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浅淡蜀绣文化的历史

摘要:蜀绣是刺绣工艺的总称,它以四川成都为中心,其历史悠久,根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已经闻名天下,与蜀锦齐名,皆被誉为“蜀中之宝”。不仅如此,蜀绣还与粤绣、湘绣、苏绣齐名,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主要以彩丝和软缎为原材料,包含有12大类,总共122种针法,讲究“针脚整齐,紧密柔和,线片光亮,车拧到家”。它主要以台屏、挂屏、绣衣、枕套、被面和鞋面等日常用品及欣赏品展现出来的。蜀绣能体现出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特点,且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片线光,针脚平,变化极为丰富,极具浓厚的地方特色。

关键字:蜀绣

一、简介

蜀绣又叫“川绣”,它起源于川西民间,因地缘关系而得名为蜀绣,它与湖南长沙的湘绣、江苏苏州的苏绣和广东的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它主要集中在重庆、绵阳、成都等地。蜀绣的特点可概括为“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其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彩鲜丽。

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尤以自然界为主题(如熊猫、花鸟)的蜀绣品种最具代表性。

据统计,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

蜀绣常用的几种针法有:

闩针:这种针法适用于绣制山水和孔雀羽毛等,以体现其真实和色彩。

晕针:能表现出绣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的质感,不仅易于浸色,而且体现绣物的光、色、形,把绣物的这种自然和真实感绣得惟妙惟肖。如鲤鱼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

车凝针:这种针法能够随事物的自然形态,而体现得生动活泼。

滚针:适于绣蜀葵、芙蓉花叶的叶脉,以及树藤、松针、烟云、人物衣褶等。这种针法能体现绣制物像的自然形态。

飞针:是一种适用于浸色的补充针法,而能掩藏原针层的埂子。

扣针:其特点能显出绣制物像的凸凹形状。

撒针:刺撒上去,以起到隐约的显现色彩、调和色彩和增添色彩的效果,适用于绣制金鱼的尾尖、雀鸟的尾子和脊背花纹等。

E针:这种针法可以浸色,多用于绣花卉翎毛。

拨针:每排可着两色,适宜绣雀腿和走兽。

梭针:适用于刺绣山水的岩石等。

虚针:一般用纵横参差的短针,如绣山水,着墨处用密针,不着墨处用虚针。

续针:蜀绣续针绣和广绣的续针类似。

二、追溯历史

(一)、西汉至宋代

西汉至最早记载蜀绣的文字,出于西汉文学家扬雄《绣补》一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蜀绣技艺的高度赞誉。而据文献记载,东汉蜀国最早的君王蚕丛已经懂得养殖桑蚕。汉末三国时,蜀锦蜀绣就已经驰名天下,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蜀国经常用它交换北方的战马或其他物资,从而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和经济支柱。

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在晋代,蜀绣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

唐代末期,南诏进攻成都,掠夺的对象除了金银、蜀锦、蜀绣,还大量劫掠蜀锦蜀绣工匠,视之为奇珍异物。

时至宋代,蜀绣的名气已经遍及整个神州大地,文献上称蜀绣的技法为“穷工极巧”。成都地区因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盛产丝帛,因此蜀锦蜀绣的制作生产“冠于天下”。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

清初艺人们吸取了顾绣的长处以及先长针刺绣而后扎针的民间绣法,使蜀绣进入一个繁荣的发展时期。

1831年(清道光年间),随着蜀绣行会的成立,成都的蜀绣店铺、作坊多达数十家,从业绣工也有1000余人。这一时期,刺绣产品开始由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产品逐渐划分为穿货、戏服、灯彩三个行业。绣品以本地织造的红绿等色缎和地产重要散线为原料。用线工整厚重,设色典雅,题材多且含吉祥寓意,具有民间色彩。

清代末期,政府提倡振兴实业,又在成都开办了劝工局,劝工局下设了刺绣科,专门管理蜀绣的生产和销售。蜀绣中不少精品被指定为皇室贡品,而且优秀的艺人还被授予“五品同知衔”的称谓,极大地鼓励了蜀绣的生产和制作。

清末至民国初年,蜀绣在国际上已享有很高声誉,在1915年国际巴拿马赛中荣获金奖。

民国后,蜀绣虽然不再绣制朝服和贡品,但绣制日用品的范围却越来越广,几乎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幼儿的披衫、鞋帽,大到结婚时的床上用品、室内装饰品及馈赠酬酢用品。随着刺绣范围和题材的推广,蜀绣的装饰性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历代名画作刺绣图稿的蜀绣作品也大量涌现。

抗战时期,文化中心南迁,许多画家和技工来到成都,为蜀绣的发展做出了极大地贡献。

(三)、1949年以后

1949年后,民间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技术上不断的创新。如它产生了能表现出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和能表现人物发髻的“螺旋针”,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等,这大大地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文革”中,蜀绣和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一样被作为“封、资、修”的东西加以批判,从事刺绣的艺人甚至被诬为“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服务”,致使刺绣行业转产,刺绣工人改行另谋生路。

1971年以后,成都蜀绣厂开始恢复生产,那些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的刺绣工人也纷纷返厂。20世纪70年代末,川西农村绣工人数达四五千之多,相当于刺绣工厂在职职工的15倍。她们除刺绣被面、枕套、头巾、手巾、衬衣、桌布等几十个品种外,还积极生产外贸出口的生纺绣片、绣屏等。绣品仍保持浓厚的地方特色。

1981年后,蜀绣有了较大发展,除蜀绣厂专业从事刺绣的工人外,农村郊县加工刺绣的人员迅速增至七、八千人。

1982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百花奖评选,以及1985年的巴黎博览会,蜀绣都赢得了极高的荣誉。

三、工艺特点

蜀绣有着“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的特点。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在经过了长期的不断发展后,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蜀绣的绣法灵活,适应能力强。一般绣品都采用绸、缎、绢、纱、绉作为面料,并根据绣物的需要,制作程序、配色、用线也各不相同。

四、绣品种类

蜀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既有偏重于实用价值的日用品,又有偏重于艺术效果的欣赏品。它主要有被面、枕套、绣花拖鞋及其它装饰用品等上百个花色品种。在古代的蜀绣品种中,主要是彩帐、礼品、官服、日用花衣、边花、嫁奁和条屏等。而在现代蜀绣绣品中,大小不一,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其代表作有双面异色的座屏《水草鲤鱼》、挂屏《蜀宫乐女演乐图》、座屏《大小熊猫》和巨幅座屏《芙蓉鲤鱼》等。这些作品都展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韵。

五、结论

谈到民间手工艺,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木版年画、风筝、皮影、吹糖人、面具、草编、蓝印花布、刺绣等等,每一个工艺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它们独到且高超的技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仅用于观赏,它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它所体现的价值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蜀绣是我国工艺美术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高超的刺绣技法。但是现在蜀绣的发展已严重衰弱,与其他三大名绣相距甚远。由于蜀绣技巧繁琐,工艺复杂,让许多求艺者望而却步,使得四川这一民族民间工艺瑰宝面临失传、绝迹的境地。因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蜀绣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我相信不仅是蜀绣,其他的民间艺术也都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而崭新的明天。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lishi/6888.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7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

  • 明后期河南地区水旱灾害与地方社会

    绪论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邓拓先生在《中国救灾史》中曾言到“我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在与灾荒…

    历史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历史论文】关于家电品牌历史战略研究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时至今日,家电品牌战略研究理论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品牌战略理论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品牌延伸理论,更是一个空白。但是由于中国大部分家电品牌在延伸的过程中…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9日
  • 【历史论文】浅谈文化发展与创新

    摘要:历史与文化并存,发展与创新并进,一直是我国针对文化发展与创新方面秉承的原则。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础也是最为传统传统的资本,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在社会发展如此之迅速的今天,依然能够…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16日
  • 【历史论文】浅谈工笔画的历史教学

    摘要:工笔画作为我国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等经典作品,唐宋时期达到辉煌,产生了阎立本《步辇…

    历史论文 2015年1月5日
  • 【历史小论文】关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建筑设计实践性教育课程体系教改研究

    摘要: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建筑历史理论的系统化应用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以建筑历史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动式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24日
  • 【历史论文】浅谈中国漆画的艺术历史

    摘要:中国漆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一般装饰在彩绘漆器上,因而漆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漆器艺术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漆画已经逐渐脱离漆器转向绘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装饰品和工艺…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3日
  • 【历史论文】浅谈“比较历史”下的可贵之处

    摘要:学界认为,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套不成文的规则,可称为政治生态。北朝鲜的政治生态还处于野蛮状态,甚至倒退。中国已从“阴谋政治”进入到“制度运作”的文明状态,但与发达国家比,…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9日
  • 【历史论文范文】浅谈中国历史上的水权制度

    摘要: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它的如何分配使用及归属权,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水权。水权的发展是随着历史的前进逐步建立发展而来的。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水权没能在古代得到…

    历史论文 2014年12月3日
  • 【历史论文】浅谈科学研究的方式

    摘要:科研,顾名思义,即科学研究。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科学研究工作者前仆后继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影响着从古至今的一代又一代人。科学研究是指探求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活动.…

    历史论文 2015年1月9日
  • 【历史论文】康德目的论体系的内容和价值

    在康德之前, 就有人提出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的观点。但前人认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所相对的主体是神,是神在主宰着人类发展,是神支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所谓的规律…

    历史论文 2014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