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浅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武术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以健身和自卫的方法,有着渊源的历史和雄厚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同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各地武术馆校迅速发展起来,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优秀人才,普及群众性武术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武术学校培养的武术人才多次在重大国际武术比赛中崭露头角,武术学校己成为竞技武术和社会武术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基地。武术学校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教育与武术教育密切结合、共同发展的办学路子(公办、民办、私立等形式),使武术走上产业化,这是对原有教育体制做出的有益的补充,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武术学校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对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顺应武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武术学校 中华民族 中国武术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多元功能;中华武术理论的哲理化,使之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攻防搏击之术和强身健体之法,而成为一种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本和处世之道。武术在中国流传数千年延续至今的事实,说明武术经过了历史的选择,能满足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对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武术拳种纷呈,门派繁多,历来主要靠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师徒传承是武术繁衍流传的主要形式。

1996 年邓晓峰发表的《我国民间武术学校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是较早关于武术学校的论文。该文指出:“武术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硬件设施较差;师资队伍把关不严;缺乏教学大纲、教材;生源混杂,轻视文化教学等。”[1]可以说该文比较全面、深层次地分析了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武术学校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在新环境新形势下武术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矛盾与以前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特别是近年来,武术学校逐步走向下坡,生存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关于武术学校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文献不断出现。

  国家加大职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国家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相,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于在1996年国家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从这些文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国家方针政策上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这些政策型文件也为社会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地方上各种职业培训班也是层出不穷,有些民办职业学校发展成了职业中专。一些针对性的电焊工、烹饪厨师班、汽车修理班等,这些职业化教育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付出的学杂费等费用相对武术学校低廉了很多,从付出与回报的角度分析,职业培训班时间短、消费低、见效快,这样造成更多的人特别是农村青少年会优先选择职业教育就业而非武术学校。

   在文化碰撞和冲击的时代,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逐渐向中国渗透的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当然也包括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和精神的中国武术。2004年人大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读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群小学生给他写的一封信,问到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温总理,您会练武术吗?”很显然,外国人心里对武术非常好奇和喜爱,认为我国人人都会武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虽然,我们正在为武术学校的发展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又面临一个不容乐观而且十分严峻的现实。来自日本的空手道、剑道和韩国的跆拳道近年来在中国十分风靡流行,逐渐成为一种在年轻人看来颇为时尚的运动,甚至是“酷”的标志。这些来自于国外的武技项目和中国武术开始争夺市场,并逐渐取得广大青少年的认可和追随。《佛山日报》曾以“武术之城掀起跆拳道热”报道了该市跆拳道开展的盛况。上海杨浦区的一位区长曾说,在该区新开了一家空手道馆,可谓热火朝天。现在在高校里,学生很少有选学中国传统武术套路,纷纷转向国外的武技项目,因为觉得中国武术套路就象“广播体操”一样,缺乏技击内涵。而京城的一家跆拳道馆却打出了口号“学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中国武术的千年精髓却要靠跆拳道去传承,这不能不说是武术的悲哀。  

  小规模武术学校在登封的武术学校中占有比例较大,一般人数从几十人到300人之间,大部分没有自己 土地,以租赁为主,主要管理人员以家庭成员为主,特别是100人以下的学校发展状况不是太好,属于维持状态,200人以上学校现状稳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具备一定的上升空间。

  课程由于地域不同有些所差别(1)半文半武式的,即半天文化课,半天武术课,文化课以语数外为主,其他科目为辅,这种模式以登封为主,原因是登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外地学员较多,以武术学习为主要目的,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是希望能学好武术,但是作为家长又想不让自己的孩子仅仅学习武术而无文化课学习,因此又希望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文化课教学较好的学校。而登封这种优势需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文化课教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武术学校的校长这一关乎武术学校的办学理念、关系武术学校的发展方向的关键人物。校长的个人素养对学校的发展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是能懂得专业的教育家和教育管理专家。无论学校有什么样的办学条件,都必须通过校长高屋建领的管理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因此,校长的作用对学校的作用不容忽视。

武术学校是以教练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武术学校,教练与学生朝夕相处,教练负责学生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管理,因此,军事化训练、封闭式管理、以教练员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成为各个武术学校主要管理形式。本文分别就文化课教师和武术教练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和获取的资格认证等方面,以及文化课教师的授课的门、类方面做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

  武术学校作为一个民办私立武术学校,在其教学、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文化课教师的高流动性、学员除武术外其他的才能培养缺乏和重武轻文等问题还有待学校进一步的去发现和解决。

武术学校在文化课课程设置上,虽说普遍是普九教材,但是开设的内容较少,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不同地区,不同武术学校开设的内容不同,有些地区多是以地方拳种为主,而且没有统一的教材,武术学校都各自为政,不利于武术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提高。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再加上武术学校的学生是随到随学制,造成武术学校教学进度无法统一,相关的考核就无法实施。规模较小的武术学校仍存在部门机构简化,职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己经组建武术教育集团的武术学校,董事会机制尚等完善,其在财物管理以及相关监督机构的建设上还有待提高。

制定政策,积极扶持。政策本身是带有强制性的。各有关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对武术学校的发展实行倾斜优惠,规范管理,从而使其走上健康的市场经济轨道。武术学校虽然属于社会力量办学,但仍属于我国教育事业和武术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制定具体政策,扶持武术学校经营者让他们能够获得实在的经济利益,树立他们兴办武术学校的信心。.

用竞赛促进教学与训练质量。竞赛是杠杆,对武术学校来讲,是检验教学、训练效果的主要手段与方法。衡量一个武术学校的教学与训练水平,一般常以运动成绩来说明问题,所以,经常或定期举行武术学校之间的各种类型比赛(表演赛、教学比赛、对抗赛、武术通级赛等),有条件的武术学校可创造条件、机会,尽可能多参加一些社会或政府举办的武术比赛,会极大地促进武术学校的教学与训练,扩大武术学校的影响,使学校越办越好。

建立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规范与完善武术学校的审批、监督、管理等各项法律、法规政策,为武术学校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武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更应着眼于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坚持健康、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实现在市场经济中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双收。只有这样,才能使武术学校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吐循环,促进武术学校的可持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lishi/4355.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17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17日

相关推荐

  • 【历史论文范文】浅谈《文化苦旅》的历史

    摘要: 《文化苦旅》的出现是因为作者受了一位美国老教授的影响,这位教授虽然年老却童心未泯,在其晚年冒险般地游历了我国西南部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这件事,这件事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2日
  • 【历史论文】浅淡蜀绣文化的历史

    摘要:蜀绣是刺绣工艺的总称,它以四川成都为中心,其历史悠久,根据晋代常璩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已经闻名天下,与蜀锦齐名,皆被誉为“蜀中之宝”。不仅如此,蜀绣还与粤绣、湘绣、苏绣齐名,成…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7日
  • 荆紫关镇兴衰探源

    一、荆紫关的得名及沿革荆紫关镇是今河南南阳淅川县下辖镇,自古以来就是边关重镇,历代在此都有建制。舜帝时为尧子丹朱的封地;西周为楚祖熊绎封地;春秋时隶属于鄀国;战国时西北部为秦国属地…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21日
  • 【历史论文】浅谈历史上的古建筑

    摘要: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历史和科学方面的价值。重视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是重视旨在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故建筑,进行现代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表现…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5日
  • 【历史小论文】关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建筑设计实践性教育课程体系教改研究

    摘要: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建筑历史理论的系统化应用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以建筑历史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动式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历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修身之道及方法

    摘要: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强调“四书五经之修身之道”的传统,认为只有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品质修养有了很高的境界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古人把道德水平、道德修养看做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大…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历史论文】浅谈唐朝“捶丸”运动的历史发展考证

    摘要:捶丸运动,作为曾经风靡中国古代宋元明的体育运动,作为现代高尔夫运动的起源推测之一,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雏形;捶丸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球类游戏,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曾经有着广泛地…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历史论文】康德目的论体系的内容和价值

    在康德之前, 就有人提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的观点。但前人认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所相对的主体是神,是神在主宰着人类发展,是神支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所谓的规律…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3日
  • 【历史论文】关于家电品牌历史战略研究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时至今日,家电品牌战略研究理论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品牌战略理论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品牌延伸理论,更是一个空白。但是由于中国大部分家电品牌在延伸的过程中…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历史论文】浅谈科学研究的方式

    摘要:科研,顾名思义,即科学研究。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科学研究工作者前仆后继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影响着从古至今的一代又一代人。科学研究是指探求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活动.…

    历史论文 2015年1月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