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夏河话复辅音唇形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藏语发展综述
藏族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人(2013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藏”来自藏语繳纁繴︽,繳纁繴︽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流经之地”。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巴、安多三种方言。现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1.1.1藏语语音综述
藏族中的“藏”字便来自藏语中的繳纁繴︽[ʦaŋ]的音译,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是汉藏语系中藏缅语族的藏语支。藏语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拼音文字,在缓慢的发展中逐渐与其他语言文化不断交融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三种方言形式。虽然藏语的现代口语与书面语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不同的方言,但藏语各方言区的语音和藏文之间都有完整的的对应规律。尽管有些方言区与方言区之间沟通有困难,甚至很难听懂,但各方言区的藏族人民仍然使用藏语作为他们共同的的交际交流工具。
前面我们讲到,藏语有着悠久的历史。藏文在创制之初,也有着严格的规范。藏文的创制是在以藏语口语为基础,严格规范语言的字音,并在口语的基础上对藏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整理搜集得到。从字音字形到词汇语法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并且都是严格地依照藏语口语形成的一整套语言系统。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吐蕃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政治扩张、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经济发展、语言发展、自然环境的变迁等诸多因素,藏语不断地发展变化,渐渐地藏语就失去了原始的音义字形和语法的对应规范。 由于藏文的表音功能的不断演化和发展,各具特色的藏语方言区就形成了,这种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伴随着多种因素逐渐发展来的结果。藏语方言区的语言差异性从早期的藏文文献中就可见一斑。在藏学研究者司徒•曲吉迥乃和萨班•贡噶坚赞等的研究文献中就已经有了关于关于藏语早期方言及其发展演变历史的的介绍和说明。在藏语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文字规范一直为大家所遵从,但是口语的规范随着各种原因不断的在变化着,也就是说藏语的基本保持统一,但语音、词汇和语法变化发展比较大,尤其以语音的变化最为明显。
关于藏语方言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做了关于藏语的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说法。最早的说法是前苏联的藏学研究者罗列赫,他曾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过藏语五分说的说法,随后是来自匈牙利的藏学者乌瑞,他曾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提出过藏语的四分说说法,来自日本的西田龙也根据自己对藏语的研究,对藏语做了五分的分类,来自美国的华裔李方桂和谢飞根据自己对藏语的理解和多年研究分别提出了三分和四分藏语的方法。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法,但总的来说对藏语方言的划分基本上来说还是大家都一致认可藏语方言至少有3中分法。目前为止,学术界和社会比较认可的权威分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调查组的分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调查组的专家们在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对各藏区的藏语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的说法,即:安多方言区、卫藏方言区和安多方言区。这是最基础的分类,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分法。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认为卫藏方言是藏语的总源头,康方言和安多方言是吐蕃王国在不断向周围扩张的过程中,同周边文明不断对周边进行文化影响和渗透而形成的。我国的藏语研究专家胡坦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调查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藏语的不同结构以及分布的情况,把藏语归分为有声调和无声掉的方言区,并且又更深层地将三大方言区细分为多个次方言点。
1.1.2夏河话综述
就藏语的方言的区域分类而言,国内藏语学者的统一标准是将藏语方言区分为:卫藏方言区、康方言区、安多方言区。卫藏方言区主要包括拉萨、日喀则一带的藏语方言,整个区域内的藏语规则严格,基本一致。康方言主要包括西藏的昌都地区、云南的迪庆、四川的甘孜州、青海玉树地区的藏语。安多方言分布的地区是三种方言区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一个区域,主要涵盖青海和甘肃的各藏族自治州与自治县、青海省海北地区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和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
夏河话是安多方言区的典型代表,夏河属于安多半农半牧地区,其语言有着不同于其他方言区的特殊性质。夏河话的声母保留了较多的复辅音,而且声母中的清浊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夏河话的发音以音节为整个单位,这与其他语言中以词为单位的发音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夏河话的研究就有着不同的意义。藏语当然也有着普通语言的通用法则,即夏河话的音节有声母和韵母共同构成,声母和韵母的位置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当然,夏河话中也存在着零声母的情况,即整个音节只由韵母构成,构成韵母的原因独立承担表达意义的任务。另外夏河话的声母都是由辅音构成,构成韵母的主要是单元音、复合元音和元音加韵尾这三种形式,这同大家所熟知的汉语普通话有着很相似的地方。对于藏语基本因素的划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学者根据发音单位的最小来划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根据藏语的发音特点用声韵调来划分出基本因素。关于这两种划分方法的科学与否,目前还尚无定论。

第四章论文工作总结
4.1 论文工作小结
夏河话是安多方言区的典型代表,夏河属于安多半农半牧地区,其语言有着不同于其他方言区的特殊性质。夏河话的声母保留了较多的复辅音,而且声母中的清浊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夏河话的发音以音节为整个单位,这与其他语言中以词为单位的发音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夏河话的研究就有着不同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语音实验开始结合计算机来进行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语音学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语音学的研究已经开始慢慢突破传统的语音声学研究的界限,逐渐向言语产生、视觉、情感等领域扩展。可视语音(Audio-Visual Speech)的研究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藏语夏河话较好地保留了复辅音,这与汉语普通话相比,是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从历史上来看,浊音清化,复辅音由多到少,是藏语语音发展变化的一个总趋势。这一过程不但影响了韵母、声调的发展变化,而且在构形上也起着作用。所以对复辅音的研究是探讨藏语语音的历史和藏语方言,乃至语法史,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本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夏河的唇形参数分析,来深入探讨藏语夏河话复辅音声母发音时的唇形变化特征,进而揭示夏河话复辅音发音时的内在规律。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从发音的唇形对照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语音开始段,外唇的变化总是先于内唇的变化,在语音结束段,内唇总是先于外唇恢复到静止状态。外唇先于内唇运动的时间与内唇先于外唇结束运动的的时间几乎是一样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外唇的持续时间总体来说要比内唇的变化时间多2至4帧(80ms-160ms)左右。
一,前置辅音为擦音的音节在整个发音过程中,内唇开口度基本上都出现了两个峰值,第二个峰值依然要比第一个大得多,但是与前置辅音为鼻音以及主辅音为/w/的音节比起来,前置辅音为擦音的音节的两次内唇开口度峰值之间衔接比较紧密,也就是说前置辅音为擦音的音节在发音时,辅音和元音之间过度比较自然、连贯。这在唇形轮廓图上的表现是:两次唇形开口度峰值之间并没有闭合的状态,内唇开口度总是在第一个峰值逐渐减小或者一直保持第一个开口度大小时就转向了第二个峰值,唇型的过渡比较圆润、自然,没有停顿。
二,通过对比语音起始时间和唇形轮廓变化,我们可以看见唇形变化的持续时间要比整个语音的变化时间长,也就是说音节的发音在唇形上的变化要早于语音的实际发音,而语音发音段的实际结束时间要早于唇形上的变化。
四,我们还可以从发音的唇形对照图上看到,伴随着内唇开口度的不断增大的过程,整个外唇宽度整体处于比较小的状态,内唇开口度与外唇宽度呈负相关的关系,但内唇开口度和外唇宽度之间关系并不是完全的反比关系。事实上,内唇开口度和外唇宽度的这种负相关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很明显,在发音的初始段、结束段以及元音的发音段这种关系比较明显,在语音的其他段这种关系不是很明显。
五,在整个发音过程中,内外唇的变化总体上是呈现出一定规律的,但是在某些阶段唇形变化不明显。总体来说,这些音在声母和韵母的过渡段,声母发音结束后嘴唇并不是完全恢复到闭唇状态,有时唇形缩小到微微张开状态,一直到元音的发音开始,再次重新张开,有时声母发音结束后嘴唇几乎没有变化,等到元音发音时突然增大。这段时间有时持续比较长,有时持续比较短,体现了由声母向韵母的过度比较自然。
4.2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只是对藏语夏河话的唇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结果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存在数据不够准确,结论归纳不够到位的问题。同时,由于采用半手工半自动的唇形标记平台,手工操作比较复杂,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错误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体的结果。本文只选取了一个被试进行藏语夏河话的唇型分析,代表性不是很强,在后续的研究中会结合更多的被试,设计更精确的样本。另外,程序设计仍然有不够完备的地方,可能并不能完全的把握复辅音的内在特征。
4.3需要进行的进一步工作
本文只是对藏语夏河话的复辅音音节进行了唇形的分析,仍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由于本文所使用的实验平台是半自动半手工化的唇形轮廓标记平台,在对唇形进行标记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在以后的平台设计中会考虑减少工作量,提高数据的精确度。
二,本文只选取了一个发音人的发音文本,所有数据都来自一个发音人,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采取更多的实验样本,通过对不同发音人的比较,更全面的对藏语夏河话的复辅音发音特点进行分析。
三,二维唇形平台虽然能够展示唇形的变化过程,但只限于平面层面,要想实现立体化的视觉效果需结合三维来进行分析,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考虑建立三维立体唇形平台,实现唇型轮廓的立体化展现。
四,本文只是对藏语夏河话中比较有特色的复辅音音节进行了分析,元音和单辅音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空白,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考虑对藏语夏河话的元音和单辅音,进行唇形的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iyilunwen.com/lwfw/jiaoxue/2613.html

(0)
EditorEditor
上一篇 2014年10月23日
下一篇 2014年10月23日

相关推荐

  • 【职业教育论文】基于项目教学在数控车削中的应用的探讨

    摘要: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对于数控车削技术教学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然后在采用某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要根据学校的实…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1日
  • 【教学论文】浅谈母语迁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

    摘要:语言迁移一直以来都受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的关注。迁移的研究正式进入语言教学研究领域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五十五年的争论,到现在也还是二语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重在探讨母语迁…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22日
  •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也备受关注,与过去的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比较常见,但由于部分教师的…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内容提要: 管理学生成绩是学校必不可少的管理内容,烦琐、复杂而准确度要求高。随着学校学生人数增加和信息化的进程,管理学生成绩日趋复杂。因此,围绕学生成绩管理所涉及的业务内容开发一个…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24日
  • 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扩大发展,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对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改变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现状,教师务必真正的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9日
  • 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的重视。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高中教…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2日
  •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分析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进行,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各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如何去完善落实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出发…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8日
  • 让学生与课堂教学“同频共振”——对提高高中生数学课堂参与度方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探析和双边交流的统一结合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直接“实践者”,是重要的“体验者”。新实施的高中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观念现代化,就是要学生主动参与。只有主动…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4日
  •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摘 要语文教学评价对语文教学起着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着指导和促进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作用进行阐述、说明和建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

    教学论文 2014年10月10日
  • 【职业教育论文】中职机械专业的合作教学与策略

    【摘要】在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使用合作教学方式,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增加师生情感交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探…

    教学论文 2014年12月9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