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方法与技巧的研究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不断进步发展,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民族声乐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音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音乐教师的教育,在这个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时代,如何有效快速的培养一代音乐家们才是最重要的。本文从当前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几点关于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方法与技巧的研究。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现状;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由于音乐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攀升,但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却远远达不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尤其是民族声乐的教育面对着严重的挑战。当务之急应该做的就是切实提高民族声乐的教学质量。在新的课改要求下,民族声乐的教师更因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民族声乐学习。民族声乐的发展加上广大人民群众审美的不断变化,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一、当前民族声乐的教学现状
民族声乐是我国的民族特色艺术形式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声乐教学包含技术和知识的教学,艺术是最求的最高境界,但艺术不能取代技术,因为技术对于艺术起到了辅助和服务的作用,不容乐观的是当前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当前一部分的民族声乐教学没有引起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可以说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本身对民族声乐并没有兴趣,他们往往是父母或者是老师要求他们学习的,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面对学生的消极学习,教师没有具体了解找到问题的根源更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就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技巧传授吸收的并不多。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旧式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师以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2.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声音的技巧技能而忽视了审美的培养教育。由于应试教育遗留的不利影响,学生基于追求名利的压力,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审美培养被渐渐忽视。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总是不断的腔调学生的气息转换和共鸣等问题,他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分析声乐作品,即没有让学生从审美、艺术的角度深层次的解读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会一味的模仿教师的发音技巧但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发声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忘了民族声乐的审美艺术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3.当前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处在施令者而学生处于盲目听从的位置。由于民族声乐学习的困难性,学生过于听从教师并一直服从教师,这就使得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艺术的个性离开教学过程,学生不敢提出疑问、不能大胆探索自身的个性学习,因此学生在不断创新的艺术领域无法发散思维、积极创新。
4.当前民族声乐教学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教学选曲单一,不能很好的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由于不同时期人们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不尽相同,传统的重视技巧的声乐教学体系仍被许多音乐院校利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材和作品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就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二、提高民族声乐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1.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人们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极为重要的。培养了兴趣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技巧,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不同流派的民族声乐作品,让他们在学习中国民族声乐的过程中了解国外的优秀声乐文化,做出对比,不断创新。也可以借鉴美声唱法的技巧从正反两面学习民族声乐。
2.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声音训练和理论传输的同步,注意技能和审美的综合素质提高。当前民族声乐教学中学生虽然刻苦练习声音的训练,但对于发声的原理以及气息的运用等基础的知识了解甚少,学生仅仅是模仿老师发出的声音。教师向学生讲解了基本的理论,学生训练起来就更加找得到方向。同时,感受美、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才是民族声乐教学的目标,技能固然重要,但技能也是为民族声乐的审美服务的,比如说,能够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造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看待和处理技能训练和审美素质培养的关系,声是途径,情是目标。民族声乐是一种艺术文化形式而不只是一种发声形式,注意二者的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3.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方法技巧。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基础都不尽相同,针对学生嗓音条件、性格、声乐基础的不同,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条件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这样既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决不能用一种自己用着最舒适的教学方式去教育所有学生,这既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与艺术的自由、个性、创新特点背道而驰。同时民族声乐教育不像是数理化教育教学一样具体形象化,民族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学生有熟练的演唱技巧还要求学生拥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教师的教学跳跃性太强就会导致学生在声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不良的衔接脱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慢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教导学生,这样学生在民族声乐学习中就可以不断融入自己独特的理解,同时在教学曲目的选择上也不应该直接让学生练习最难的或者是最与学生水平相差较远的声乐作品,声乐作品的选择应该与学生的演唱水平成正比,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练习由易到难的声乐作品,作品的内容要由浅到深、层层递进。
4.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要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学生没有收到启发而只是盲目的模仿而无法自己深刻的理解声乐发声演唱技能也没办法形成自身对民族声乐这一艺术的正确理解。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一点一点启发学生自我探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积极的研究学习不仅真正理解了民族声乐的魅力所在而且掌握了正确有效的发声技巧。
5.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马克思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吸收效果要靠实践去证明,民族声乐是音乐,它需要学习者用歌声去表达歌曲和人的思想感情,民族声乐是一门融合技巧和情感的学科,它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理论来指导,更需要艺术实践去历练。每个人的声乐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正确别人的错误,而有的人还认为所有人的都正确,到底哪种方法和技巧是正确的还需要实践去印证。只会理论而不去实践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仅有实践没有理论的支撑又不能长久下去。在民族声乐学习中只有将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民族声乐是古老民族的又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声乐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科学正确、积极有效的民族声乐教学方法和技巧是提高民族声乐教学质量的关键法宝。教学质量的提高才可以是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才可以让学生掌握民族声乐的技能,同时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民族声乐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民族声乐教育教学关乎民族声乐的发展,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民族声乐教学方法和技巧。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3184.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30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30日

相关推荐

  • 科学作业,提高高中英语课后学习效率

    摘要:作为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好课后作业的科学布置以及提升学生的课后学习效率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师共同探索的问题。课后作业是对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巩固,并可…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是下一代接班人,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对幼儿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的形成,有句话说,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因此通过培养幼儿的平时的习惯很重要,在生活中的各个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8日
  •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是高中阶段较为重要的学科,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教育部门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可见其重要性。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强化学生信息技术…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摘要:《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的知识,处在小学统计知识的中间部分,学好本课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对后面统计图的学习有很大益处,也有助于学生今后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浅谈足球裁判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对足球裁判执法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场上足球裁判控制比赛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足球比赛能否顺利流程地进行。足球裁判在场上表现出来的执裁能力直接影响到比赛控…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

    内容摘要: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课外阅读?根据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推荐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授之以渔,掌握阅读方法;学会积累,办理“阅读存折”;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汽车驾驶教学中学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指导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中国私家车的数量也明显增多,随之带来的是,当前我国学车队伍的不断壮大。在现今庞大的学车队伍中,学车人员组成复杂…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0日
  • 【职业教育论文】实践教学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地位及策略初探

    【摘 要】在我国,各种教学模式的兴起带来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而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教学论文 2015年1月9日
  •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摘 要语文教学评价对语文教学起着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着指导和促进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作用进行阐述、说明和建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开展探析

    内容摘要:教师、学生,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因子”。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活动,能够使教师的主导功效有效彰显,学生的主体特性有效培养,达到教学相长的预期目标。新实施的高中数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