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析,引出忽略个性化辅导的现状,经剖析其成因而提出夯实有效实施个性化生涯规划基础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涯规划教育 个性化辅导
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紧跟着政策走,正如火如荼实施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提升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而努力着,但因种种原因,就业率提上来了,就业质量却始终无法提高。于是,大家在思考,是否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其实,共性基础上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辅导,才能做到根据学生兴趣、挖掘其潜力、树立合适的目标并为之制定计划,自觉主动的提升自我,逐步实施计划而最终达到目标,寻得其感兴趣而又能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
一、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曾经仅限于在临近毕业时,组织几次讲座为毕业生传授面试技巧、着装细节、提供就业信息等,现发展为包含职业规划与管理教育、素质能力拓展教育、创业教育等,逐渐走向系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和手段曾是“重灌输,轻讨论”的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也无法引发学生对自我人生发展和职业发展理想的思考、计划和实践尝试,现今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开始注重互动教学,以学生的参与调动兴趣和主动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从仅仅针对毕业生,侧重于“成品包装”与“短期促销”的“就业安置”模式转为贯穿大学教育始终,转而走向全程化,重视“产品设计”与成长辅导的全程化教育培养模式。
但是,以上种种完善后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及教育模式等,均是由共性教育承载的,过于同质化和一致化。注重共性教育而忽略个性发展是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辅导是相对于“一致化”“单一化”“标准化”“共性”生涯教育而言的,它是针对不同群体或个体进行的指导。高职类学生大多属于90后,他们的价值观、性格、兴趣和能力都不相同,他们在职业的选择上也有着各自的想法。“个性化”就是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重视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依其需求和意愿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在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主体性,重视职业指导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提升自我职业素养和能力成为学生的主动诉求。
二、生涯教育注重共性教育而忽略个性辅导成因分析
1、职业生涯教育理念误读
(1)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
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社会知识环境和整个就业指导氛围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却很不乐观。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理论的运用程度对大学生就业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却处于较低水平。
(2)从生涯规划基本理念来看,生涯教育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成为一种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通过生涯认知、生涯安置、生涯进展等步骤,挖掘大学生的天赋、才能并确立目标,关注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生涯教育还有注重个体的部分,生涯规划应是注重个体的发展,并且在突出“人职匹配”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2、缺乏开展个性化辅导的环境
长期以来,高校的关注重心在教学、科研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被看作是就业工作和学生工作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往往又被当作是一项行政管理职能行使,介入过多的事务性工作,高校还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意识到其是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职业领域,导致在政策上、资金上、设备上和人员上投入不足。由此,出现一系列不平衡,如学生数和负责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数的巨大差异,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由辅导员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任务,辅导员负责日常繁杂的学生事务,同时担任生涯规划课程授课老师,授课课时多,则可能影响到常规的学生工作,授课课时少,则很难发挥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所以,仅能以有限的老师开设大班教学,采取集中授课、团体讲座、统一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不分行业、专业、岗位、个体兴趣等,形成“一锅煮”的局面,缺少分类指导,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征的指导和服务。
又如,课程的资金投入与学生受益群体数的不协调,生涯规划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践环节很难实施,因没有相关的实训基地、没有相应的实践经费,结果只能是简单的面授教学模式。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后,生涯规划教育的确引起了学校的关注,但学校关注的重点是就业率,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要关心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关注度提高的同时,实际人员配备及资金、政策并没有大的调整及倾斜。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辅导,需要政策及资金支持,也需要足够的人员配备。
3、缺乏有的放矢的指导方案
现在大部分的专业的课程标准由各专业负责人制定,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处于尴尬境地,无归属专业,也无系统的课程标准及指导方案,更无权威的指定教材。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统一、素质及能力培养无标准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这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无序状态,很难形成规范性强的系统化教学,更难实现系统基础上的个性化辅导。
三、夯实有效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辅导的基础
1、正确理解“个性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辅导具备如下特点:一是,个性化是在共性的基础上实施的,不与共性教育相排斥,而是相互相成,优势互补的关系;二是,个性化强调主体性,是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心需要, 激发其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挖掘其自身潜力, 促进其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发展; 三是,个性化强调多样性,个性化的生涯教育是具有层次性、倾斜性、差异性的; 四是,个性化具有针对性,是根据不同群体或个体的不同需要而展开的, 对不同的需要必须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2、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辅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生涯规划个性化指导是适应大学生多样化个性成长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属于90后的大学生们个性化特点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丰富,而大学生从18到21岁正处于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需要面对学习、生活、交友、择业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个性化的生涯规划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弱点,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稳定的自我概念,对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 。
(2)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辅导是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市场上进行着各种转型、升级和改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社会需求人才的多样化与统一的、共性的生涯规划教育是相抵触的。因此,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就业指导部门或专职的生涯规划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使得学生得以树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意识,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准备,在思想、行动上做好择业就业准备。
3、校方要高度重视,形成相关规范和辅导机制。
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高校提高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的手段。各高职院校要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辅导体系的构建给予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给予大力支持。
首先,校方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组织相关机构及教师制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课程标准,规范并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培养方案,确定相关的标准教材及实训条件等。
其次,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指导体系的设立,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保障。第一层由招生就业处直接负责,心理咨询中心和各系部门协助,统筹规划生涯教育;第二层由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老师主要负责,各系部老师参与的教学指导;第三层由学生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协会,负责配合各类活动及进行学生自我管理。由此可形成就业处指导、各系部协调管理、学生自主参与的体系。
最后,构建专业化、多层次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师资队伍,这是决定个性化生涯规划的关键。专业化、多层次的师资队伍,需要领导、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和校外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共同组建,专业的培训加合理的课程设置、配套的生涯咨询、导师制的一对一辅导、企业人员的特训及实训,多方协调、赤持续发展,才能使个性化的生涯辅导有序、有效的实施。
4、增强学校、就业部门、教师的服务意识。
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服务,是个长期而且复杂的活动,在这期间,需要学校、就业部门及教师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生间的个体差异,对一个人或一类人进行个性化的就业辅导,从而使学生顺利地、高质量地就业。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