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论文】音乐美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音乐美学既是音乐学和美学必不可少的分支,又是两者深化的组合。音乐美学教育在我国有优良传统,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均在一定程度重视音乐在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音乐美学教育起到了不同寻常的作用。这篇文章中提到通过教学和学生课余这两个方面在大学大力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教育

   音乐美学既是音乐学和美学必不可少的分支,又是两者深化的组合。 18世纪,德国的音乐理论家,诗人舒巴特( Daniel’Schubarl 1739年至1791年)首次提出“美学音乐”的概念,但它却是从19世纪开始,在欧洲作为一门真正的学科逐渐建立起来的。音乐美学属于人文范畴,这就需要使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音乐艺术。音乐理论虽然来自具体的音乐实践,但是它是从整体把握音乐实践的经验,并进行总结,归纳而得出的。

   1音乐美学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1.1完备大学生的知识架构

   音乐作为传播文化的特殊载体,它不单纯是声音、情感的艺术,更是一种心态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音乐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聚集了各国家,各民族的艺术和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美学等知识,所以对于天天沉浸在物理和化学公式,但又渴望了解世界,了解艺术的学生,无疑是开了一个明亮的窗口。

   1.2音乐美学教育对大学生教育多样化的积极影响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而且通过音乐文本中蕴藏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社会形态、历史渊源等文化价值的拓展过程,使学生的思考方式,理智情感,价值观和其他方面也受到了感化。实现文化价值首先是接受者接受这种审美并在其文化结构上展开。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们对它本身美感的应和正是它的意义所在。如果要思索音乐美学在素质教育中的角色,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假设音乐美学是情感的动态的而人的心灵是静止的。音乐接受从最开始的到身心愉悦再到理解接受,是一系列的自下而上的流程的结果。因为音乐审美被人的主观意识所影响,所以在接受过程中,时时处处都与社会政治及其历史文化等深刻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接受主体一旦把审美物象作为自身的审美接受对象,就会依据自身的想法和感受,生活经验,审美哲学,文学素养等主观因素进行创造性想像。因此可以说音乐审美教育也是一种动态的再创造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多样化产生积极意义。

   1.3提高学生音乐修养

   成功的教育不单纯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塑造和改善人的个性。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音乐美学教育在教育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经过音乐美学教育的大学生能更好的领会到美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他们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健康的音乐使得人们的性情得到切身的陶冶。

   2在高校开展音乐美学教育的方法

  2.1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音乐类活动

   首先,每年举办两次歌咏比赛(或合唱节,或节日,或卡拉ok活动) ,每次都要主题鲜明、计划详细、安排周密,以防止表面热闹,或只有少数人参与,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多数学生走到台前,感受课外艺术活动的氛围。

   其次,创立民乐团,管弦乐团,合唱团,每周排练,活动时间最好不要小于三小时。排练曲目内容应事前确定。

   再来,举办约题讲座,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相关人员约题,最好选择宣讲和讨论结合的方式,每月举行一到两次,由校团委或学生会负责。讲座老师可以用一些创新做法,比方说:选择较为熟悉的剧目,如“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向同学介绍这就是著名的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一首圆舞曲作品。在演奏前对音乐家及作品著作背景作一个简单介绍,配上多瑙河的图片以及电影“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上”的画面更能使听众从专业的角度充分理解这首作品,我相信这样形式的音乐欣赏讲座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2人性化课程设置

   现在全国很多高校开设音乐欣赏,音乐美学等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带领学生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充分享受人类创造的艺术,品位音乐,感悟人生。扩宽广大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许多方面得到启发。

   音乐选修课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选择。在学时上不限制学生,允许学生连续选课。在内容方面,可以多科目、多样化,分层次开课。列如可以开设声乐、器乐、合唱、中外鉴赏等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层次上可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或音乐特长班等。这样形成一个广阔的课程空间,让学生可以享受挖掘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个性。如果一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直学修音乐类课程,那么四年后音乐就能成为他的一项特长。所有课程安排应遵从音乐类学科的科学性、规律性。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的教学需要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课程紧扣大学生的特点,扬长补短,科学训练。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智力优势和认知规律,采取音乐知识技能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他们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对文化蕴藏的独特见解引导他们解读音乐、理解音乐。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对美的诉求不断增加。现在,时代和社会对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成为有创新精神,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懂得审美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西方著名学者马斯洛认为:人对美的需求就像饮食对钙质的需求一样,美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健康。现在我们推行的音乐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审美理想,增强和激发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成为拥有进步审美观和健康审美情趣的人,成为文明的人及“审美的人”。美学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建立一个进步,文明,和谐的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权斌.弘扬高雅艺术拓展素质教育领域[J].上海教育, 2011, (19).

  [2]柳斌.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R]. 2011年11月6日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

  [3]杨贵仁.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 2011-11-14(4).

原创文章,作者:sowen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yyjy/6507.html

(0)
sowennsowenn
上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