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互动的若干方法研究

摘要:
本文以“馆校互动的若干方法研究”为题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学校教育与博物馆美术馆教育合作互动的相关理论、实践应用。本文形成时将能使读者对于西方、港澳台的成功馆校互动案例和我国馆校互动现状的不足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了解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使对馆校互动也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认识,从而探究出我国内地馆校互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再从那些成功案例中吸取可行性,探究如何展开学校“进”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博物馆美术馆“进”学校活动的教育项目设计方案,这些积极有效的馆校互动方案将可以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行之有效。
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到了博物馆美术馆经费问题以及开发馆校网络互动的问题,其目的旨在通过馆校互动的各个教育项目的实施去实现双赢。这非但对博物馆美术馆的教育职能有所充实,而且对学校教育的拓展无疑也是有所助益的。
关键词:馆校互动、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教育
绪论

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世界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博物馆、美术馆的交流日趋增加,我们不难发现国外的博物馆、美术馆总是人山人海,虽包涵了不同职业的人群,但最多的还是学生。这显然得力于当今国际博物馆、美术馆最有效的办馆理念:从“以藏品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从学生们的教育角度出发,建立起学生、学校、博物馆美术馆资源三者之间“人”与“环境”的合作互动理念,无疑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的重要趋势。而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为什么国外博物馆美术馆能如此受到欢迎?而我们却颇显不足,故而显见,我们必须借鉴学习,才能与日俱进,得以提高。
通过对国外博物馆、美术馆发展历史的初略了解以及对现状及趋势的初步认识,在了解了他们的管理经验后,如何去积极地对学校教育进行拓展和互动,也就应当视为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对学校的教育事业有所充实,而且对学校教育的拓展也有莫大的助益。
(一) 国内研究现状
现在我国大陆博物馆美术馆的相应教育还处于发展起步的阶段,教育研究颇为松散,未具有系统性,实例性的著作出现甚少,只有一些相关的文章。主要论述有见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钱初熹先生,《论美术馆的普及教育》一文,文中只对日本美术馆教育的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而在《新世纪美术馆教育的展望》一文中也仅限于对美术馆教育的类型和兴起的原因作了归纳和分类,介绍了美术馆与中小学的合作模式,虽对21世纪的美术馆教育的发展动向作了积极的展望,但并没有对此课题再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究与实验论证。此外,还有厦门大学艺术系的张小鹭先生,《以教育为宗旨的美术馆学研究》。其他,尚有一些美术馆工作人员(陈洁全、李绪洪、祝明、马楚华)的相关论述。其中陈洁全是唯一曾在其文章中涉及到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的历史、性质和功能,其他则基本局限于从美术馆教育推广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相关资料的翻译以及简单实践经验的介绍。
而港澳台地区的馆校互动情况则较进步,因为他们的专家学者及学校美术教师对此课题的研究相对的比大陆要早和深入些,因为毕竟他们的美术馆教育的研究较早受到西方影响,早于大陆地区。在港澳台地区中,台湾地区在这一领域更列前茅,刘婉珍《美术馆教育理念与实务》是这一领域里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目前最权威的著作。总之,学习先进的经验与理论,并在积极进行理论的探讨后,教学合作实践、经验归纳与推广就需要更努力为之,只有各美术教育院系及研究所相应地开设美术馆教育以及有关博物馆的课程,和博物馆也积极地为在职教师举行教师研习会,承办世界美术馆教育研讨会等等,才能使美术教育的发展更为健全。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美术馆、博物馆与学校艺术教育合作的实践始于19世纪,迅速发展于20世纪,而世界各国在此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当大的部分是载于自1948年创刊以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出版物《世界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主编的季刊Museum International)中,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前苏联及日本等在这一课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为我国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3年还根据Museum International专门出版了一本名为《博物馆,创造力和教育》(Museums,Imagination and Education)的小册子,收集了世界各地在这一课题上的研究成果。其中还特别强调了“我们极力主张,所有国家的教师教育项目应该包括使用博物馆资源和使用博物馆教学技术的培训。”
英国博物馆学者Eilean Hooper一Greenhill于1991年出版的专著《博物馆与画廊教育》一书,该书描述了从19世纪至今,和未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轨迹,提供了博物馆教育工作管理的策略,并重点地介绍了这方面工作特有的方法,列举了一些好的实例。该书也是西方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互动合作研究的集大成者,其中颇多章节对学校与美术馆如何合作作了较具体而详尽的阐述,为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美术教师的合作实践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与可操作性较强指导模式。
此外还有《美国儿童博物馆1899一1997年的历史》(A history of children’s museum in the United States,899一1997)一书是研究学校与博物馆教育合作的新作。该书作者Herminia Weihsin Din调查了解了美国近三百个儿童博物馆,分阶段论述了美国一百年以来各类儿童博物馆的创立目的,创办者和发展历程,以及儿童博物馆各时期的主要教育哲学、内容、方式及赞助等。从本书中可获得美国儿童博物馆乃至其他类博物馆以学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学校为合作伙伴的清晰形象。
除了西方国家之外,作为我们近邻的日本,在这一课题的研究水平也较高,其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的经验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美术馆也就面临着必须改革、扩张的需要。在欧洲这些西方国家,有关学校与博物馆美术馆合作互动相关的教育研究和案例也很多。
在西方,博物馆美术馆常常视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在英国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列为“国家课程”,真正把合作落实到了学生群体教育之中,同时还为在校教师和博物馆教育人员提供了课程设计的方案。而在美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已落实到学生层面,注重馆校双方教育人员之间的互动,并形成第三机构中介方。协助双方沟通,让馆校合作成为博物馆发展教育的重要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国家非但都成立了专门的学校与博物馆合作实践与研究的专门网站,而且更为合作实践与研究成果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比如说日本,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博物馆美术馆为了适应时局的变化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变。由于它以往对于博物馆美术馆的美术教育不甚关注,所以颇有缺失。但现在它的博物馆美术馆功能已变得多样化了。
简言之,馆校互动的模式有:体验工作坊(Workshop),儿童游戏室、儿童绘本区、藉此举办以寒暑假为重心的艺术体验营、专题讲座、学生志工导览讲解、学校巡回展、流动博物馆等多种形式活动。如果部分地区“馆校合作”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这其中的原因不乏如下几点:㈠对双方的教学环境、资源、教育人员和财力之间的差异性不够熟悉,㈡对工作上双方尚属不够理解,和相互包容。相信只要在通过学习馆校互动的成功案例过程中,及时克服以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使馆校互动得到有效的实施。
研究方法、范围及限制
馆校互动的教学形式是在博物馆美术馆教育理论与学校教学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设计教育互动方案,论述馆校互动的可行性及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
事实上,由于学生及教师的压力很重,故促使学校很想进一步发展馆校互动。虽然博物馆美术馆为学校提供大量的资料与教育计划,但这些资源对于学校的常规教学来说是很难加以利用的。这主要是因为博物馆美术馆与学校的工作人员在没有深入交流,展览、参观等形式的情况下教育项目的设计就会显得过于单一,这对学生只能造成审美疲劳,激发不了他们的积极性。浪费了一些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的有利资源,无法能使学校善加利用。所以只有尝试馆校教育负责人员交流互动,利用体验工作坊(Workshop),儿童游戏室、儿童绘本区、举办以寒暑假为重心的艺术体验营、专题讲座、学生志工导览讲解、学校巡回展、流动博物馆美术馆等多形式的互动,才能从而更进一步的有效地进行馆校互动教学实践。
结束语

学生是国家的文化继承人,是未来的希望。博物馆美术馆与学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论从博物馆美术馆教育方面还是学校教育方面,其重要性日趋明显。我国内地学校对博物馆美术馆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也没有认识到博物馆美术馆“第二课堂”的作用。然而,博物馆美术馆对学校资源利用同样也不够充分。主要原因归结于两方的交流、互动不深入,面对我国馆校互动不利的各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在了解馆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之上,加强自身宣传,同时在寻求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将馆校间的教学资源、教育功能等方面的互补转变成两者资源的有效衔接。这种从学生本体出发,分龄、分众的合作互动教育方式的实施将有利于开创教育界的新领域。
笔者认为本文之论述还尚偏于简单和不够深入,显然还存在于不可避免的不足之处。本文的初衷是希望国内馆校互动的重要性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有效关注,因为馆校互动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容我们去努力,笔者仅是简单的希望国内的馆校互动可以做得更好。也希望自己在为人母的时候可以看到学校教学大纲相关课程设计是结合博物馆美术馆而成的。更希望看到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对馆校互动的大力支持,在设定相关的法律条例将学校对博物馆美术馆的利用转变成为对博物馆资源的约束力,从而使得这种资源的利用具备法律效力而更趋完善。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2054.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8日

相关推荐

  • 有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个性化辅导的基础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析,引出忽略个性化辅导的现状,经剖析其成因而提出夯实有效实施个性化生涯规划基础的建议。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涯规划教育 个性化辅导 职业生涯教…

    未分类 2014年10月21日
  •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素质教育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美国的教育家伯尔凯和史密斯曾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体现其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

    未分类 2014年9月28日
  • 探索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

    【摘要】 英语写作教学作为大学教学任务之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本文就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英文写作水平,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英文写作 能力 方法 英语教育作…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如何完善我国教育领域的激励机制

    绪 论一、研究背景(一)当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1999年8月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创造良好环境,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

    未分类 2014年10月10日
  • 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高校的消防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高校频发的火灾断送个人家庭幸福,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此,本文就高校消防安…

    未分类 2014年10月22日
  • 谈谈舞蹈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摘 要 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给人以审美愉悦。而舞蹈表情正是构成舞蹈形象的重要因素,也是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始终贯穿着舞蹈表演的整个过程,丝毫不敢懈怠,因为每一个…

    未分类 2014年10月14日
  • 蒋士铨剧本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蒋士铨是清代乾隆年间享誉四方的戏剧大家,他所创作的剧本塑造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至忠至义、至贞至烈、至情至痴以及至贤至惠。而每一类的女性…

    未分类 2014年10月20日
  • 如何对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创新型教育

    毋庸置疑,数学教学在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困难,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小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是属于相对简单的运算范畴,是对基本的应用能力的考察…

    未分类 2014年10月16日
  • 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儒家文化在其中占有最突出的地位。儒家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德育内容极为丰富,大体可归结为德教与修身两个方面…

    未分类 2014年10月21日
  • BS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本课题的目的是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灸处方配伍规律的获取途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获取针灸处方研究的挖掘模式,为针灸处方配伍规律研究提供有效、可行的数据分析途径。 并且在不同的疾病中,…

    信息技术论文 2014年10月1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