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校本化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高中电化学教育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接着指出化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的方式,就是在教育目的的校本化、教育知识的校本化、教育手段的校本化、教育评价的校本化等角度来讨论教育的实际方式,指出了“以建立理念为根本的教育设计”,最后分析综合教育的成果进行操作和反省。
   关键词:电化学教学;以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校本化实施
   伴随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渐渐体验到化学课程改革对于化学教学的进步和改变,也真实地感受到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某些情况,这些情况要求学校对于国家课程“因生制宜”的创新性改革与再实施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来完成。高中化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指的是依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条件下,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征与情况,把国家层面上建设高中化学国家课程改变成符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操作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始的一个方面。
   本文主要结合化学新课程实行的现实情况,浅谈我们对于电化学知识内容综合教育的操作和反思。
   模块构成下经常遇见的问题
   1.很难掌握教材的整合
   在关于电化学知识内容的三个模块中,《化学2》使学生在初中科学知识的了解上,借由平常生活与生产中的例子、实践来证明化学能和电能的知识内容。因为这个模块太过于重视基本知识,许多的基本原理与概念都是僵硬提出的,内容之间缺少内在逻辑联系,完全没有联系到探究方式,学生只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基本的知识内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出发点高,具备一整套的知识系统,而且理论性强,这个模块要求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面,知道化学改变要遵循的基本原理,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其使用化学改变要遵循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来满足学生自由发展的要求。《实验化学》旨在指引学生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研究关于电化学知识内容的情况,而且进行操作研究。这三个模块之间,知识的重复较多,不助于慢慢地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而且,教材为了体现知识上升的效果,不一样的模块知识目的太分离,导致学生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发发知识和水平。
   很难提升教学质量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反应和能量改变在三个模块中的教育时间最多是10个课时,可是在许多的模块知识方面上,新的概念有很多,而且理论性较强,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跳跃性思维”,致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比较难适应这种改变;在教育方面而言,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不同的课本中重复出现,尽管要求的目的不同,可是重复出现的内容在再次出现时肯定设计了某些知识链接,而教师在讲解链接的时候就等于又一次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假如时间隔的再久一点的话,又得再次去复习一遍。对于高中学生现实情况与有效的学习时间,教师很难将课本的知识内容讲解清楚,致使学生把握起来有难度,而且这种一直在上复习课的感觉,缺少新鲜感,可是又没有深入了解课本知识,致使教学的质量较低。
   很难改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的化学教育课堂赐予教师教育的主动权,让化学课本变成教育的载体,这样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时就会使用课本教授知识,而不是以前的教授课本,可是在电化学知识内容教育的整理中,较少的化学教师会去建立适合自己现实情况的、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的知识系统与教育设计。某些教师觉得只要教育紧紧伴随课本走就能够算是实行了新课程教育、改变了教育观念,便盲目地来设计电化学教育;而某些教师则是靠着自己已经好多年的教育经验,觉得以前的系统是符合认识规律的,通过老旧的体系来设计电化学教学,违反了新课程的宗旨,虽然,这两种教育方式给新课程所要求的教育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使用校本化的新方式
   要处理课程实施中电化学知识内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就需要我们校本化是实行化学教学,就是在教育目的的校本化、教育知识的校本化、教育手段的校本化、教育评价的校本化等角度入手,将断续的知识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前后的顺序连接,让所有模块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探究方式结合起来,在配合学校的教育现实实施校本化的开发。
   教育目的的校本化
在制订校本化教育的目的时,要将化学课程标准当作重要的依照,在理解学生、探究学生的个体差别的情况下,通过整理核心知识,重新安排教育顺序,制定出体系的、清楚的教育目的。学校可以在不打扰学生的文理选择的情况下,先不用学习高一《化学2》中化学和能量改变的知识,在高二上学期实行电化学内容必修和选修的综合教学。这样,综合课时明显比指导意见节约时间,还可以空出其它的时间实行实验研究和整体联系,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知识的校本化
高中化学教育知识的校本化指的是在严厉依照国家的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于专门的本校学生的学习特征,有针对地对于化学课本知识、课程内容分进行分类和改变,教学顺序的调换等,建立适合学校的认识水平发展,建立有中心概念的知识体系。教师的在进行电化学知识内容的综合教育时,对于不同模块中的知识,针对知识主干部分进行修改与补充,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连接,建立起一个具备探究思想的、完整的体系。
   教育手段的校本化
   教育目的与教育知识的校本化肯定会给教育方法带来改变,综合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要求和个性特征、教师自己的教学特点与教育知识的性质等来挑选教育手段,进而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高效教学方式。在电化学的指示中,联系到概念、基本原理的某些内容很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的困难,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化学基本原理的推演,关注化学基本原理的使用。
   在综合教育中我们指出理念建构的教育设计,这种设计就是依靠具体的知识内容,自主地和同学或者教师合作来研究、提取出基本概念,建立起化学学科的观念系统。在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设计中,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着手,让学生清楚的知道电极反应时可以发生的原因,为了提升电流速度,在化学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了“盐桥”的模型,进而在知道电极反应的条件上建立原电池的模型。
   教育评价的校本化
在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行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符合自己学校学生成长的化学评价系统,要综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与学生的真实能力,综合学校、家长的情况来实施,也就是所说的教育评价的校本化。在综合教育中,我们将单一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借由设计“学习单”来实施过程性的评价,我们所设计的“学习单”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别,包括作业完成的水平、团队能力、课堂活动的参与等,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
   总结:综合教育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行的一种方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行是对于新课程标准所制订的教师课程的权利的一种尊敬,同时也是教师难以逃避的一种主要义务和权利,学校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和学习实践,改变师生的教育看法与课程看法,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可以使用各种方面的渠道,不断获得外部的有效资源,深入获得内部资源,优化了有关的鼓励和惩治体系,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师着手与校本化国家课程的研发和校本化教材资料的编辑,让教师高效地进行课程的研发和实施。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uncategorized/959.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 浅析游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摘要:只有一件感兴趣的事儿才会让一个人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对于一个正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爱玩游戏”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因为孩子的天性是比较好动的,而“游戏”恰…

    未分类 2014年10月15日
  • 普通高校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初探

    摘要: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坚持在本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丰富多元化音乐教学资源,建构完善合理的音乐课程体制。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专业化辅导员队伍考核评价体系探讨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而具有专业素质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对于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正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辅导员队伍考核评价体系的…

    未分类 2014年10月15日
  • 鄂尔多斯蒙古族中学的牧区青少年

    绪论一、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明显加快,2012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现状,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

    未分类 2014年10月26日
  • 安徽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朱李呜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新时期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培育,产业集群从低成本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大部分面向几个大的生产类型,但这大部分企业集群是基于低成…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扑热息痛明胶微球的研制

    摘要:本实验以明胶为材料制备微球,采用W/O型乳化交联法制备扑热息痛[1]明胶微球。通过对明胶溶液浓度、O/W比例、乳化时间、span80加入量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与正交…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浅谈如何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就是力图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适应于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日趋加快,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愈来愈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在经济建设、财务创造等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伴随企业发展它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食品安全、人…

    未分类 2014年10月12日
  • 心房纤维化与房颤的研究新进展

    摘要:心房纤维化会导致传导减慢和局部区域的异质性,引起单向阻滞和多子波折返,促进房颤(AF)发生。TGF-β1、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

    未分类 2014年10月26日
  • 宫腔粘连诊疗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宫腔粘连概述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因宫腔操作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甚至浅基层的损伤而造成宫腔或是宫颈管不同程度的粘连。(范宝光1)月经量减…

    未分类 2014年10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