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浅谈民族唱法中“字正腔圆”的重要性

摘要: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历史十分悠久,唱法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唱法基本特点都是仍然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歌唱中的语言成为歌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音乐化的艺术语言。“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声乐的最高审美标准,它不仅要求富于歌唱性,而且还要求字音清楚。本文就通过研究民族唱法中的“字正腔圆”艺术,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以此对自己今后的演唱和教学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民族唱法 “字正腔圆” 重要性

民族唱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特点,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演唱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字正腔圆”是民族唱法的核心审美追求,在民族声乐中“字正”和“腔圆”二者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在歌唱中要得到通畅圆滑的声音就一定要将字音表达清楚,只有字音准了,才能达到“腔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对歌唱语言的要求是极高极严的,对咬字吐字很有讲究。吐字的字正腔圆是表现歌唱语言的基本技术,可以充分展现汉语语音的特色,保证出色完成歌唱语言的要求,体现出声乐艺术风格韵味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字正腔圆是形成声乐演唱风格的主要因素,是声乐演唱艺术训练的重要环节。

一、“字正腔圆”的含义

“字正腔圆”是民族唱法的最高审美标准。民族唱法中,歌唱中的字都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和平时的语言不一样,这样做是为了在歌唱中获得更好的共鸣。民族唱法追求的“字正”是指:咬字精准、吐字清楚、收圆字尾。“字”是演唱歌曲中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达到“字正”是民族唱法追求的审美目标。腔是歌曲旋律的表现,是歌唱中分清乐句乐段的表现,运用不同的音色或者不同的唱法,表现出来的腔都不一样,所谓“腔圆”是指一种圆润丰满的强调。

二、“字正圆腔”对于民族唱法的重要性

(一)“字正”对于民族唱法的重要性

语言是民族唱法的基础之一,咬字则是民族唱法的根本。 歌手在歌唱中的呼吸和共鸣等都是以咬字为中心展开的。古人云:“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古人把“字清”列为三绝之首,可见其在古代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那么源于民族传统声乐艺术的民族唱法更是强调“字清”的重要性。以情唱字、以字带声、以字带腔,这是民族唱法中“字”的突出作用。中华民族的汉字属于一字一音的单音字,结构比较特殊,唱法也很讲究,没有深厚的艺术基础以及艺术感悟是掌握不了民族唱法的精髓的。在民族唱法中,要做到以“说字”为基础同时又高于“说字”,也就是说在运用民族唱法进行演唱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发音清初、吐字清晰,把每一个字完整、清楚、真切地唱出来。

首先,“字正”是发音清晰的需要。咬字是经过唇、舌、齿、牙、喉咙等发音器官以后才发出声来,吐字则是以唇、舌、齿、牙、喉咙等发音器官咬出字以后把它们清晰准确地吐出来,在歌手的演唱中,每一个字的着力点和部位都是不同的,咬字吐字要清楚有力,保持口型,一个字咬出来都不能松动。其次,“字正”是民族唱法这一我国独有的演唱方式重要的形成基础,我国古代声乐艺术以及声乐艺术理论典籍都特别强调“字正”,即咬字、吐字清楚,学唱的人一定要做到字正且清,李渔的《闲情偶寄》里说:“字忌模糊,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细,先问有字无字,字从口出。”清代的徐大椿也说:“字若不真,曲调虽知,而动人不易。”歌唱者是否发音清晰,直接关系到他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有做到“字正”才能清楚准确的唱出每一个字音,才能增进和观众之间的感情交流。

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字是由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构成,唱字的基本方法是:字头是一字之始,准确清晰的字头是“字正”的开始,必须熟练掌握21个声母的发生部位以及方法,使字头清晰准确、有力量。字腹是歌唱中延长音的主要音素,如果字腹后面没有字尾,就要在此音素上延长声音不变。咬字的关键也是在于字腹的掌握上,字腹是一个字韵母中最主要的元音,是形成文字持久响亮的主要成分,是“以字行腔”以达到字正腔圆的最重要环节。字尾是一个字的收束部分,要收的轻而短、准确,它本来就是一个字音在演唱中的最后过程,也属于吐字发声的重要部分。

(二)“腔圆”对于民族唱法的重要性

中国民族唱法是从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发展而来,是从民族传统的曲艺、戏曲、民歌、说唱艺术中发源而来的,中国民族唱法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腔圆”,嗓音甜美清脆、宽厚响亮,富有韵味。 民族唱法要求歌唱中发出来的声音圆润、优美,要求口腔咬字发音的感觉、状态、位置等必须符合声音音响学的要求、特点,并充分运用声音的共鸣和腔体。咬字真切、甜美,字头短、字腹长、字尾清。给观众以圆中有方、柔中有刚的特别感觉。

第一,“腔圆”可以发出婉转优美的腔调,歌唱家在“腔圆”的情况下,往往可以最好的把控腔调,它可以实现每个字像枣核状一样连起来,唱得环环相扣,唱出来的字就像一串圆润的珠子那般连缀起来。其次,“腔圆”往往可以传递出歌唱者真实的情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腔圆”可以发出嘹亮、柔美的声音,要达到“腔圆”的歌唱状态,演唱者需要全身心投入歌唱的状态中,传递出最真实的感情,感动观众。况且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是十分重视以声传情的,中国传统的声乐作品中往往融入了作者最真实的情感,需要歌唱者在演唱中把它们通过歌唱这种艺术传递给受众。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关于字声的相谐,就要做到以字行腔,使声音在演唱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圆润贯通,不因吐字而使声音有所阻断,“腔圆”就是要是发出来的声音通畅圆润,字字如“贯珠”。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所谓的“字正”和“腔圆”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是一体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体的。“字正”是“腔圆”的语调前提,“腔圆”让“字正”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字不正,腔也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歌唱的内容,失去了圆润的腔调,“字正”也会失色不少。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对歌唱语言的要求是极高极严的,对咬字吐字很有讲究。吐字的字正腔圆是表现歌唱语言的基本技术,可以充分展现汉语语音的特色,保证出色完成歌唱语言的要求,体现出声乐艺术风格韵味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字正腔圆是形成声乐演唱风格的主要因素,是声乐演唱艺术训练的重要环节。

三、结语

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历史十分悠久,唱法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唱法基本特点都是仍然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歌唱中的语言成为歌曲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音乐化的艺术语言。民族唱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特点,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演唱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字正腔圆”是民族唱法的核心审美追求,“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声乐的最高审美标准,它不仅要求富于歌唱性,而且还要求字音清楚。在民族声乐中“字正”和“腔圆”二者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在具体的演唱活动中,二者是一体的,“字正”是“腔圆”的语调前提,“腔圆”让“字正”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字不正,腔也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歌唱的内容,失去了圆润的腔调,“字正”也会失色不少。做到“字正腔圆”,既可以发出优美柔滑的声音,还可以更好的表达出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感染观众。

参考文献:

[1] 兰倩.论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字正腔圆[J].大众文艺.2012,3.

[2] 陈岳琴.民族声乐演唱应力争做到“字正腔圆”[J].民族音乐.2008,2.

[3] 邹淑珍.浅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J].甘肃高师学报.2004,3.

[4] 梁惠敏.论民族唱法声腔美的艺术构成[J].长江大学学报.2005,4.

[5] 司瑞芝.民族唱法浅议 [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6.

[6] 刘雪妍.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字正腔圆”和“声情并茂”[J].音乐天地.2010,1.

[7]蓝静.应尚能“以字行腔”声乐艺术理论探究[D].武汉师范大学.2007.8.

[8]韦桂喜.浅谈民族唱法与其“字正腔圆”[D].音乐教育.2011.7.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lishi/6505.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相关推荐

  • 【历史论文范文】浅谈《文化苦旅》的历史

    摘要: 《文化苦旅》的出现是因为作者受了一位美国老教授的影响,这位教授虽然年老却童心未泯,在其晚年冒险般地游历了我国西南部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这件事,这件事使作者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2日
  • 【历史论文】论农民题材绘画中人物形象的演变

    摘要:油画创造于西欧,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中国油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西方艺术的相结合。现世纪改革前后,社会性质对中国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农民在不同时期的形象在油画中有不同的…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6日
  • 【历史论文】浅谈历史时期的科研生产力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历史的更迭中,科学研究扮演着其极其关键的角色。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然界,…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历史论文】关于家电品牌历史战略研究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时至今日,家电品牌战略研究理论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品牌战略理论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品牌延伸理论,更是一个空白。但是由于中国大部分家电品牌在延伸的过程中…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

    论文摘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而近几年才引起国人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历史论文】浅谈文字的由来历史

    摘要: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类历史上记事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文字形象的演变更是直观地反映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历程,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历史论文】浅谈中国漆画的艺术历史

    摘要:中国漆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一般装饰在彩绘漆器上,因而漆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漆器艺术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漆画已经逐渐脱离漆器转向绘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装饰品和工艺…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3日
  • 【历史论文】浅谈大学生的修身之道及方法

    摘要: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强调“四书五经之修身之道”的传统,认为只有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品质修养有了很高的境界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古人把道德水平、道德修养看做是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大…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7日
  • 诗经中服饰民俗文化考释

    服饰民俗是指以衣服和装饰为内容的民俗文化,它是人类对自身本能的一种高度理论性的发展和文化的体现,是承载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据先秦文献记载,生民之初是没有服饰的。《庄子·盗跖》…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26日
  • 【历史论文】浅淡蜀绣文化的历史

    摘要:蜀绣是刺绣工艺的总称,它以四川成都为中心,其历史悠久,根据晋代常璩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已经闻名天下,与蜀锦齐名,皆被誉为“蜀中之宝”。不仅如此,蜀绣还与粤绣、湘绣、苏绣齐名,成…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7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