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

【摘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学困生”的比例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物理学科的学习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如何做好物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简单分析了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简单的建议,希望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能够实施有效的转化策略,阻止并逐渐缩小物理“学困生”的比例和范围。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物理学科难学是早已被公认的事实,这种困难在初中阶段表现的尚不明显,但一进入高中,物理学科难学的一面就逐渐显露了出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第一个跟头就栽在了物理学科上,其中也不乏一些在初中阶段物理学习很不错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物理“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往往是最大的,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如果做好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往往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而要想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首先要明确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一、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一)物理学科内容较为抽象
   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一般都较为浅显直观,属于物理学科的入门阶段,因此,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都不会感到过于吃力,而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学科的特点逐渐显现了出来,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抽象深奥,对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要远远高于初中阶段,可以说,相较于初中阶段,高中物理无论是在难度还是抽象性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一些学生刚进入高中阶段,往往没能快速适应物理学科知识的变化,在学习方法方面依然沿用初中阶段的思想方法,使得物理学习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久而久之逐渐进入了“学困生”行列。
  (二)学生自身原因
  在物理“学困生”中,有一些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成绩才开始落后的学生,而更多的则是一些本身基础就不太好,从初中甚至是小学阶段就被列入“学困生”行列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大多数“学困生”往往都拥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心理,例如,基本上所有的“学困生”都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后也从不与老师沟通,上课容易分神,拖拉作业等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使得学生逐渐沦为“学困生”,并且一直在“差生”的泥沼中徘徊。
  (三)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印因素,又有环境因素,但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绝不容忽视的。一些教师往往只把视线放在一些成绩较好和成绩中等的学生身上,而很多的“学困生”则不在教师的考虑范围之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导致学生一旦成绩落后就很难再一次跟上来,从而逐渐沦为“学困生”,被教师“打入冷宫”,无法脱身。
  面对“学困生”成因的诸多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虽然物理学科看起来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但只要教师上的有技巧,一样能够让物理课堂充满吸引力。在以往的物理课堂上,“注入式”教育模式往往是最常见的模式,教师通过知识注入来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虽然这样的方式在短期内看起来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这种“注入式”教育只能加剧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反感。因此,教师要想办法通过多种手段和技巧活跃单一枯燥的物理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模式,像是讨论式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教学等等,教师也可以引进一些新颖的教学工具,如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不但可以让物理课堂变得“声色俱佳”,提高物理课堂的吸引力,同时,在直观的多媒体工具的辅助下,很多抽象的物理知识也会变得更加直观生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从心理上帮助学生重塑信心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长久以来都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感,即使是那些平日里看起来非常“刺儿头”的“学困生”,在他们内心深处往往也存在着自卑的影子。一旦学生失去信心,就会给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很多学生一看自己的成绩那么差,干脆直接放弃。因此,教师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首先要从心理上帮助“学困生”重塑信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困生”多一些关注,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设计一些较为基础的问题,用眼神和表情鼓励学生主动作答,甚至是直接点名,一旦学生取得进步,要毫不吝惜的给予夸奖,引导学生跟自己比赛,进行纵向比较,让他们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所获得的进步,在不断地关怀下慢慢地帮助学生重建早已坍塌的自信,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打好心理基础。
  (三)适当引入分层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学困生”都很难跟上教师正常的上课进度,尤其是物理这样的学科,既然被划分到“学困生”的行列,这些学生即使想要学习,可能已经出现了完全听不懂课的状况了。因此,教师要想实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要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制定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给“学困生”设置一些要求较低的学习目标,在讲课的时候时刻关注“学困生”的听课反应,实在跟不上,教师可以考虑给他们做一些课外辅导,单独布置一份作业,另外还要引导“学困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听课难度。总之,就是要将“学困生”与一般的学生进行分层,采取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无疑是最为艰巨的,但是作为教师,不能因为任务艰巨就不去努力,教师要秉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思想,把“学困生”也同样视为宝贵的资源,努力帮助他们摆脱困难,让“学困生”也能够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杜华明.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胡燕,唐日新,徐德淼.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3]王书方.高一物理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49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

  • 数学的计算教学教学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营造鲜活、和谐…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教育教学论文】改变学困生的策略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素质教育的要求,呼唤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外语教学,作为一个刚从事教学工作一年的新手来所,对怎样提高学困…

    教学论文 2015年1月9日
  • 浅议“学讲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内容摘要】“学讲模式”是近年来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教改模式,这一模式是对传统灌输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扣住关键节点,课前精心准备,课堂周密组织,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与“用”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生活化教学正在逐步成为教学主流。生活化教学要求学生在关注生活的同时,在生活中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在体验生活中感悟知识,从而达到超越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浅析歌唱技巧与情感教学的统一

    摘要:唱歌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当然,所唱的歌曲,也是一种独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当今这个时代,歌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不断的发扬光大,而且被不同群体的人所接受,但是随着人们接受的歌曲…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之探析

    内容摘要:小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起始阶段,处在学习技能的积累时期。反思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学生反思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实施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学生为主体的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我国古代圣贤孔子所言。给我们的启迪是兴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乐意学习语文的倾向性强,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持久。语文教育教学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对韩国留学生汉语上声变调偏误的实验语音学分析

    中文摘要 汉语是有声调语言,而韩语是无声调语言。所以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对汉语声调变化的学习感到困难,而上声变调更是学习声调的难点。因此,本论文尝试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摘要:《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的知识。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积累学生的统计经验应该是统计教学的核心。本节课中教师为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授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教育除了要是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是学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