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之探析

内容摘要:小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起始阶段,处在学习技能的积累时期。反思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将学生反思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文作者根据小学生思维活动的现状,结合新课改目标要求,对当前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反思能力 培养方法
   反思能力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学生思考分析能力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现代汉语学认为,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过程和问题,通过分析总结活动,得出经验和教训。传统应试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时,不能对小学生反思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和培养,重视学生学习新知方法的教学,解决问题策略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新知过程、探析问题进程以及学习活动表现等方面的指导和评析,小学生缺少进行能动思考分析的时间和机会。而反思是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思和问题解决并列为思维的两个基本技能。教育心理学认为,反思是人们对于未知事物或存在问题产生困惑、怀疑,从而进行思考分析,实现改进和提升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剖析能力,有利于培树学生的正确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已成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探究课题之一。现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进行论述。
   一、寓情于景,创设小学生主动反思的浓厚氛围
   反思能力是思维能力水平的较高形式,需要小学生具有良好、正确、科学的思考分析能力素养。小学生处于学习活动的初级阶段,学习情感比较“脆弱”,思维水平比较“低下”。很多小学生往往表现出消极、畏惧的情感,不愿参与反思活动,不愿深入思考分析。而小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学习活动程度和深度,与学习情感成正比。学习情感越浓,学习活动程度越强,深入越明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活动时,要注重内置积极情感的激发和“引燃”,利用小学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浓烈的情感积极因素,将数学学科教材所具有的生活性、生动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性通过教学情境进行有效展示,让学生“亲临”声情并茂的教学氛围中,内在学习情感得到“释放”,产生主动进行反思的“意识”。
   如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引发小学生主动反思的积极性,在新知导入时就做好情感激发的“铺垫”工作,利用数学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设置了“动手找出现实生活中三角形形状的物品”动手操作的教学情境,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情感得到激发,参与学习激情“点燃”,这样就为小学生主动反思学习活动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石。
   二、能力第一,积累小学生有效反思的经验技能
   实践证明,学生的反思能力与自身的学习经验、技能素养等方面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波斯纳的“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进行有效的反映。同时,小学生的反思活动基本都是以自身的学习过程为反思对象,结合自身所具有的思考评析水平,做出一定的评判。由此可见,学习能力水平对学生的反思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加之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将能力培养作为提升反思效能的首要条件,提供充足的锻炼实践舞台,重视学习实践过程的指导,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探究、分析、思考等学习能力,为反思活动深入开展和切实提升,提供深厚的能力基础。
   如在“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探知解决任务交由学生“完成”,学生进行探析活动,认为计时时需要与普通的计时法进行区别,找出不同点,此时,教师有意识的让其中一名学生说出探析的过程和思路,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判。学生在评判活动中,结合自己的探析心得和解题经验,借助于集体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活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讲解问题过程变为评析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过程中,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由此及彼,对自身的解题过程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将反思能力培养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获得“双赢”。
   三、拓宽渠道,教授小学生反思方法的方法技能
   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比较单一,基本采用“自主反思”这一方法,小学生反思的能动性受到限制,反思的深刻性不明显,反思的实效性不显著。而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法多样,才能引起学生持久注意力,才能加深学生反思深刻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树立创新求异的教学理念,在组织学生开展反思活动上要“不拘一格”,形式上力求多样性,拓宽反思的活动“渠道”,凸显一个“活”字,采用自我提问、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教师点评等形式,让学生在多样反思活动中,反思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如在“发散性数学应用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多样解题途径基础上,采用自我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这些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等自我提问内容,促进学生思考的层次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
   总之,在反思能力培养的进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要按照新课改要求,遵循能力培养目标要求,课堂上重视反思活动开展,鼓励学生主动反思,善于设置反思情境,并能巧妙利用反思,“勾起”和推动小学生反思的情趣和深度,使小学生在乐思、巧思、善思中,反思活动效能显著提升,反思素养有效增强。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69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

  • 返璞归真 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回归自我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政治教学也迈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探究一条适应学生身心特点与教学工作要求的教学新思路,成为了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崇尚返璞…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高中数学与多媒体整合模式下教育研究策略与方略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是集函数、图像、概率等于一身的一门学科,多媒体技术具有容量大,涵盖面齐全,容易操作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和高中数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老师将其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通过画面…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探究:如何构建初中语文作文教育有效课堂

    摘要:尽管近年来中学生的考试压力不断增大,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无论是考试形式还是考试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与改革,当今的考题逐渐面向整个社会,题目的设置更加灵活多变,尤其…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

    【摘要】意象是心灵主体生命情调与客体自然景象的融合,是中国艺术生命精神体道、体生、体物、体心的集中表现。李清照今存词四十多首,其中涉及到花意象的有二十八首之多。李清照笔下的花意象,…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教育教学论文】浅谈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标准

    【内容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谈教育教学质量的“绿色”标准。引论部分总说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理解和看法;正文部分从追求可持续的质量,追求过程、方法和结果相统一的质量和追…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日
  • 新媒体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利弊及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新媒体的应用范围不断得到扩展,为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但是新媒体在为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夹带着一定的挑战。以下,笔者将以新媒体在中职英语中的利用为例,浅…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让“创新”之花盛开在课堂教学中

    内容摘要: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社会前进的步伐驱动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又是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所谓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应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摘要:《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的知识,处在小学统计知识的中间部分,学好本课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对后面统计图的学习有很大益处,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越发的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尤其是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有效应用,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下…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摘要:初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如何有效的通过初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活动来培养学生掌握以及认识初中政治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有效的科…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