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谈母语迁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

摘要:语言迁移一直以来都受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的关注。迁移的研究正式进入语言教学研究领域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五十五年的争论,到现在也还是二语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重在探讨母语迁移对汉语学习者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母语迁移对对外汉语的启示。

关键字:母语迁移 对外汉语教学 学习方案

母语迁移一直以来都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从开始时过度认为母语负迁移的作用,到推翻轻视语言迁移,再到现在的可以正确认识母语迁移,学者们都没有离开对语言迁移的研究。而母语迁移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 母语迁移的发展历程

迁移原是心理学的概念,指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在迁移被引申到语言学领域后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拉多受行为主义的影响提出了对比分析理论,他认为第二语言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后获得的。 在习惯形成之后,当学习者处于其他环境中,也会自觉的做出反应。但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目的语之前就熟练的掌握了母语的学习系统,这时,就存在了母语的迁移问题。而拉多强调了母语的负迁移,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就是来自母语的干扰,可以通过对比来推测目的语的难点,差异越大的越难学,而差异小的则比较容易习得。在找到重难点之后,主张用不断的刺激训练来加强学习效果。

(二)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对比分析理论受到了巨大的争议,许多学者实验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与母语差异大的知识点都是二语学习的难点,学习者常常在目的语与母语相似的地方产生偏误。当时,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规则。它不是具体的语法规则,而是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深层的最本质的东西。例如任何语言都会有主语谓语宾语等等。又随着中介语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的兴起,对比分析不再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应该把学习者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来研究,来真正了解二语习得过程。塞林格提出的中介语假说,认为中介语是学习者在学习中所产生的介于第一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独特语言系统,有它自身的规律。同时中介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知识的输入,它自身的结构会不断的调整,并向目的语靠近。偏误分析系统对学习者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科德认为偏误分析应该通过收集、分析语料,鉴别偏误,对偏误进行分类,解释偏误的原因,评估偏误来完成。偏误分析研究者发现偏误不仅仅来源于母语负迁移,还来源于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等等。

(三)到了七十年代,语言迁移再次受到了教学领域的重视,人们对母语的迁移的看法更加理性、客观。人们不再否定母语对二语教学的重要性。母语迁移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者主动的、有创造性的二语习得的一个环节。

二、母语迁移的具体表现

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特点,母语作为已经习得的语言就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迁移。母语迁移体现在汉语学习的许多方面,下面本文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来看母语迁移的表现。

1. 语音迁移

母语迁移最明显的表现就来源于学习者的发音。第二语言学习者大多带着自己国家的口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洋腔洋调”。来自不同语系的国家母语迁移的程度当然会有所不同。韩国和汉语同属于一个语系,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多的共同点,留学生学习起来应该很方便,留学生会很自然的进行母语迁移,更好的理解目的语。但韩语中也有一些与汉语不同之处,这些则是学习者学习得难点。相较于韩国学生,来自印欧语系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可能会产生更大的难度。汉语的四声更是众多留学生学习的困扰。

2. 词汇迁移

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基础和重点之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将母语词汇与汉语词汇进行比较,用母语来理解词汇意思及用法,有时可以有助于词汇的学习。但两种语言的两个词汇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完全等同的,在许多情况下,母语的负迁移都来自于假定同义词。所谓假定同义词指学习者认为的某种语言中的某个词项与汉语对应词的释义完全相同。但事实上,两种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这就会对学习者的迁移过程有所影响。例如,英语学习会将“have”和汉语“有”等同,因为汉语中“我有一本书。”在英语中可以翻译成“I have a book. ”。以为“have”的用法有都可以用,认为“有”有表示已经的意思,但“有”没有这种用法。再例如,英语中的“a best trip of my life”这里的“of”相当于汉语中的“的”但许多学习会直译“我最好旅行的我的生命” 。学习者这是就进行了负迁移。

3. 语法迁移

在语法方面,母语也存在着迁移。汉语和日语同属于汉藏语系,对留学生来说,学习汉字会比较容易,但是汉语和日语却有不同的语序,学生在语序上就很容易出错。汉语的语序是“S+V+O”型,而日语的语序则是“S+V+O”型。以日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就会对语序问题特别关注,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母语负迁移,产生偏误。量词也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在很多其他语言中例如法语等,都是没有量词的。所以,学习者很多情况下会忘记写量词,或者是用错量词。

三、母语迁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经过上述讨论,母语迁移会带来积极的作用,也会带来偏误。我们要积极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规避负迁移。

1. 发挥母语正迁移作用

母语作为我们已经熟悉掌握并多年使用的语言,是不可能在习得汉语时完全忘记,直接用汉语来思考问题,母语会对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这其中必定包含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地比较、探究两种语言,使学习者更加积极的运用正迁移来学习汉语。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母语要扮演着重要作用,它是学习者二语习得的一条纽带,要建立好于母语的关系,利用正迁移,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反复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比如初学者在学习语音的时候,学习者会不自觉的将目的语的语音和母语的语音进行练习,而一些语言的一些语音和汉语拼音的发音很相似,甚至是相同,学习者就可以利用母语迁移理解新知识,获得新知识。但母语迁移不能过度使用,过度迁移往往会使学习者产生偏误。随着学习者语言知识的逐步增长,学习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总结一些母语迁移的规律。

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语言与汉语的迁移特点,编写适合他们的教材。教材的内容根据语言迁移产生的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编写。而文中的对话应多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具体情境,这样更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母语迁移。

2. 避免母语负迁移

经多项研究调查证明,不同语言国家的学习者由于母语负迁移产生偏误的程度是不同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易产生偏误的知识点,规避偏误。

我们不能要求学习者放弃母语思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强化型训练,加强学生们的汉语思维。学习者不能只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异,更多的要了解汉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者在了解汉语的思维后,再学习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就会更加顺畅。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可以涉及一定的汉语文化知识,文化的差异也是众多留学生很难习得汉语的原因之一。比如说,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问一些他已经知道的事实,像“您来啦?”“刚吃饭啊?”“买菜啊”等等。教师应解释说这些话不是真的询问,而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在对比两种语言的差异后,加强训练,这时就可以准备一些情境对话,让学生来加强练习。这样就能更好规避母语负迁移。

四、结语

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汉语习得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也就这几个方面对语言迁移的表现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教师和学习者都应积极利用正迁移,规避负迁移。希望这些启示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

[3]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唐承贤.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五期,2003.09.

[5]于波.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问题.理论研究,2013.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8945.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2月22日
下一篇 2014年12月22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

    毕 业 论 文 目 录 英文摘要 1一、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 2(一)呼吸的分类 2(二)正确的发声与呼吸在歌唱中的状态 3 (三)正确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4(四)歌唱中呼吸与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1日
  • 对小学美术学科特点及其教育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科特点的研究,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这样的目标,将美术学科特点与教学工作优化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浅析呼吸对古典舞的重要性

    摘要:呼吸象征着生命,没有呼吸,生命就不复存在。可见,呼吸是对世间万物的存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舞蹈,呼吸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呼吸赋予舞蹈生命力,在舞蹈中贯穿于始终,…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技工学校政治理论教学的现状和改进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模式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不断转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技工学校是以培养面向生产到管理的人才为本的,它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因此,技工学校的政…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在初中牛津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谐教学关系

    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孩子思想成长最快,转变最大,同时也是最敏感,容易受情绪左右行为的时期是十二岁至十四岁的初中时期,同时也是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因为身体上的快速成熟成长,孩子们思想…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创设阅读情景,提升阅读能力

    摘要:眼睛对于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人们都是通过眼睛来获取外界有用的信息,然后传递给大脑,大脑进行处理,通过身体反映出来。阅读能力决定着自身其他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大多的研…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当强化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既教育”形象地阐明了教学工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广大教师要避免枯燥生硬地讲授专业理论和技能,要将计算机能力培养与学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教育教学论文】高校教务管理服务现状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作为高等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与基础,教务管理是整个教学体系正常运作的核心枢纽;同时,它也是落实教学目标,全面培养美、体、智、德人才的保障,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22日
  • 【教学论文】Photoshop 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实践

    【摘要】随着电脑科技的快速发展,设计类软件在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形象设计、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产品造型…

    教学论文 2014年11月26日
  • 浅谈日渐多样化的高中体育教学方式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育界的广泛传播,高中体育也迎来了一波改革浪潮。在分数至上的高中校园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体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今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不只局限于智力发展上,在…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