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认为首先要创设良好情境,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再次促进学生积极互动和及时组织有效训练。 
【关键词】情境 探究 互动 训练
【正文】
所谓有效性,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个常谈的话题。有效即效率高、效果好,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通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浅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良好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主动参与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设学习的桥梁,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特长,提高素质。例如:课始老师的导入:“小熊给小朋友们寄来了一封信,寄给谁了呢?请大家找一找。”小朋友们兴趣骤起,纷纷寻找。老师请找到信的同学打开读一读,新的教学内容就此展开了。 多妙的开头啊!
在某一教学过程中,老师承接前一项训练内容,说:“小朋友玩得正高兴,突然天色昏暗,眼见就要下雨了。这时小白兔来了,带来了很多伞,他的伞可不是卖的,而是送给做对题目的小朋友的。” 学生纷纷抢着做题,多好的故事渲染啊!
多媒体传真:小猫亲切的叫卖声:“卖苹果,卖苹果咯!”小鸟飞来了,说:“我买9个”,“小朋友,请你帮小猫算一算,还剩几个?”浓厚的生活情趣,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而且这样在解答问题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活跃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例如: 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24×4”,教师提出一个挑战性问题:同学们,你们会算吗?面对挑战,同学们主动地进行小组讨论,研究解题策略,探索出了三种方法:⑴24×4 = 24+24+24+24 = 96;⑵20×4=80,4×4=16,80+16=96;⑶24×4=(20+4)×4 = 20×4+4×4 = 80+16 = 96。通过分析讨论,都认为第一种算法不好,太麻烦了!第二与第三种算法思路相同,更喜欢第三种。把两位数乘以一位数转化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位数,很快总结出计算法则,最后讨论能否用竖式表示。这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增加了数学思维含量,使学生实现了快乐、轻松和高效地学习,既满足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促进学生积极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学生探究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师生互动的“过程”主要以“经历”为特征的师生互动过程。现代教学观认为,以“经历”为特征的师生互动过程,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习又是一个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的,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自己适应能力的一种活动。有效的师生互动,必须有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它既可能是师生思维的冲突,也可能是师生思维过程的相互补充。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边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现在你们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吗?
(教师:先呈现一个三角形,并把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遮住,只露出一个角)
生1:我猜是它是直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两个有可能分别是直角和锐角。
生2:我猜是它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两个有可能也是锐角。
生3:我猜是它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一个锐角,另外两个有可能分别是锐角和钝角。…… 学生争执不休,各持己见,各有各的说服,各有各的道理。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而且掌握了知识。所以说这样的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
这种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亲身体验, 进而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他们情感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体验成功。
四、及时组织有效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记得一位数学家说:“学好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数学”,所以说组织有效训练是学好数学至关重要的一环。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它,既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应该尽量做到:⑴练习的量要少而精。⑵题目具备典型性。⑶题目类型能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⑷练习的题量适当、恰到好处。 ⑸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尽可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作业要求,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素质。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902.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对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误区的分析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一点已经成为了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立足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作文指导效率等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培养与数学教学工作的联系

    【摘 要】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当个人面对不同情景、不同问题时通过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技巧来合理解决当前所面临问题这一过程中。要培养个体独立思考…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信息技术辅助中考数学压轴题理解的探究

    【摘 要】在分析教学软件的特点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几何画板对近几年福建省内的数学中考压轴题进行解析,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关键词】几何画板;中考压轴题;学习理论 引言…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谈谈舞蹈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摘 要 舞蹈是一种享受的艺术,它借助了舞台灯光、舞者妆容、服装、道具、演员表情等给人一种美的体验。而舞蹈表情和舞蹈表达是形成舞蹈图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舞蹈性能的重要…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探索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其逻辑性非常严密。在许多初中学校里,数学作为三大主课之一,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然而,随着“新课改”教育教学方案的深入推广,许多初中学校开始…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教学论文】浅谈教学活动中内在体验和生命特性展现

    教学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复杂性系统,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活动,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活动。对于教学不确定性的论述不是否定教学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日
  • 【素质教育论文】注重问题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摘要:问题教学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同时,新中学教学大纲指出:“创新意识只要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教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初中数学新课堂导入方法与策略

    摘要:万事开头难,对于教学来说课堂导入是起始环节,方法得当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上来,可以为全节课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新课程的导入要求既讲方法,又讲策略;让学生既…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有效阅读源于巧妙切入

    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优化这个过程,增强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就要选准最佳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抓住文本中统摄全篇的关键性的细节作为切入点,建构有价值的主…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8日
  • 实习基地间的对比分析

    2013年9月1日,2010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10名学生分别派往周口一中6名学生、李庄小学4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育专业见习活动。2013年10月14日至12月30日2010级…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