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方法若干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人教版的思想品德内容与过去有很大的改变,更加地贴近生活,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常识等各方面。人在认识生活、实践生活的过程中产生思想,因此思想品德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课堂理论结合起来,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分析教学特点,提出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方面,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 思想品德 生活化
  在改革后的新人教版教材中,思想核心是不变的,就是更加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七年级侧重的是“我的成长,”八年级着重强调“人际关系,”九年级阐述的是“我和国家、集体、社会的关系,”这些内容无一不是学生生活的逐步扩展为主线,内容生活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强调学以致用,强调课堂活动化,注重情景参与。针对这些改变,教师应该如何打造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呢?
1. 从学生兴趣出发导入课程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最大诱因,没有兴趣学生学习的状态就会由主动转为被动,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积极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当学生的感官进入到一个活跃的状态,再进入新课程学习的话,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很多,课堂效率会更高。当然在这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了解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识特点等适当地取舍教材内容,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的生动、有趣,选课的内容要更加的灵活,贴近生活,最大程度地体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特征。举个例子,人教版第七册《丰富多样的情绪》这一课学习时,首先本科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到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这些多样的情绪对人产生的影响有哪些,鉴于这个,笔者没有照搬教材教学,而是带大家玩了一个游戏——词语接龙,让同学们说出一个能表达情绪的词语,名词形容词都可,谁要是答不上来,就到讲台上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理解了人情绪的多样性,而且也锻炼了大家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敢于上台。另外,在导入新课程前,也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带大家进入课堂教学情境,在学习《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这一课时,在上课伊始,笔者就播放了一首《懂你》,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甚老师要播放这么一首歌给我们听?我们接下来要学什么呢?就像这样引起学生感知的矛盾,鼓励学生去积极思考,思维就会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就会迅速提升。
2.突出学生主体 创设情景化教学
  任何科学都来源于生活,最后都回归生活,而作为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课更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从课堂中获取生活经验。新课改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体验生活、累计生活经验,尽量跳出课堂四十分钟的局限,有意识地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和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生活、回归生活,从而提高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第八册《友好交往礼为先》中,笔者就根据电视上选美大赛的模式设计了“最佳礼仪小姐”和“最佳礼仪先生”的比赛,让学生参加知识问题并且有实际礼仪类的表演,在表演中,会设置一些障碍来测试学生的礼仪水平。表演结束后,由学生评委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判,选出两个最佳奖项,学生收获了很多礼仪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情境设定,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八年级的《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那一课,在教授理论知识后,笔者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情境:在火车上时,你想休息,但坐你旁边的人一直在高声谈论,这时你阻止他,他却说有权利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如何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尊重维护到他人的权利?通过这类问题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类似情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真正地贴近生活。
2. 将思想品德学习延伸到课堂外
仅仅是课堂四十分钟是无法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的,因此要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对课堂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扩展和补充,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结合当下热点、生活现象,精心设计出开发的、生活化的课后作业,比如在学完《网络上的人际交往》这一课以后,笔者就给学生布置了这么一道题:在各个网吧至少要调查30个人,了解他们对网络的态度及看法,以及上网的目的,笔者就只给出大概的一个方向,至于问卷怎样设计,要设计哪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摸索。这个时间让学生了解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3.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394.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9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9日

相关推荐

  • 声乐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

    声乐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它是人体的发声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声乐演唱是以“声”给人精神上的享受。现今学习声乐已经非常的广泛,而学习声乐又是一个艰苦的体力和脑力的活动过程。学生如果…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日
  • 【素质教育论文】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早在20世纪初,一些国内著名学者就呼吁重视美育。1999年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具陶冶人的情操、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提高思维能力等作用。学校实施…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5日
  • 浅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钢琴教学及演奏的渗透

    随着社会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给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和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它也改变了过去钢琴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和学生群体被动受教的弊端,大大开拓了钢琴教学的延展层次,优化…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8日
  • 浅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法及教学方向

    [摘要]:小学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生涯的重要启蒙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旨在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奠定英语基础。而就小学阶段而言,又能将其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进行,如何让…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学生为主体的语文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我国古代圣贤孔子所言。给我们的启迪是兴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乐意学习语文的倾向性强,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持久。语文教育教学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让“创新”之花盛开在课堂教学中

    内容摘要: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社会前进的步伐驱动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又是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所谓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应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也备受关注,与过去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比较常见,但由于部分教师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绪 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力也日益增强。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日益成为有时代责任感的教育者的共识。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艺术…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9日
  • 金庸武侠人物归隐现象分析—以“射雕三部曲”为例

    摘要:在金庸先生15部作品中有9部的结局都是以主人公的归隐收场,这些江湖大侠或是因形势所逼而隐于塞外,或是因性格使然而甘于平淡。他们总是在功成名就,誉满江湖时悄然离去,去找寻属于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7日
  • 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成效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的发起与逐步推行,各类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受到关注。而初中生物作为一项极具科学性与实用探究性的学科,如何改变其原有的授课模式,构建更加高效的初中生物…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