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诊疗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宫腔粘连概述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因宫腔操作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甚至浅基层的损伤而造成宫腔或是宫颈管不同程度的粘连。(范宝光1)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继发不孕、习惯性流产、周期性下腹疼痛是IUA的主要临床表现。(继而出现的腹痛、月经量减少、闭经、继发性不孕、重复性流产等一系列临床表现[1]。)1984年由Fritsch第一次提出创伤后IUA,他因一位产后出血刮宫造成的继发性闭经患者提出IUA。1948年Ashermans又详细描述了IUA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等,故IUA又称Asherman’s综合征。正常宫腔在生理状态下前后壁接触合拢,生理性月经来潮使子宫内膜功能层剥落,而基底层保持其正常的功能机形态,在雌激素的调解下子宫内膜得以修复转化为功能层,所以正常不会发生IUA。有学者研究表明,IUA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未婚妇女无痛人流术的增加及宫腔镜检查的普及有直接关系。由IUA引起的不孕又称为子宫内膜性不孕,其称为生殖科医生逐渐关注的热点。(】Dflton YK,Saunders NA,Harris LH et a1.Intrauterine adhesions after manual vacumm
aspiration for early pregnancy failure【J】.Fertil Steril,2006,85(6):1 823)本文就IUA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IUA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4‘。国内有文献报道发现15,1991.2000年人流术后IUA发生率为0.4%,2001—2007年则为O.6%,也有报道发现【6J,2007—2009年无痛人流组IUA发生率为5.4%(252/4698)。国外学者报道统计【7】,人流术后IUA发生率为高达37.6%,也有学者曾对人流术后IUA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8】,1次人流术后IUA发生率为16.3%,2次
人流术后为14%,而3次以上为32%,表明人流次数与IUA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但也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诊疗水平有直接关系。
宫腔粘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层共分为三层即: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其表面的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又统称为功能层,对性激素敏感能随卵巢性激素变化而发生周期性脱落,即月经来潮,基底层为内膜的最内层,基底层不受卵巢性激素的影响【91。如果子宫内膜基底层发生不可逆损伤即容易瘢痕形成继而宫腔粘连,目前研究发现,IUA的病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宫腔操作
宫腔操作是把双刃剑,在解除病人疾病的同时,也容易引起出血、细菌的上行感染、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等,而宫腔粘连逐年成为宫腔操作的严重并发症。宫腔操作分为妊娠期与非妊娠期。有学者研究表明,妊娠期子宫较柔软,子宫内膜呈蜕膜样改变,在进行人工流产、中孕引产等多次宫腔操作吸刮子宫内膜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的损伤甚至缺失,人流术后或引产术后,雌激素急剧下降,子宫内膜基底层无雌激素支持其成长无法转换成功能层,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可形成粘连带,使宫腔失去正常形态。有学者研究表明,90%以上的IUA是妊娠期宫腔操作引起,其中早孕人工流产占66.7%,晚期或产后刮宫占21.5%,剖宫产后占2.1%。妊娠已成为IUA的重要诱发因素。非妊娠期的宫腔操作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子宫内膜切除术、粘膜下肌瘤剔除术、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等,其引起术后宫腔粘连得发病率约9%。此外,部分妇科医师的不规范宫腔操作也是促使宫腔粘连形成的原因,如粗暴扩张宫颈管或反复吸刮宫腔等既容易加重子宫内膜的不可逆损伤又增加宫腔感染机会,给术后并发宫颈管粘连或宫腔粘连埋下了隐患。
2.2在国内外并无准确的研究证明宫腔粘连的形成与生殖道炎症炎症有关,但也有学者提出宫腔操作前患者有长期慢性生殖道炎症可加重宫腔粘连的发病率,可能术中宫腔操作时易将生殖道细菌及其他细菌带入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等,炎症反应可促进纤维化形成,增加宫腔粘连形成的机率.
2.3其他相关因素
有学者提出神经反射机制学说:,在行宫腔操作过程中,宫颈内口与子宫峡部之间的区域存在的大量神经元以及一种具有高度分化能力的感觉小体,会发生反射性痉挛,这不仅将该区域的内膜暴露,而且还会降低子宫内膜对各种内分泌激素的敏感性,即便是无明显的宫腔粘连存在也可能出现闭经。内膜纤维组织过度修复:国外有学者报道【l 4’,人类机体存在自我保护修复机制,当子宫内膜损伤会反射性引起内膜纤维细胞增生,纤维蛋白原沉积,如果纤维组织增生过强,而降解减少,子宫内膜就会出现瘢痕性增生、修复,继而形成IUA。感染对宫腔粘连的发病仍存在争议,目前尚无研究证明感染可直接诱导宫腔粘连的发生,但学者们对感染可促进宫腔粘连的进一步发展已基本达成共识。有学者发现有些宫腔粘连患者同时存在输卵管周围粘连、子宫内膜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及细菌感染,说明炎症反应在宫腔粘连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7]。宫内感染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宫腔操作术后继发感染、产褥期感染、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引起继发感染等情况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粘连形成。成九梅等报道了345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确诊由子宫内膜结核引起的重度IUA14例,占所有患者的8.8%[8]。
发病机制:
随着IU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国内外对IUA的研究逐步深入,不仅研究其病因、诊断方法、治疗手段、术后的预防,现在更深入分子水平研究其发病的机制,,试图为如何预防IUA的形成及TCRA术后如何预防IUA的再形成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子宫内膜细胞中存在有转化生长因子(TGF.B)、IGF一1、(血小板源性因子)PDGF、(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lnase,TIMP)等细胞因子【l 51,他们独自或相互作用参与子宫内膜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可能使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最终导致子宫内膜纤维化,形成IUA。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一种,是依赖于锌离子的蛋白水解酶,主要生理作用是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参与胚胎发育等。在很多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肿瘤细胞的转移、炎症反应、创伤修复等。MMP-9是1种糖蛋白,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除了储存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MMP-9不在其他细胞中存在,正常情况下当有特殊的信号刺激时,MMP-9F分泌增加病立即侵润到ECM中已达到降解的目的。MMP一9的蛋白由6部分组成包括:信号肽序列、前导肽序列(当中的半胱氨酸巯基掩盖锌离子结合位点,使MMP一9处于无活性状态)、催化域、锌离子结合位点、纤维粘连蛋白样功能域(可结合明胶)和V型胶原样功能域(提供多种低聚糖结合位点)。与其它MMPs家族成员相比,V型胶原样功能域是MMP一9所特有,它能水解弹性蛋白、多种类型的胶原蛋白、明胶、纤连蛋白等。生理条件下MMP一9的功能受到严格的控制,当其以酶原的形式从胞内分泌到胞外后,经一系列酶解过程而激活旧’。国内研究22l手艮道宫腔粘连内膜上皮的MMP.9表达强度明显低于非宫腔粘连患者,提示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可能在生物学行为上与非宫腔粘连者有明显差异。MMP.9是调节蛋白水解活动的关键酶,能对包括明胶、弹性蛋白、Ⅳ型胶原、V型胶原和粘结蛋白等底物起着降解作用,IUA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中MMP.9的低表达可使蛋白水解活性降低,破坏了纤维蛋白溶解和合成的平衡,导致ECM的沉积。ECM在子宫内膜中大量堆积,子宫内膜逐渐被结缔组织取代,最终导致子宫内膜纤维化,参于IUA的形成。
7.5 防粘连药物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间基质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胎盘、软骨、关节滑液皮肤真皮层等组织,起着滋养与润滑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吸收、抗炎性及防粘性等优点。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在宫腔停留时间较短,不能起到预防宫腔粘连的作用。
几丁糖是由几丁质经过脱N乙酰基转化而来的一种聚氨基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能选择性的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瘢痕形成,并起到润滑及生物屏障作用,做为防粘连材料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及外科领域。目前研究发现宫腔操作后应用几丁糖可降低患者宫腔粘连的发生[63]。人流术后宫腔应用几丁糖也可明显降低月经量较少或闭经的发生率,有效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但也存在其在宫腔内存留过短,没有很好的发挥抗粘连作用。
7.6 羊膜移植
羊膜是附着在绒毛膜表面的一层半透明薄膜,由胎盘滋养细胞分化而来。羊膜基底膜可以调控细胞的分化、形态、运动及功能。羊膜移植可以有效隔离子宫内膜裸露的创面,使其周围正常内膜以其为支架进行移行生长,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生长,并通过抑制TGF-β1、TGF-β2、TGF-β3及TGF-βⅡ型受体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使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减低,减少纤维化及瘢痕组织的形成。羊膜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TCRA术后防粘连复发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2010年,Amer等[67]证实宫腔重度粘连术后分别于宫腔放置球囊、新鲜羊膜移植及冻干羊膜移植,术后结果显示羊膜移植组患者宫腔粘连程度明显减轻,且新鲜羊膜移植效果好于冻干羊膜。但目前国内尚无TCRA术后行宫腔羊膜移植病例的报道,且国外学者的研究样本量小,缺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无法推断其远期可行性及有效性。
7.6 8 预防
近年来,随着人流术及宫腔操作的增加,宫腔粘连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引起的月经紊乱、不孕等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任何一种宫腔操作都有可能引起IUA。临床医生需严格掌握宫腔操作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操作规范,避免过度吸刮宫腔。加强计划生育宣传,使育龄期妇女注意避孕及孕期保健,尽量减少或避免因意外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术,避免子宫受到多次创伤;避免生殖系统感染、注意生殖卫生。宫腔操作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人流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或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恢复月经周期及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但也有学者持相反态度。田秦杰等[70]学者发现GnRH-α可代替雌激素过敏者有效预防子宫纵隔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广大孕龄期妇女要提高保健意识,尽量减少宫腔操作,一旦出现月经量减少或闭经,应尽早检查。
9 展望
目前,宫腔粘连主要集中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和术后如何预防再粘连的研究,对于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治疗效果和生殖预后与粘连的类型、范围及子宫内膜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判。重度粘连的病例,因其对子宫内膜造成的损伤较大,手术后常易导致粘连复发。TCRA术后重度宫腔粘连的高复发率及生育问题仍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难题。Berman等认为术前粘连的严重程度与宫腔整体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术后生育能力的恢复[71]。子宫内膜的再生能力很可能与个体基因相关关。中南大学自主研制的宫腔粘连治疗装置,能使子宫前后壁完全分离,动物实验证实具有很好的生物及细胞相容性[72],一旦应用于临床,可能解决粘连复发的难题。随着成体干细胞研究的不断发展,成人干细胞治疗可能解决TCRA术后子宫内膜缺损的修复问题,为宫腔粘连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机制及治疗靶向。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570.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

  • 论职高美术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问题

       摘要:在现当代社会对美学理解加深的环境下,职业技术高中美术教育实践总结出学生美学修养有关键性影响。为使职高学生强化美学艺术鉴赏,结合职业特性和提升工作能力,本文将讨论美学修养…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中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比较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对中美两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到中国侧重于教师的个人修养而美国更注重教师在职业上的能力。发现中国在规…

    未分类 2014年10月14日
  •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工作

    邓小平曾说过:“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真理!”学习只是一种途径,我们真正的目的就是能够学以至用,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自己的所学一展所长。成为当今社会上所需要的会计优秀人才。然而,会计…

    未分类 2014年10月19日
  • 人文教育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性

    在十四世纪时期,有一场从意大利开始兴起直至西欧各国在16世纪纷纷参与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以文艺创作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壮大促进了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未分类 2014年10月21日
  • 论五四文化对当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影响

    【摘要】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自发发起的爱国运动,五四文化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影响有利有弊。在五四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的教育体制在蔡元培先生的领导下进行一系列有成效的改革,实…

    未分类 2014年10月30日
  •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日语教育

      摘要:应新课标要求,少数学校开展了以日语为第二语言的特殊课程,以日语代替英语。高中的日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的地位是等同的,同样要参加高考。日语放在高中学习毕竟是全新的尝试,还需要教…

    未分类 2014年10月29日
  • 普通高校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初探

    摘要: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坚持在本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丰富多元化音乐教学资源,建构完善合理的音乐课程体制。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儒家文化在其中占有最突出的地位。儒家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德育内容极为丰富,大体可归结为德教与修身两个方面…

    未分类 2014年10月21日
  • BS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本课题的目的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灸处方配伍规律的获取途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获取针灸处方研究的挖掘模式,为针灸处方配伍规律研究提供有效、可行的数据分析途径。 并且在不同的疾病中,…

    信息技术论文 2014年10月11日
  • 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高校的消防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高校频发的火灾断送个人家庭幸福,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此,本文就高校消防安…

    未分类 2014年10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