.05 5
<0.05 4
<0.05 80%
<0.05
3 讨论
痔疮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是创面水肿渗出、出血和疼痛[4]。对痔疮患者术后的康复起着负面的影响[5]。痔疮术后出血主要是指排便时少量出血或者切口渗血,因为痔疮手术切口多采取开放性处理;痔疮术后疼痛主要为排便时伤口疼痛、创面分泌物、渗出物、换药等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以及痔疮术后肛门内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受到刺激后产生痉挛,伴有组神经末梢水肿;痔疮术后肛缘水肿主要是因为切口的刺激,引起血管神经反射性兴奋,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渗出液过多,内括约肌痉挛或收缩,使穿越其间的淋巴管、血管受到挤压,淋巴回流受阻,导致回流障碍。
4 结论
太宁栓可明显改善痔疮术后的主、客观症状,如疼痛、出血、糜烂、水肿、改善伤口局部的血液循环等,治疗痔疮术后的临床效果显著,太宁栓配合治疗痔疮,可缩短一期愈合时间,起效较快,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病程。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是当今治疗混合痔及内痔的一种新技术,较传统的痔切除术,有以下特点:术后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但使用吻合器痔环切除术器械价格昂贵,不可重复使用,术前医务人员需向患者说明。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局部不良反应,病人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1319.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网络媒体对公众人物“舆论绑架” 事件探析

    第一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近两年来,随着中国网民的激剧增加,网络作为传统媒体以外的第五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网络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时效性、互动性、匿…

    未分类 2014年10月11日
  • 论公共艺术教育的若干问题

    引言:艺术教育史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等院校素质教育质量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而如何有效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通过艺术的熏陶,完…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小学生英交际运用能力

    摘 要:学生在和谐学习情境引导下能主动思维和积极表达,增强他们学习认知体验。围绕互动交流注重学生英语表达交际能力培养,能让他们更好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互动交流模式运用,能为学…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浅谈转化需助生的途径

    在一个班集体,需助生的人数一般不多,但影响大,消极作用强。如不及早教育,任其发展,不仅影响班集体的建设,而且他们也很容易走上歧路,成为“害群之马”。但如教育得法,则可能是“浪子回头…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园比较常见的反社会行为。有时伴随着言语还有动作的攻击,这些不经意的孩子间的“打闹”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攻击性行为,必须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小班幼…

    未分类 2014年10月10日
  • 推进高中英语发展的催化剂——教学反思

       摘要:新课标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推进教师的进步,要求教师在教育事业的发展道路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高中英语教育可以说是新课改重点改革对象,对于新时代英语教学的改进…

    未分类 2014年10月28日
  • 新班主任如何层序渐进地学会管理班级之我见

    班级管理是任何一位老师都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当了班主任就更加是如此。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刚接手一个班的时候面对几十个完全陌生的个体。还要考虑这些个体的知识水平,管理问题。等等,这些…

    未分类 2014年10月8日
  • 衔接莫过头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摘 要 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根拔不掉的毒刺,并已严重危害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的正常发展。笔者在对目前社会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深入…

    未分类 2014年10月10日
  • 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数字故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3.1 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一些欧美国家,数字故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通常用于语言教学、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

    未分类 2014年10月16日
  • 浅析游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摘要:只有一件感兴趣的事儿才会让一个人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对于一个正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爱玩游戏”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孩子的天性是比较好动的,而“游戏”恰恰能迎…

    未分类 2014年10月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