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之探析

内容摘要:学生个体之间由于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内容、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学困生作为学习群体的特殊类型,在各个学习阶段中普遍存在。学困生转化是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的现实要求。本文作者结合学困生转化工作体会,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情况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困生转化 教学活动
   面向所有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是新课改下学科有效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教育学家斯坦福·凯斯勒指出:“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授知识素养,而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会技能,对所有的教学对象而言,同时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社会存在体,在学习环境、解决问题、思考分析等过程中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学习活动效能之间处在一定的差距。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特性,是客观存在事实,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缩减”和“拉近”。学困生作为学习群体的特殊类型,在各个学习阶段中普遍存在。在新课改下,学困生转化工作,是高中数学教师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贯穿落实新课改整体教学目标要求的重要表现之一。本人现结合学困生转化工作,简要论述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转化学困生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一、重视师生沟通交流,“点燃”学困生主动学习激情
   学困生处在学生群体的“底层”,学习主动意识不强,学习内在情感薄弱,学习基础比较低下,但学困生也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关注。同时,教学实践证明,学困生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能够主动自觉的参与学习实践活动。高中学困生群体在学习探知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不愿学习、厌恶学习的情感状态,但他们的内心更加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上,要发挥情感激励的作用,抓住师生交流互动这一手段,采用谈话、交流、座谈、家访等途径形式,主动与学困生开展交流谈心活动,了解学困生内心想法,掌握学困生情感状态,消除学困生后顾之忧,帮助学困生树立积极心态,用教师自己的“诚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困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主动积极的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应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时刻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进行实时的交流沟通,使学困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情感状态。同时,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高中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将充满趣味特点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放大和呈现,让学困生消除厌恶、被动情感,树立积极制动情绪。
   二、渗透分层教学策略,提供学困生展示自我“时机”
   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技能,跟上整体“步伐”,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忽视学生群体学习活动的差异性,采用“一视同仁”、统一要求、同一“尺度”的教学目标和方式,导致学生群体,特别是学困生群体跟不上“大部队”,对所教授的知识内容不能有效的掌握。这就要求,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上,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按照分层教学的原则,针对学困生学习能力低、接受能力差、学习基础薄的实际,设计出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的放矢”的分层教学活动中,学困生得到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供展示“自我”的时机。
   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以往学生学习的实际,特别是以往学困生在本节课重难点学习上的情况,结合该节课的能力要求、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等要素,采用了“层次性教学策略”,向学困生设置了“已知sinθ+cosθ=a,tanθ+cotθ=b,求证:b(a2-1)=2。”、“若x+sinα=1/sinα,y+cosα=1/cosα,求(x2y)2/3+(xy2)2/3的值”基础性问题案例,并且组织开展以优带差的学习活动,进行合作探析活动,让学困生在优生的带领下,进行有效学习活动,并有意识的让学困生“发言”,进行肯定评价,树立学困生能动学习情感,并在不同基础上获得进步,实现整体进步目标。
   三、强化学习过程指导,传授学困生有效学习“技能”
   学困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技能不高,对教师所讲授的解题技能、学习方法,不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都是导致学困生学习能力水平低下,学习活动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所应有的职责。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上,要强化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全面认真的讲解,对解题思路及解题策略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使学困生对解题策略能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逐步提升学困生解题技能,促进学困生解题活动深入开展。
   如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识点问题案例讲解时,学困生对该知识点问题案例的解答方法和策略不能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根据这一实际,设计出“设{an}是有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n为其前n项和。已知a2a4=1, S3=7,则S5为多少?”问题案例,让学困生在优生的合作互助活动下,掌握该问题案例条件之间的关系,教师进行指导分析指出:“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最后,教师总结该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由a2a4=1可得,因此,又因为,联力两式有,所以q=,所以,”。这一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将解题方法传授作为问题案例讲解的重点,使学困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借助于亲身实践体会,对该知识点方面的问题案例解答活动有了深刻认识和掌握,切实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技能和素养。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高中数学教师只有树立“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面对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将学困生转化工作贯穿始终,采用有效教学方法,实现整体性教学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704.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0日

相关推荐

  •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摘要】对于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初中生来说,物理这个词既陌生又抽象。加上社会上老是将物理与数学化学相提并论,容易使学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以为物理像数学一样抽象难学。因此,初中物理教…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健康教育论文】健康教育和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妇科相关疾病咨询以及就诊女性300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150…

    教学论文 2015年1月15日
  • 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培养与数学教学工作的联系

    【摘 要】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当个人面对不同情景、不同问题时通过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技巧来合理解决当前所面临问题这一过程中。要培养个体独立思考…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动性培养之探究

    内容摘要:学习内在能动性,是教师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教学进程深入推进、师生互动深入实施、学习活动高效开展的先决“条件”和思想“根基”。初中生学习情感具有复杂性、波动性和短暂性,能动性…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对小学美术学科特点及其教育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科特点的研究,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这样的目标,将美术学科特点与教学工作优化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5日
  • 数学课堂要让学生“玩”起来

    从教这么多年,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一上数学课时,个个都显得无精打采,或上课玩小动作,或打磕睡。但一听说上活动课了,孩子们就特别高兴,兴致勃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由…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英语教材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课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从“课本”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课本是上课之本。如果要把课本比喻成什么,那么可以比喻成一名教师,一张地图,一种资源,…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普通初中与培训学校语文教学异同的比较研究

    摘要语文性质决定语文教学是一项灵活又复杂的社会活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亦需跟上节奏。如今,普通中学和培训学校和谐共存,说明二者各有优点,相互被社会所需。本文力图通过对两类学…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3日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授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教育除了要是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同时,还要是学生…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7日
  •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练习讲评中的应用

    英语练习是学生语言知识巩固和技能训练的必不可少途径与方法,使得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闻和解决问题,促进语言知识技能有效内化生成。针对学生在英语练习中发现重点和难点,选用具…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