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挡了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新课改

摘要 : 全国已经实施新课改已许多年,但是,此次新课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甚明显。问题究竟是出在何处呢?归其原因,主要来自课程、教师、学生以及教师培训等。课程因素为,大众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冲突;教师因素为,教师能力层次不齐,教学理念停滞;学生因素为,学生能力层次不齐而且班容量过大;在培训教师时重课程理念,轻实践。
一、无法使得新课程“大众教学”实施的原因
在新课改中提出了大众教学的理念,然而在数学这门学科却无法将在其实施。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并非所有人能学的懂,而且学生能力水平想尽不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下,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初一起步时就已经存在不小的差距,许多学生在小学接受教育时没有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本以是数学边缘生,加上其意志不坚定很难对数学产生极大得兴趣,无法在回到数学的课堂,已经和数学无缘,不得不说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思想使得新课改所提出的大众教学这一理念在初中数学中无法实施。

二、新教材内容的处理及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
在新课改的数学教材中大都套用了国外的数学教材,其目的是提高小学的数学水准,但是许多初中教师却认为:“新教材中所提出的螺旋式教学与好的教法背道而驰”。例如:攀枝花的数学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及“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板块,从而打破了传统中,“代数”与“几何”的体系。传统的教学与新课改教材的逻辑产生了极大分歧,由于许多教师都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理解新教材的连贯性,且需要教师不时地为自己的知识充电,这使得部分数学教师不由自主地返回到固有的传统模式。
三、新课改的评价制度对传统的考试制度所带来的冲击
新课改所提出的评析制度为全面评价制度,然而当今的考试评价制度依然使用的是传统考试制度。这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度加大,需要不断加入课本上删除的知识,新课改的教学评价目的是为了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激励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在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结果在冥冥之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新课改形同虚设。新课改要求教师评价学生时,将往日的平时成绩与最终的试卷成绩相结合,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肯定。
新课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践时诸多环节问题多多,特别是考试制度和督导制度没有更好的相互配套。家长、教师、院校及教育部门,都依旧采用考试成绩来进行评判教师。这使得教师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双重标准使得教师晕头转向。因为,每一届的师生都面临着中考,而中考却是以学生的最终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最终去处。部分初中教师在实践中提出了具体的问题,例如: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去教学,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可是一考试就糟糕了,教师所教授的和考试所考的内容不一,而且在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一些所学的内容与在初中所学无法衔接。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课改对考试制度造成了巨大冲击。
四、新课标对西部和农村学生的考察不足
新课标是根据一些优秀教师的探索经验所编写,以及国际比较和基础性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对中国西部和农村却探索不足。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西部山区的设备过于陈旧,甚至无法作为正常教学设备使用然而,政府措施和相关的教学设备并未能及时的跟上。虽然,新课标对教科书、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评价等落差有所估计,但却未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如:西部和农村的数学教师的知识陈旧,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没有对新知识及时的充电和补充。尤其是对概率及一些开放性试题的知识的匮乏,缺乏创新能力,只能“照本宣科”由于,广大西部山区和农村教师很少参与教研探讨,对新课改在教学方向未能得到正确的导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标的推广。此外,落后山区教师收集数据及处理信息能力差,导致无法适应新课程教学。课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能进行局部的进行的修剪。
五、学生人数过剩和教师培训因素
按照新课改要求,倡导师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使得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维持在一定人数,然而许多学校的班额过大,教师控制难度加大,在有限的空间下去探讨及合作学习,就会带来困难。而且巨大的班额使得教师无法对学生逐一辅导。学生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且洞察力也不尽相同。新课改的教师培训是新课程推广的重中之重。然而一些教师对于知识的认识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且培训效果未达到预期目的。归其原因,主要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覆盖面不够广,一些教师无法参与教师培训。而且在培训过程中大都采取讲座、报告、讲授等传统模式。只是将老师作为一个承装知识的容器。培训的内容大都是一些理论知识而在实践知识却少的可怜,这使得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只能进行长期的揣摩。教师的培训过程形同虚设。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1768.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利用多媒体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许多优势。多媒体教学的使…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制定“知识与能力”目标建构有效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证研究

    中 文 摘 要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由这三部分组合且密不可分的整体。其中…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天才的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独创性或独立性,其次是它具有的思想的普遍性和深度,最后是这思想与理想对当代历史的影响,天才永远以其创造开拓新的、未之前闻,或无人逆料的现实世界”…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译林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初探

    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与沟通,而英语作为初中科目中的重要学科,更是如此,所以对于译林版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可惜的是,目前学生英语口语的使用情况并不乐…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英语兴趣培养

    摘要:社会需要发展,时代需要进步,这就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高中英语作为高中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英语的学习也是比较有…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6日
  • 就如何激发初中阶段后进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讨

    [摘要]:事实证明,比起其他以小学教育作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并不扎实,由此产生了该科学习情况的分化,并最终反映在成绩上。帮助学生学好初中英语,规避教学成绩两级分化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9日
  •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师生交流互动

    [摘要] 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新型的师生交流互动教学关系已经成为英语教师所关注的话题,“以学生为中心”是交流互动的理论基础,教师要侧重于信息的传递和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浅谈小学开展科学活动实践的记录探究

    摘要:实践记录指的是在学生经历许多科学研究实践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特殊的思想看法,既能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是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关于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市场营销是涵盖我国大多数行业的具有很强应用价值的课程,并因其实践指导意义而在各类职业学校开设,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本门课程是学习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课程集应用性、实践性、操…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